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鹏 焦 强
1.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2.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武术作为民族与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助力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学校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而对于武术运动教练员队伍建设最为重要,培养一批卓越的高水平武术教练员,引进优秀的武术师资力量是新时代学校竞技体育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是推动我国武术运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2]
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学校武术教练员积极创设和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运动员自主学习武术的最新成果。其一,依靠学校开设的“武术论坛”,组织学生运动员与国内外知名武术专家近距离接触,增加同学们与武术名家名师思想碰撞的机会;其二,成立武术学社,举办武术理论经典阅读大赛,引导广大青年主动学习和研究武术理论经典,巩固思想理论基础,提高武术思想觉悟,为增强学生运动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武术科研人才,武术社团致力于为学生运动员营造研究实践的良好氛围。[3]其三,组织专业武术教师指导科研立项,设置武术专项基金进行科研招标,鼓励学生运动员参与武术相关科研工作;其四,积极开展校外武术实践活动,组织武术体验团队、科研团队、志愿服务团队等,让学生运动员走出校园,融入武术,以理论指导实践行动,以行动加深理论感悟;其五,以武术论文大赛的形式检验学生运动员研究成果,并将优秀武术作品集结成刊。
武术教练员在学校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一线,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武术共同体的重要桥梁。[4]学校武术组织一般包括武术协会、武术社团、武术联盟、武术俱乐部等。新时代学校武术社团以“优化社团管理,凝聚社团精英,打造卓越团队”为工作理念,实行主席团负责制。多年来,我国的学校武术社团先后举办了社团武术文化节、武术技能大比拼等系列活动,为武术社团间的交流互动、武术社团骨干的能力提升和扩大社团活动影响力的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武术联盟的积极倡导、大力支持和正确引领下,一批体系完善、规模庞大、活动丰富的武术类社团不断涌现出来,进一步带动了学校武术社团的蓬勃发展。
学校武术教练员始终以“弘扬传统”为主线,以“开放育人”为目标,紧密围绕学校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结合专业特色,拓宽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武术理论学习、武术主题团日、武术社会实践、武术志愿服务、武术学术创新、武术科普等各项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彰显武术学科建设特点并符合青年成长需求的特色发展之路。[5]学校武术教练员肩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的重任,可以通过群众性学生运动员武术组织积极探索“研本互动”模式,促进武术学术交流与沟通,发展与繁荣武术文化。[6]通过学生运动员专业发展培养实践能力。
学校武术教练员本着“发挥专业特色,促进专业成长”的原则,以开展武术活动为重点,在新时代以建设武术共同成长小组为创新点,带动与加快了学校武术的推广,发挥了学校武术教练员普及武术知识、推广武术文化的良好氛围。[7]学校武术教练员结合武术第一课,整合资源,围绕武术理论学习、武术知识传递、专业实践等活动,打造 “武术教练员技能大赛”、模拟武术课堂“老师来了”等专业品牌活动。学校武术教练员以坚持“学生运动员结合专业学习、自主选择导师、导师全程指导”,实现“指导、实践、监督、服务”四级联动。[8]以武术培训交流活动为切入点,以武术教育实践基地为辐射面,全面提高学生运动员武术研究创新能力。同时,整合优势资源,积极鼓励学生运动员参与武术学术科研与创新活动,服务社会,深化学生运动员武术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将武术专业性服务与普适性服务相结合,武术品牌活动的打造与自发性团队活动相结合,武术集体参与与个人参与相结合等手段,形成武术实践基地和校内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供需对接体系。[9]
教练员队伍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和阻碍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10]当前,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存在年龄老化、性别比例不均衡、中青年师资衔接断档的尴尬困窘,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对新知识的更新不完善、不系统、不及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教练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拉低了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的综合水平,制约了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的终身发展。[11]
当前,我国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特别是缺乏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学校对武术专业师资待遇分配不均衡,激励和刺激作用较小,相关配套机制不健全,未能针对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办法,严重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国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教学和科研水平较弱,导致对于高水平武术教练员队伍很难正确把握,缺乏相关政策吸引业内专家和行业领袖到校任教,现有教练员队伍教学和科研水平一般,教练员队伍层次不一,缺乏核心领军人物。针对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紧缺的尴尬困窘,急需优化和调配师资资源,构建教学能力突出、专业水平高超、科研潜质卓越的武术教练员队伍。
我国学校武术教练员队伍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教师对待教育教学的思想松懈,与学生运动员缺乏沟通与交流,难以发挥教师的责任和使命。特别是在课堂中教学积极性不高,对教学重点与难点把握不清,对学生运动员的生活和学业漠不关心,缺乏师德精神,导致教师和学生运动员之间未能建立深厚的情感,在教学中难以凸显武术教师高尚的职业素养。
学校武术教练员成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持续、长期的系统工程。师资培养必须结合本专业和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长远规划,并着眼于未来,合理制定适合学校武术专业师资中长期发展的规划,优化中青年教师的结构,优先引进和选拔一批具有高学识、高学历、教学技能扎实、科研水平突出的专业教师,应对学校武术教练员的成长进行职业规划,鼓励年轻武术教师积极进取,制定个人成长规划方案,把个人职业成长方案与教师队伍发展融合在一起,为推动学校武术教练员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提升学校武术教练员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政策制度的研制,并尽快出台和颁布相关措施。积极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师资保障机制,对武术教师薪资待遇、福利水平、奖励措施进行政策引导,提升对武术教师科研奖励、绩效奖励、教学奖励、竞赛奖励的力度,全面推进和完善师资保障机制,对教师晋升评聘及创新成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空间,鼓励学校武术教练员开拓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12]
为加强武术教练员队伍建设,满足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构建武术专业教学与科研团队,应引进和聘请校外高水平人才到校任教,可采取客座形式、外聘形式、兼职形式,吸引校外高水平人才到校讲学,提升人才引进经费和出台引人政策,与校外武术专业专家积极交流,争取合作。此外,学校武术教练员应定期进修和交流,鼓励教师参与职后培训,提升素养,更新知识储备,提升学校武术教练员水平。
应加强对学校武术教练员责任意识的培养,鼓励教师发挥自身所长,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培育新时代卓越的武术专业学生运动员,应积极鼓励武术教练员组建学习共同体、道德共同体,通过强强联合、深入交流、互相协助的方式,推进学校的武术教学改革,以爱国情怀培育学生运动员,以助人之心培育学生运动员,以奉献之心帮助学生运动员,从而实现学校武术教练员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