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强 赵晓亮 江 航 郭振华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缠丝拳传承至今已近300年,拳械内容十分丰富,传承地域较广,特别是在重庆市荣昌区习练人数众多。2009年,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缠丝拳顾名思义“缠者、丝者。”柔化缠绕,化力打力。关于缠丝拳的创立历来众说纷纭。较为可靠的说法是:缠丝拳为清康熙年间的杨德三所创。清雍正年间,杨德三师从武当山龙门高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醉心习练太极拳多个春秋。功成后任朝廷禁军教头。清雍正时期,杨三德看不惯清廷的反动统治,于是加入了反清的秘密组织。由于有人揭发,事情败露,于是离开京城奔走于四川、江西等省,为了逃避缉捕而遁入空门。在道观,隐姓埋名的杨德三潜心钻研武学,感悟内外家拳法的玄机奥妙并与道教文化中的易理相融,以缠丝劲为本,进而研创出缠丝拳。至第六代传人姚玉堂时,其深知各门派各有所长,缠丝拳要屹立于武林之中就必须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于是在缠丝拳创拳 “六路短打,八步缠丝”的基础上,又创编出了第七路平桩、第八路总桩。即缠丝拳“软八架”和“硬八架”以及后来的第九路滚龙桩。此时缠丝拳体系更加完善。
缠丝拳体系中包含有缠丝连环拳、劈手缠丝等36套拳术套路;缠丝剑、盘龙扭丝棍等22套器械套路;一打二、一打三、二人对练(一打一)等对练套路;练功十八法、桶子功、十八练功法、太子劲等18套功法练习以及丹道练功、易学绝技等方法。
(1)螺旋缠绕、刚柔相济。缠丝拳创始人杨德三先学少林,后学武当,尤其是近代缠丝拳传人与形意、太极、八卦、松溪派、咏春等诸多拳派交流,融会贯通。继而形成“行拳如蚕吐丝” “发放迅疾”“出步似行犁”“法到劲到”“ 刚柔相兼”的拳法特点。(2)易武医药丹道合一。缠丝拳创始人杨德三创拳之前便投武当山龙门高道,后来的继承者又多济世良医、丹道、易学和仁人志士,他们不断地将自己所学、所感、所悟融入到武学之中,继而形成缠丝拳易武医药丹道合一的独特风格。 (3)贴身短打、攻防兼备。缠丝拳在手法上多剽手、虎爪、闭手、登掌等,技法上“拳打一条线、一撒周身皆手”,实战中往往“拳打八方,腿扫六路。”“缠闭十八腿、沾衣十八跌。”“周身无处不弹簧。”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拳法体系。(4)功法神奇,辅以药功。缠丝拳的功法神奇,习练时并辅以药功,拳药兼习。缠丝拳的罡气法可以较快地打通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等,为典型的道家周天功法;同时,缠丝拳先辈强调“练武不练药,到老病托托。”因此,学习中医等民族医学,并辅以食疗、养生等来增强功力成为必修课。
流传在四川及重庆的缠丝拳主要有七支。第一支,为合川派系,此支递代传习,繁衍至今;第二支,大足派系,此支套路较多,较重硬功。第三支,广安派系,该系极重内功,讲究易武医结合。这三支师承脉络清晰,据考证均为黄益川所传。其余四支师承脉络不详,另尚有杜家。在缠丝拳的传承上,除了黄益川外,魏三峰、李厚庵、丁遂良、王寿亭、赵子虬、李毅立等贡献也很大。
早在清代咸丰年间,喻以忱就以武术训练士兵。38年的国民历史里,巴渝地区城乡武术之风盛行。1937年后,国术馆迁移往四川重庆后,重庆武术得到较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于武术的发展非常重视,武术运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入侵,加上改革开放后重庆经济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剧减,国家对传统武术发展的经费投入不佳,政策制定不完善。[2]缠丝拳主要传承路径略有式微,缠丝拳传承的血缘性逐渐淡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政治、经济、信息化社会得到高速发展,社会开放度不断增加。[4]当代缠丝拳传承和发展的社会结构的基本概况为:国家的政治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社会分工逐渐复杂化、组织与功能逐渐高度分化和专门化;[5]文化信仰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多元化。人们对自身的健康、价值追求不断提高。[3]缠丝拳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逐渐市场化,习练人数增多,并作为主要发展项目被列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竞技武术为了提高观赏价值,于2003年提出“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4]2004年,为了顺应武术赛事的发展,武术协会由民间武术家直接接管,缠丝拳获得了发展机遇。如2005年4月,“路孔古镇杯”缠丝拳大赛在重庆市隆重举行,其他缠丝拳比赛也陆续展开。可见,缠丝拳的群众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随着“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等政策的推出,缠丝拳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缠丝拳已经进驻了十多所学校,学习缠丝拳的学生有几万人之多,呈现出校园传承和民间传承的两个大方向。
当代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武术的艺术价值和健康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5]伴随着“低门槛”这一良好的发展态势,缠丝拳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和发展,但直到目前,师徒制传承仍然是缠丝拳传承的主要方式。
4.3.1 缠丝拳传承的内容
缠丝拳在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继承了龙门派的血脉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和取长补短完成了从单一功法到拳系完善的蜕变,创建出了包括小练桩、平桩、总桩、肘桩、遁(滚)龙桩、十八栏、鸳鸯剑、七星剑、追风剑、子午单刀、双头枪、双锏、子午棍、三栏棍、鞭杆等拳械套路,兼容正骨疗伤以及经络、养生等功法的独特拳种。
4.3.2 缠丝拳传承的形式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下文简称《公报》)也明确指出:“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是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6]缠丝拳的传承形式出现多样化。传承场所主要有武馆、学校、部队和军营、辅导站、教师培训点、政府机关等。主要对象有血缘师徒、学生、政府官员、体育教师以及消防官兵、武警等。由纵向来看,缠丝拳的传承不只局限在学生,且突出了政府机关和领导人物的重要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呈现出从上到下的传承;从横向来看,缠丝拳不仅在外部传承,还在内部传承,凸显武术在部队作为国家强大力量的作用。[7]
在社会变迁之下,缠丝拳的传承内容从最初的生存手段,逐渐演变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拳种。缠丝拳的传承方式,由于受到不同政治、经济、宗教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也从最初的师徒传承演变到多样性传承。传承途径也由军事场所、民间场所传承普及到大众场所。因此,可以看出,缠丝拳的传承与发展呈波浪式状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当代社会,国家实施的与缠丝拳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是影响其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