重庆金路交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纵观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施工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发明显,其合理、科学、有序地发展是维系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在现阶段,由于一些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遵行唯利主义原则,使得企业内部的财管工作出现了问题和造假等现象,会计核算造假和财务报表虚报等问题接踵而至。在这种环境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乃至整体企业管理都面临着较为混乱的管理形式,财务信息的不准确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切实的理论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而造成这一切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施工企业的内控工作体系不完善,财管制度不规范。因此,基于内控的施工企业财管思路研究工作应运而生。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财管工作的开展是维系其企业发展的前提,合理的财务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营收益,是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同样也是拓宽施工企业生存空间的理论依据。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更加制度化地进行企业的财管工作,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内控制度的落实是施工企业财管工作效率提高的关键,对财管工作的进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可以从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第一,从财管工作的质量层面来看。在内控制度下,财务管理工作的财务资料和信息报表能够更加地真实和有代表性。要明确的是,财务信息直接反映了企业当前的经营情况,直接代表了现阶段企业的经济成果。这一指标是投资团队对企业是否投资,合作伙伴是否开展深度合作的决策依据。在完善的内控体系下,施工企业的交易事项和经营事项都会受到控制管理和监督,进而确保了财务的数据和会计的记录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而为后续财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1]。
第二,从财管工作的安全性保障层面来看。在完善的内控体系下,施工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施工风险得以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内控体系的关键环节就是应对和管理风险。通常来说,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其风险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但是在内控体系的作用下,前至企业的施工生产环节,后至企业的融筹资环节都有了标准的防范措施,使得施工企业有应对风险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在施工企业往往有着巨大金额的资金流水账,从原材料的采购到劳动力的雇佣,技术人才的储备等都会涉及巨额资金。一旦在相关工作中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但是在企业的内控制度下,施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都有了明确的责任和细致的分工,使得各个岗位的责任能够准确落实,追责制度还能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而为确保企业的财务安全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从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进而使得施工企业的风险管控体系也存在漏洞。而且,一部分施工企业并未重视调研工作的开展,导致后续的结算和验收工作容易出现亏损。之所以这些问题会出现,与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比如,内控风险预警工作的缺失,使得施工企业的信誉容易出现问题,还会导致后期的会计核算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从而导致坏账等问题的出现[1]。
施工企业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一些规模较大的施工企业还会设有下级公司。这就导致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量较大,审批制度和审核流程容易出现问题,若某个环节监管不力从而导致资金浪费现象。同时,若在资金流转的过程中,内控制度存在问题,那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财务风险,使得资金的分配和资产的配置不合理,从而导致施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税务、审计和资金流断裂等风险[3]。
专业化人才的缺口可以从施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施工企业本身的局限性展开研究。一方面,从施工企业的工作环境来看。在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现场往往环境恶劣,财管工作的开展需要面临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在内部环境中,一些施工企业的领导阶层并未重视财管工作,从根本理念上忽视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导致财管人员不受重视,待遇差,工作量多,工作压力大。此外,有一些企业的财管部门的设置存在问题,财管机构存在缺失,进而即使出现了财务风险或是财务问题,也难以准确地找出引发问题的点。另一方面,基层财务人员工作量比较大,业务范围单一,基础工作不够规范,增加了专业培训的难度。长此以往,会导致财务人员丧失工作热情,实际工作也是被动进行,更何谈财管水平的提升和内控体系的完善。
一方面,建立风险责任制。施工企业应在完善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更加规范的风险责任机制,让风险管理落实到每一位财管人员身上。通过这种方式,在财管部门形成一种风险承担机制,进而督促财管人员重视风险管理工作,以此来优化风险管理体系[4]。
另一方面,加强内部管控。前文已经提到,内控制度对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因此,在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过程中,要加强内部管控。第一,施工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企业文化,让所有员工明确财管的目的和实际意义。第二,施工企业可以创设一个更加体系化的管理环境,以落实风险评估机制为主要依据,让企业财务信息的传递能够更加规范。通过以上方式,为企业内控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进而在内控制度的约束下,使得施工企业能够沿着现代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5]。
首先,要落实资金预算。对于施工企业而言,防止资金占用是确保资金正常流转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实际的财管工作中,施工企业要落实资金的预算,推进定额管理,根据项目情况和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确定资金预算。但是要注意的是,对流动资金的预算,应在基本预算的基础上,结合生产活动的实际需要,遵行节约的原则进行。并且,资金的预算指标一旦确立,就应切实落实,避免随时更改现象的发生。
其次,优化资金的审批过程。在施工企业的资金支出中,工程款和日常支出是大头。因此,在审批这些款项时,要优化相关的审批流程,具体可以采用分层次、多方向、定时化地监管,以此来确保资金能够合理应用。同时,在资金审批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可以将审批流程与内控管理制度相挂钩,进而让审批与内控工作相互监督,共同发展[6]。
最后,推行分级管理。根据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分级管理是减少资金浪费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最大程度发挥各部门监管作用的主要方式。在分级管理下,资金管理的流程更加的具体,管理部门的责任和工作更具标准,进而为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具体来讲,分级管理可以从资金的分工和管理、管理部门和管理组织责任的落实和明确以及各个部门管理绩效的考核和评价三个方面展开。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元素,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依据。在我国财务制度改革的大环境下,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的内容和风险,一体化发展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现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拘泥于核算工作和财务报表的报备,开始转向信息化管理和综合化统筹,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若想更好地发展,就需要高标准选才,必须引进具有创新能力的双创型人才,引进兼具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自身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完善财务管理人才的考核和培训体系,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具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以此助力于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的完善和财管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对于现阶段的施工企业而言,基于内部控制开展财管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应从自身出发,分析内部控制和财管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开展过程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和管理策略,进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