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芳
(山西科能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9)
目前,在既有城市住宅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创造出各种形式的微型养老设施,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养老设施改造建设的主要方式。通过对现有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措施具有更为灵活的选址,建设成本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充分反映出区域养老需求,规模较小等优势。
目前,很多城市都对自身老年人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例如,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就对城市老年人口信息进行了统计和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发现,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目前,国际公认标准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就可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率远超全国水平。
人口老龄化问题发展迅速,我国将面临进入严重老龄化发展阶段。有统计表明,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的年增长率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每年60岁及以上的人口增加数量超过15万人,通过估算,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将提前全国近30年达到严重老龄化社会。
城市中心区域存在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目前,各个城市中心区域的户籍老年人口数量都处于快速攀升的状态,部分地区的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比例能够超过20%。随着居民居住位置与城市中心距离的不断缩小,老龄化问题也更加严峻。因此,城市中心区域是老年人口主要集中的位置。城区中心往往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承担了各项功能,因此城市中心土地资源更为紧张,可谓是寸土寸金,因此想要在城市中心发展养老设施也将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养老机构床位紧张,整体入住率不理想。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中,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数量占总数的7%左右,有部分自理困难的老人占16%左右。其中城镇失能老人数量占比6%左右,自理困难老人占比13%左右,农村失能老人数量占比8%左右,自理困难老人占比19%左右。但是,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总数仅能满足60%~70%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因此存在巨大的缺口,很难满足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另外,很多城市的养老服务机构入住率只能达到60%左右,并且不同的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有着明显的区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实际需求间仍然存在较大的矛盾。
通过搜集统计局发布的养老机构专项调查报告可知,城区老年人口虽然密集,但是其有意愿区养老院的老人数量高于郊区,但是很多养老机构设置在远郊区,这就导致养老机构发展也实际需求中存在矛盾的问题。问题具体表现在城区养老设施以及人员力量军严重短缺,老年人需要数年排队才能进入养老院,而郊区养老设施具有较多的床位,并且风景十分优美,也能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但是却少有老年人问津。然而,位于郊区的养老机构占比往往能够超过60%以上,因此养老服务机构的分布于老年人分布存在明显的矛盾,借此,我们也能发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城市中心区域的生活诉求,对于进入陌生区域的养老服务机构也有一定的抵触心理。所以,我们应该将养老设施建设工作着眼在城市中心区域,进而让老年人能够在熟悉的区域里得到有效的照顾。
目前,以北京为代表的民政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了各类养老机构实施细则,并且对管辖区域的公办养老院进行民营改革。由此可见,未来公办养老院转向民营将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由于养老机构建设需要履行一定的机构审批政策,政府未来支持养老机构建设,部分城市已经是当放宽养老机构规模审批条件,进而促进小型、微型养老设施的发展。另外,北京市也对养老发展政策进行了战略调整,计划不再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同时将建设小型照料中心作为未来养老设施的建设发现,进而构建起小、快、灵的照料中心,让老年人能够在街道、小区范围内实现养老。进而满足老年人想住养老院,但是又不愿意离开社区的愿望。
目前,很少有社区能够主动建设养老设施。部分社区建设养老设施,仅能通过拆除现有公共用房或者自行车棚的方式实现,因此用地面积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则很难满足社区对于养老设施建设的实际需求。
“由既有城市住宅改造”指的是此类型的养老服务设施均位于居住小区住宅楼内部,利用北京市现有的普通城市住宅改造而成。根据设施选择的城市住宅类型以及改造利用方式的不同,本文将这一大类养老服务设施分为以下几个类型进行研究。
指仅利用一套单层的普通住宅进行改造的养老服务设施。此类设施在调研的养老设施中比较常见,内部布局与普通住宅格局基本相同,不需进行大范围的改造。此种类型的设施规模最小,家庭氛围得到比较好的保留。
指利用一套多层的住宅进行改造的养老服务设施。此类设施的规模比“住宅套内单层改造型”养老设施略大,多选择别墅户型或跃层户型,空间较大,有多个厅能容纳更丰富的活动。通过改造,使得内部的服务功能更为完善。
指利用楼栋同层中两套及以上相连的普通住宅共同改造的养老服务设施。此类设施在改造中将同层相连的多套住宅打通,可以改善仅利用一套住宅改造造成空间狭小的局限性,扩大规模。
目前,大部分养老设施都会选择在靠近良好绿地环境的位置,例如具有良好绿化环境的住宅小区,具有丰富景观步道的区域,或者紧邻城市公共绿地的部分。通过对老年人生活状态进行调查发现,老年人也愿意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进行散步、活动,这也是维持老年人愉悦身心的主要途径,并起到保持老年人身体机能、防止退化的主要方式。另外,由于老年人多存在慢性疾病,也应该将养老设施建设在距离医疗设施较近的位置。由于老年人需要休养,因此需要优先选择远离城市主干道绿地部分,并且需要在楼栋出入口设置无障碍设施,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
选择套内单层改造的模式,往往仅利用一层普通的单层住宅完成改造,因此整体的空间有限,这种机构更适用于护理成本较低,具有较高自理能力的老人,这样也能更好地减少轮椅通行的空间,实现床位、功能用房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医务室、护士站的建设,通过依靠周边社区医疗资源的方式来满足实际需求。
在平面功能设计方面,需要合理安排老年人卧室、起居室、用餐空间,充分运用原户型设置办公区域,做好淋浴区、卫生间的布设,设置晾衣阳台。四居室及以上的住宅户型较为适合改造成微型养老设施,对这类房屋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重新调整户内隔墙位置以及主卧室开门位置,这样能够让所有老人都能使用主卧卫生间,以达到提高使用效率的作用。
部分养老设施选用别墅户型,但是这类房屋的租金相对较高,因此适用于对护理程度偏高的老人使用。一般来说,需要将具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安排在一层、二层,并设置至少10个床位,尽量将老年人卧室设置在一层,其他层则可以适当增加老年人床位。别墅一般具有更大的活动面积,但是卧室面积较小,那么久可以考虑将通风采光良好的起居室、客厅改造为老人卧室,以增加整体床位数量。办公区则可以设置在其他楼层,适当增加相关设备。
在通道内应该适当加装水平连续扶手,在门旁位置设立直杆式扶手,坐便器及淋浴附近加装扶手。老年人常用区域的地面需要采用防滑材料,避免使用大块瓷砖,建议选用橡胶树脂复合卷材,对于卫生间及浴室建议选择马赛克铺地。室内外门则应该设置宽度大于800mm的型号,保证轮椅能够通过门,有利于老年人通行。
综上所述,想要真正做好城市既有住宅改造的微型养老设施,需要我们充分掌握相关设计要点,从总体选址原则、套内单层改造设计要点、套内多层改造型设施设计要点、其他通用适老改造要点出发,进一步提升养老设施的整体水平。另外,养老机构也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养老理念以及设施,积极培养优秀的管理人员,从根本上提升机构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