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娟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小学 福建 仙游 351200)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开始,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汉字,为阅读和写作做准备。但一年级小学生才处于初始学习的阶段,而汉字结构复杂,读音多变,形状类似,在经常发生读错、写错、误解汉字的音译时,信心骤降,出现了排斥识字的现象。那么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呢?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内容而设定的,不断地变换指导方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建构,能有效助力他们兴趣的提升。因而注重识字教学的多元化,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识字,这是完成识字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
在包含趣味元素的识字活动中,学生变得异常积极,在识字方面更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一面,不仅记得快,而且不易忘记,使用过程中出错几率小,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寻找恰当的契机,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强烈的欲望,便能快速打开高效识字的大门,使学生在识字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例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中出现了两个谜面,谜底分别是“秋”和“青”,课后练习中也包含了猜一猜的活动,从这一特征入手,组织学生进行猜字谜的活动,从他们熟悉的汉字入手,“一加一”、“夫人何处去”、“朋友不见了”、“去丢一竖”等,抓住生字的特点,让学生在猜字中牢记字形,使他们在最快地时间内回顾所学生字,加深他们的记忆。学生经常会分不清一些汉字的写法及含义,用编顺口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区分,如与天气有关的汉字:雪、雾、雹、霜、雷,从偏旁入手编顺口溜:山字遇雨雪花飘,包字遇雨下冰雹,田字遇雨雷声吼,相字遇雨结成霜。在教授同声旁字时,结合字的含义编顺口溜,让学生在背诵这些内容的同时掌握汉字的音、义。
巧妙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充满科技感的氛围中认识汉字,能够加倍地提升效率。新课改中提出了要增加学生识字量的任务,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不能给学生增加负担,这就需要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与传统的方式进行有机地结合。例如在教授“禾”字时,用动画的形式慢速展示稻谷的整体形象,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稻谷的根、茎、穗,引导他们思考“禾字中哪一笔代表了穗?”从而快速地记住字形。在笔画的指导中,示范时应用电子白板中的工具,在屏幕上画出一个巨大的田字格,放慢写字速度,让学生的眼睛跟着屏幕走,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个笔画的形状、走势以及笔顺和整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这样就将汉字的笔画、节奏、运笔等过程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得他们的观察更加仔细,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增强了他们书写的规范性。
识字过程是枯燥的,除了运用趣味活动和科技手段之外,还需要创建多样的识字情境,保持学生的识字热情,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例如从听说读写综合发展的角度,在恰当的语境中指导学生识字,使学生掌握正确组句、组词的方法,为他们进行阅读和写作做铺垫。组织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增加识字数量,一方面能够巩固已掌握的汉字,让学生认识到更多的汉字,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领略到经典作品的魅力,使他们产生自主阅读的欲望。从日常生活入手,提示学生在哪些地方看到了自己学过的汉字,这些字在不同地方所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这样的话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认知汉字的重要性,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主管能动性,还能扩大他们的识字范围,增强他们自主识字的意识。在多变的识字环境中,扩大了学生的识字空间,起到了激励学生的作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不论是运用猜谜、背顺口溜等充满趣味性的活动,还是运用微课、电子白板等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亦或是结合语境、阅读等方式,都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字技巧,使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成就感,让识字变得简单起来,增强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保持着高涨的识字情绪,催动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汉字的探究活动中。身为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识字能力发展情况,在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手段,适当地增加教学难度,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推动识字教学的不断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