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1-11-21 21:50:10熊明慧贵州民族大学
灌篮 2021年31期
关键词:心理学舞蹈音乐

熊明慧 贵州民族大学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体育心理学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各个专项的内容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体育舞蹈教学中体育心理学的重点体现在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认识、学生的大脑思维、进行舞蹈运动的目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其自身身体机能上的差异等方面。而体育心理学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培养高校学生对体育舞蹈这个课程的认知意识、学生在跳体育舞蹈时思想情感的诠释、培养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建立运动目标、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为主要内容,探究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素质。体育心理学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正确应用不仅提升了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舞蹈技能,还引导了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舞蹈观念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体育舞蹈这门课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体育心理学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将体育活动中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实际规律进一步呈现出来,也是对人类在开展某一项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素质进行研究教学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出现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成为常态。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多数高校在教学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和改变,通过转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错误观念、提升学生对体育舞蹈学科的重视度、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简单的教学口令以及美妙的音乐节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和运动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形成终身锻炼习惯。学生在学校组织的专项课或工体课选择时,会受到性别差异、场地器材、环境等困扰,这些困扰会对学生在思想及心理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使学生做出不同的体育行为。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加快完成体育知识学习的速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消极的心理活动,则会对消灭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积极性,进而阻碍学生的体育发展与进步。因此,体育心理学对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体育心理学有效运用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高效学习性格,抵消消极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一)性别差异

体育舞蹈起源于欧洲、拉丁美洲,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成,以前也称为国际标准交际舞,原名称为“社交舞”,是一种以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主要以双人舞居多,这也就需要选择一名异性作为你的舞伴,而这种性别的差异就会让那些内向的学生对体育舞蹈这门课程望而却步,并且有部分同学还带着传统的观念,对体育舞蹈的这种较为亲密的舞蹈动作有所误解,会认为是搂搂抱抱的行为,从而产生拒绝的心理,并且还比较羞涩,放不开,导致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动作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还导致了现在的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出现了女生多、男生少的现象。

(二)认知偏差

体育舞蹈的动作是通过模仿动物、日常劳作等形成的,其中也包含有很多扭腰、转胯、提臀和踮脚尖的动作,女生手势为兰花指,男生手势是虎口张开,食指向上微微翘起。女生的服装上相对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说会比较暴露,鞋子也需要穿高跟鞋,这就引起了很多人对体育舞蹈产生了认知误差,而且部分男生还认为学了体育舞蹈后会变“娘”,就出现了想跳专业的错误想法,但其实针对男生、女生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其服装、配饰、鞋子、发饰等有严格要求,并不是所理解和所看到的那样。

(三)舞者个体差异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会有舞伴选择的环节,体育舞蹈作为一门以男女为伴进行表演的舞蹈,舞伴之间身高、技术、舞感、性格和风格的差异都会影响配合的效果,也会影响双方的动作引带。所以这些个体差异就会在选择舞伴时使基础较弱、协调性较差的同学产生自卑和不自信的心理,甚至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四)舞种复杂

体育舞蹈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其中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舞;摩登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狐步、快步、探戈舞,一共10 种舞种。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这些舞种当中,伦巴舞是基础,也是最难诠释的一种,在打基础时进度就会比较慢,很多同学就会产生急于求成、枯燥、乏味的心理,学习积极性下降;学完伦巴,基础打好之后,后面的学习进度加快、舞种多样、动作复杂、节奏加快、很多同学会因为学习困难而产生想放弃、得过且过的状态。

(五)负荷过量

体育舞蹈是积极耗费体力的舞蹈,在教学中后期对舞蹈动作进行细抠时,一个动作会坚持一首歌甚至更久,对不规范动作还要进行负重练习,从摆头到眼神、从指尖到脚尖都有严格的要求;有时候会接连跳好几支舞蹈不能停歇,学生作为有主观意识的个体,这样大强度、大负荷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痛苦甚至逆反的心理。

(六)紧张焦虑

心态的好坏制约着考试的临场表现和考试的最终成绩。在教学最后会进行期末考评,是以比赛的标准进行考试和展示很多同学在考试前就会过度紧张,怕上去忘记动作、跟不上节奏、拖后腿,充满了焦虑,而这些紧张和焦虑会导致学生身体机能下降,跳舞动作僵硬,影响跳舞时的协调性和流畅度;严重的还会产生头晕、心慌、四肢无力等。

三、体育心理学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一)向学生普及和宣传所上的课程知识

体育舞蹈起源于欧洲、拉丁美洲,属于舶来品,很多同学由于从未接触而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教师可以采用播放舞蹈视频、介绍体育舞蹈明星等手段将这门课的来源、动作的起源、上这门课的目的以及这门课本身的艺术性普及给学生,与时俱进,让他们知道舞蹈中女生的优雅、男生的绅士,而不是个别同学所理解的亲密接触。消除学生的认知偏差,提高体育素养,以轻松的心态参与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机。

(二)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舞蹈的化身,而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无论是拉丁舞还是桑巴舞,音乐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同舞种它的音乐也不同,选择适合舞蹈作品的音乐对于一支舞蹈的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选择的音乐符合学生的喜好,会给学生带来更多听觉上的冲击,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喜爱来激发他们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是他们树立完美诠释音乐的目标,因为一位舞者要想能将音乐完美的诠释于观众之下,就必须拥有高超的舞蹈技能。所以教师应该在每次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音乐进行严格的筛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选用最适合所上学生年龄水平阶段的体育舞蹈音乐。

(三)全面认知和了解学生

不同的学生其性格、爱好、基础、心态、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等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接受能力也会不同。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的向学生的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交谈,把学生当作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注意观察学生动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修改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运动能力,因人而异设立不同的目标,对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设定一个较高且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对与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的这部分学生在设定目标时可以偏低一些,在他们达到目标时要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和称赞,并不是所有人都达到高目标才叫进步,对学生要多用语言最美化来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针对男女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取长补短的方法,才能解决好“吃不饱”和“吃不了”两种极端。例如:一般女生的柔韧性、协调性较好,男生的力量性、耐力性较好,在教学时男生的负荷量可以略高于女生,多加强力量性练习,而女生可以多练韧带协调性练习。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才能使教学速度和质量稳步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体育心理学相结合

学习体育心理学,了解体育心理学,运用体育心理学。要将所学的体育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让两者相结合,才能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使教学速度和教学质量共同提高。例如,学习了体育心理学中的运动兴趣和运动动机,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特点,组织一些提高技能的小游戏,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心理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体育心理学贯穿于体育教学始终,只有真正的全面认知和了解学生、向学生普及和宣传好所上的课程知识、选用引发共鸣的体育舞蹈音乐、将教学方法与体育心理学相结合,才能明白学生的所思所想,更好发挥学生潜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要想提高体育心理学的地位,就要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各个专项里充分利用体育心理学知识,找到更多更加高效的使用路径,在教学之前,便需要体育教师向学生普及和宣传自己所上的课程,让学生真正了解这门课,消除心里的认知偏差和偏见。了解班级内学生的性格爱好、风格、兴趣、个体差异和心理状态。尤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动态,大致掌握后多给学生鼓励和夸奖,认可和帮助,以实际情况与体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相融合,通过灵活多变、手段新颖、方法独特等方式方法来开展体育心理学教学,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体育心理学的价值。

猜你喜欢
心理学舞蹈音乐
学舞蹈的男孩子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34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孩子(2019年10期)2019-11-22 08:06:01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我和舞蹈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