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丽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艺术学院,湖北襄阳 441050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检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1]。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作为其中的赛项之一,是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我校旅游管理专业从2014年开始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大赛,6年来,先后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获奖比率高达84%。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就业竞争力。随着技能大赛项目的日趋成熟,比赛内容和形式也逐渐职业化,2018年及以后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加大了对旅游英语的考核比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更加贴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目前旅游英语教材大部分按照学科知识体系编排,内容普遍较难,主要侧重对旅游行业、旅游景点知识的介绍。而且随着旅游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教材中的教学材料、案例滞后于当前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部分高职院校旅游英语课堂教学受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强调旅游英语专业词汇、语法、句法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旅游服务技能的训练,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师主要来自两种不同的专业背景,一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另一种是旅游专业毕业的教师。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对旅游专业知识一知半解,缺乏旅游行业一线实践经验,照本宣科,导致教学与旅游市场实际需求脱节;旅游专业背景的教师旅游专业知识固然扎实,但缺乏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是在旅游行业企业的支持和指导下举办的赛项,其目的是促进政、校、企、行之间的深度融合,增强旅游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推动旅游复合型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与壮大。湖北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主要以考核旅游服务技能为核心环节。竞赛内容包括现场导游词创作及讲解、自选景点讲解、导游英语口语测试、导游知识测试和才艺运用五个部分。2018年以前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将比赛分为中文和英文两个板块,2018年以后的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在竞赛内容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将英语和中文板块进行合并,所有选手均增加导游英语口语测试环节,其余环节则用中文进行。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导游服务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尤其重视英语听、说能力。
以2019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导游英语口语测试题库部分试题为例:测试方式为现场对话。测试内容为导游带团过程中的英语情境,主要考查选手对游客英语服务的实操能力和处理解决问题能力。题库量为100题,选手现场抽取题目,其中中译英、英译中各两道,情境对话一道。中译英与英译中在抽签后就开始作答。情境对话在准备30秒后开始与裁判进行相应的对话。英语口语测试时间为5分钟。
1.这里人太多,请跟好我的小红旗。
2.你的房间号是 8418。请你填一下这张登记表好吗?请把护照号码写在这儿。
1.Tian’anmen Square is 880 meter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500 meters wide from east to west,with an area of 400,000 square meters.
2.Now it’s 4:30 p.m., Beijing time. So please set your watches by the local time.
Dialogue 1:Act as a local guide. The coach suddenly stops on the way to a scenic spot, and the driver tells you that there is a mechanic failure.After getting to know what happened,you have a conversation with Mr. Smith, the tour escort. Your dialogue will include the following points:
A. Apologize to him for the inconvenience.
B. Tell him that it’s a minor problem and can be fixed in about half an hour.
C. Organize some activities while they are waiting.
从中译英、英译中以及情景对话三种形式的测试题目中,我们可以发现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测试内容为导游带团过程当中实际存在和发生的英语情境对话,而且现场评委根据选手的表达,随时与选手进行交流互动,只有主题,没有固定的问题,考察了选手临场应变能力和英语语言组织能力,加大了备赛的难度,参赛选手必须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比赛项目。导游英语口语测试环节充分体现了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实现的,而是一个功在平日、长期积累的过程。
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紧密对接旅游行业发展,反映了旅游行业对导游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2]。基于此,《旅游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深入旅游景区、旅行社等企业开展调研,掌握旅游行业、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旅游服务和管理岗位对旅游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确定涉外导游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涉外导游工作任务前后关联的原则,进一步归纳行动领域,并进行学习领域的转化,调整教学内容。在综合考虑旅游行业发展和学校现有实训教学条件情况下,遵循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在涉外导游服务情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涉外导游岗位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旅游英语》课程设计为接团、带团、生活服务、送团四大学习情境,十个学习任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接湖北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英语口语测试题库中的旅游服务情境,引进“本土化”教学内容,将湖北省的景点、饮食、节庆、文化等内容糅合进旅游英语的学习之中,如“游”,可以介绍东湖、黄鹤楼、武当山、长江三峡等,“食”有热干面、三鲜豆皮、精武鸭脖、武昌鱼等,“娱”有汉秀剧场,可以介绍湖北楚文化,凸显区域性、针对性和实践性。
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现有英语基础,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基于涉外导游岗位工作过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实地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将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和“课、岗、赛”相融通。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任务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打造高效旅游英语课堂。旅游英语实训教学具有很强的场景性,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VR导游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微格教室、校外实训基地等,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涉外导游服务情景,以英文地接导游接待外国游客为主线,模拟进行机场接机、沿途讲解、酒店入住、核对行程、景点旅游等,将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融入带团服务中,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掌握导游服务流程和规范,在涉外导游服务的场景中体会英语语言的运用,有效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导游的带团服务能力。
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是基于旅游管理专业基础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而设计的,由旅游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命制比赛题目和评分标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专业性[3]。在旅游英语课程教学中,完善现有课程考核方法,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可邀请旅游行业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实训技能项目考核。评价内容围绕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涉外导游服务作为考核的重点。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标准将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导游英语口语测试评分标准作为《旅游英语》课程实训技能项目的评分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校内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实训技能项目的成绩可以由技能大赛的成绩来替代,激发学生参加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兴趣,真正做到“赛学合一”。
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导游技能大赛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课程团队增大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把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导游带团服务实际问题作为实践教学核心,将语言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网络学习相结合“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
校内实训:课程团队以学生涉外导游服务能力为主线,基于导游岗位工作过程,系统设计了十个实训项目。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需要,学校配备了完善的校内实训室,例如VR导游实训室、旅游百事通旅行社、微格教室、前厅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为学生实训提供了专业的训练场景。在开展导游词讲解实训时,学生可以借助VR虚拟仿真技术了解国内知名景点以及省内主要景点场景,沉浸式漫游体验,使讲解更为直观,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校内旅游百事通旅行社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锻炼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导游岗位工作流程,切实增强学生专业技能,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校外实践: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开展旅游英语实训周活动。在旅游的旺季,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为期2周的集中实训,在资深导游的带领下,深入襄阳本地旅游景点,例如古隆中、习家池、唐城、夫人城等,体验真实带团,提高临场应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络学习:课程团队建成了《旅游英语》校级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微课、动画、视频、音频,又有课件、作业以及测试等,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教学吸引力。
职业技能大赛不仅仅是对学生个人技能水平的检验,更是体现了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导游服务技能大赛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旅游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导游服务实践技能[4]。因此,高职院校可以本着“内培”与“外引”的原则,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旅游英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对现有英语教师进行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依托高职国培项目,定期把英语教师送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参加培训[5]。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鼓励英语教师深入旅游景区、旅行社进行顶岗实践锻炼,了解旅游行业最新发展态势和企业用人需求,熟悉旅游服务流程和规范,掌握旅游服务实践技能。二是从旅游行业企业引进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既懂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知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把旅游行业的最新动态传递给学生,确保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在课后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校级导游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英语配音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赛练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6]。
总之,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促进了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了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旅游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高职院校要继续以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为指导,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竞赛真正发挥出其效力,为旅游行业企业培养出更多的“语言+技能”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