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刘传勤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少林武术”一词的大量使用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开展武术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少林与武术便被一些学者联系在一起,以少林武术为题的许多著作也相继发表。目前,在中国知网上能查到的最早以少林武术为题的文章为1982年陈联发表的《<少林寺>与少林武术》,文章指出少林寺之所以驰名古今是因为发展了少林武术的缘故。[1]赵海军对少林武术的定义是:根植于传统社会文化及外来宗教文化土壤之中,寄附于佛教圣地,吸收了中国古代武术百家之长,形成了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具有武术实战的技击攻防涵义的技击之术。[10]虽然现在无法对少林武术做出明确且统一的定义,但少林武术依托于中华文化的背景而产生,与少林寺有关,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初,一些人认为少林武术源于南北朝时期的达摩或跋陀所创,后来经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这两种说法均经不起考证。马爱民教授的课题小组经过搜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发现达摩在到达和离开嵩洛时少林寺还没有建立,所以达摩不可能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发生任何关系。少林初祖跋陀主持少林寺时弟子们安于习法,完全是虔诚的佛教徒,与习武毫无关联,所以跋陀也不可能是少林武术的初创者。[3]除此之外,少林武术隋唐起源说认为隋朝末年战火纷飞,少林寺的僧人们选拔英勇善战之人习武来保护寺院的安全。少林寺十三棍僧也曾帮助处于劣势的李世民击退王仁则,为唐军一统全国立下大功。从此,少林武术名声大振,少林习武之风也变得更加盛行。[4]但“十三棍僧救唐王”只是一件武事,并不能说明是少林武术如何,我们所知道的只是少林寺的僧人们曾经参加过几次军事行动而已。[5]有据可循的是今河南省安阳市的邺下寺院为稠禅师最早的习武地点。北魏宣武帝延昌年间,稠禅师来到少林寺成为最早的武僧,在其主持少林寺后,少林寺习武风气渐浓,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形成了精湛而丰富的少林武术。我们可以看到少林武术的起源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与当时所属王朝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明朝少林武术与佛教的结合使其名声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此时期出现了“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的口号。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对少林寺的支持与奖赏,少林寺在明朝时期蓬勃发展,少林寺众僧人为报恩在保家卫国方面也是义不容辞冲锋陷阵。明朝名将戚继光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聘请少林寺的武僧现场进行少林武术的教学,在训练军队时将少林拳法纳入训练动作当中,与其他姿势组合编著了著名的拳谱《拳经》,可见明朝时期少林武术的发展与少林武僧参战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一时期少林武术器械也得到极大的发展,是少林器械武艺成熟的关键期。旷文楠研究表明棍术是少林器械最先发展的武艺。明中叶依托于佛教产生的少林寺以慈悲为怀,棍棒非铁制兵器且没有刀枪的锋刃,适合佛门弟子使用,棍术的发展也趋于成熟。[6]少林枪法出现于明朝后期,在明末清初趋于成熟。《手臂录》是明末清初武术家吴殳对枪法论述的重要著作,该书详细介绍了诸家枪法,论述也涉及了最早的少林枪法专著《梦绿堂枪法》。[7]明朝建立以后少林武术逐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少林文化底蕴的棍法、枪法等武术器械的使用,少林武术广泛流传开来。
相对于明朝时期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来说,清代的少林武术逐渐脱离了统治者的意志开始独自发展,少林寺与政府的矛盾是其独立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后,少林寺仍有反清复明的思想,许多明朝遗民也将少林寺作为自己的避难所或以少林寺做掩护继续从事反清斗争。《会薄》中也记载了当时少林武僧曾帮助政府平定战乱但却遭到统治者的诬陷,侥幸逃脱的五名武僧结盟为洪门五祖,创立了天地会。[8]少林拳在清初发展趋于成熟且逐渐形成体系,虽然明代就有少林拳的出现,但却远落后于器械的发展,且少林拳在明代也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乾隆时期《少林衣钵图谱》的前两卷均是对少林拳法内容的讲述,该书的出现反映了少林拳的技击技术以及各家拳法之要领和口诀。除此之外,由少林寺玄机和尚传授,陈松泉、张鸣鄂撰写的《拳经拳法备要》也是一部以记述少林拳为主,兼容民间拳术的著作,该著作是清代拳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成文最早、体系完整的拳学文献,反映了清代前期少林拳发展的概貌。鉴于棍枪等器械武艺和少林拳的成熟,明清两时期是少林武术发展的大繁荣时期,也是少林武术能得以流传发展的重要时期。
到了民国时期,许多的武术典籍被挖掘整理,少林武术典籍作为其中之一也受到武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该时期也是出版印刷社发展的高峰期,有研究表明该时期有关少林武术的书籍出版共五十七本,拳术占大部分。尤其是20世纪20~30年代,少林武术出版书籍的出版最为集中。[9]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并在其下设立少林门和武当门,这也促进了少林武术的传播与发展。可见民国时期因为印刷和出版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少林武术专著的出版,同时,因为这些少林武术专著的出版也提高了少林武术在群众中的认识,对少林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955年国家体委在运动司下设武术科,1986年成立了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随着一系列武术赛事的开展,少林武术也吸引了一大批人的关注。尤其是电影《少林寺》得到一致好评,也正是通过这部电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少林武术产生兴趣,并自觉加入到学习少林武术的队伍中来,少林武术热随之到来。2000年少林武术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准下被正式列入全国体育比赛项目。2006年少林功夫再次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少林武术馆校的开设也说明少林武术逐渐走向社会化,并希望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少林武术的习练中来。少林武术的发展也应顺应市场经济,积极举办少林武术赛事,使少林武术走向国际。
少林寺和少林武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随着时间的沉淀作为中华武术的代表被传承下来。在少林武术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明清时期是少林武术的发展的关键节点,该时期所发展成熟的器械武艺和少林拳术对少林武术能不断延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代少林武术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