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花 邓万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1]。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贵州省少数民族节日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集会地1000 多个,例如:苗族“龙舟节”“姊妹节”、布依族“查白歌节”、侗族“歌酒节”、彝族“火把节”等。这些节日民族色彩浓重、节庆文化深厚、历史文化悠久,其中的民俗体育具有较强的具有观赏性、表演性、趣味性、健身性。
截至2019 年12 月,贵州省已经全部完成“十三五”期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188 万人的搬迁入住任务。政府通过多举措在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解决了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问题,居民在住好、致富后,必然要追求更好的精神文明生活。贵州省拥有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尤其在原来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山区村寨的民俗体育文化保存的更加完整。但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由封闭的大山搬迁到开放的城镇,原有民俗体育文化的“搬迁”情况对民俗体育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民俗体育与少数民族民众节庆、祭祀、礼仪等日常生活、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密不可分,通过身体活动、体育活动的形式展现其群体性、观赏性、健身性、娱乐性的特点,吸引着人们参与其中。在历史长河中,各少数民族沉积了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祭祀等各种活动也各具千秋,形成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活动,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融入民俗体育,例如:苗族的“跳花坡”“跳芦笙”、土家族的“大小摆手”“八宝铜铃舞”、布依族的“丢花包”“抵杠”、侗族的“多耶”“抢花炮”[2]、水族的“打老鼠”[3]等,这些民俗体育活动来源于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耕作、劳动以及节日庆典、祭祀,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特有的璀璨文化,是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节日被开发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在一年中,贵州省各民族为表达宗教祭祀、军事生产、娱乐狂欢等共有1000 多项民俗节庆开展。既有春节、中秋、元宵节等普遍性节庆,又有土家族的摆手节、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等民族特色的民俗节庆日。民族节庆都伴有隆重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各少数民族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俗节日庆典活动来展示民俗风情、体验民族文化,从而烘托节日气氛。各地民族民俗文化的开展,不仅能促进群众身心健康,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能培养人们团结协作,提高民族文化市场感知度,塑造民族文化符号与文化标志,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增进各族人们的感情,有利于民族繁荣昌盛。广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俗节庆活动,并将体育竞赛纳入其中,既可以延续民俗文化,亦可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地区体育的长远发展。
体育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最重要的功能与价值是强身健体,民俗体育也脱离不了这一大众体育的根本任务,这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开展形式。民俗体育活动以人民群众和民间文化为基础,是行为活动、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重要的体现。贵州省的民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民俗体育活动,能够让更多人在健身的同时了解和认知少数民族文化,引导人们加强身体锻炼,逐渐树立“科学锻炼、健康生活”的理念,对推进“健康中国、全民健身”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与生活品质。同时民俗体育在特定区域下,将民族文化进行传播,在一定区域内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在易地搬迁规划建设时,配套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等基础建设也被较为充分地考虑进来,场地和设施条件较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但主要以常规的体育健身路径器材、篮球场、乒乓球、健身广场等为主,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览馆、文化广场较少,对于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氛围营造不够,影响了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展示,不利于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保护。
由于搬迁时间较短,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当前主要解决的是让搬迁居民安心住下来,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住下来”上面,工作主要以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居民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等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投入欠缺,对体育活动的宣传欠缺,开展的体育活动较少,专门针对民俗文化的活动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俗体育在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开展的延续性,尤其是对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形成的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影响更大。
易地扶贫是在坚持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由政府组织实施,将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适合居住与发展的地区,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窘迫现状。部分少数民族村落在政府不断努力下,完成了行政村的易地搬迁,这一举措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进入老年型,老龄化趋势加快,搬迁社区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他们大多没有接受体育教育或较高层次的体育教育,在搬迁后由于受场地、家务的影响,参加活动的机会减少,民俗体育文化保护意识逐渐淡薄。年轻人对学习民俗体育不感兴趣,再加上为了生计奔波、无暇学习等因素,面临着有艺不能传和民俗体育项目后继无人的局面。
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积淀[4],如何在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对民族文化进行活态传承成了比较尴尬的局面,由于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主要通过拜师学艺或宗族内传承,传男不传女,口头传承和武艺传承,同时还忌讳传给外人,因此,一些古老民间文化的继承人去世后,导致民俗体育项目传承的局限性。在搬迁过程中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搬迁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系统的保存。由于一些民俗体育项目需要长时间的钻研和学习才能掌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得民族文化面临传承危机。
贵州省少数民族资源丰富,多项民俗活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易地扶贫搬迁的新社区的民族民俗文化保护要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下去实施,政府主导就是要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责,把民宗委、文化局和体育局等部门纳入到管理部门当中,由多部门进行共同管理,并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工程”来进行,建立和改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健全机构,特别建立社区民族文化馆,对新社区民族民俗文化项目进行整理和摸底、开展民族文化资源普查,对于有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极申报保护对象;建立科学的管理记录档案,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巡查。同时可以编纂、出版民族民俗文化图书文献及可视资料,建立民族文化纪念馆以及民俗文化艺术信息数据库。
整理贵州省民俗体育文化项目,并将这些项目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社区周围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中进行开发,一方面将民俗体育植入教育中,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另一方面丰富中小学体育课堂内容,并可形成易地扶贫搬迁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和特色大课间。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部门可以把一些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作为文化品牌来扶持,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增设民族文化保护专项经费,不断加强对这些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宣传,不断加强对表演队伍及传承人的培养。在社区开展各类民俗体育文化宣传讲座,鼓励年轻人参与到民俗体育项目中来,有利于提高现代年轻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时纠正人们的误区,以便形成更为准确的民族文化理念。同时不断开发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现有的民俗体育活动,利用搬迁后便利的交通条件、经济条件,走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加大民俗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利用贵州省特有的山地资源,将民俗体育推向大众,实现民俗体育的传承、保护,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针对民俗体育保护观念淡薄和传承观念守旧的问题,应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组织和鼓励传承人进行授课,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给予真切的关心和帮扶年龄大的传承人,确保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工作中。另外,对有意愿学习或想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青年,积极搭建起切实有效的平台,为他们寻求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项目师傅,使他们在学习和受教等传承过程中获取最大物质和精神利益。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可以调动新社区市民力量,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与学校、传习所、培训机构等建立合作,以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和“民族传统体育、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社区”等活动[5],加大民俗体育社会化传承的力度。
贵州省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众多,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民族交往等因素影响,创造了绚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独特而浓郁的民族风情。如“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等节日,布依族的“八音坐唱”“高台舞狮”、“织布舞”、苗族的“敬酒歌”“芦笙舞”、彝族“踢踏舞”、苗族“手毽”、布依族“山龙”“耍吉篮”等民族文化。但是,在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市民民族意识达不到一定高度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就会使得民俗体育文化原生性缺失,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化、趋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6]。因此,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认清时代差异与文化差异、体育精神与体育活动、传承与传播、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重要关系。对于优秀民俗民族文化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对于落后、陈旧思想文化我们必须摒弃。确保我们的民俗体育活动在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不仅能保留原有的浓郁文化底蕴,还能使优秀民俗体育项目竞技化、国际化。
民俗节庆是人们为了表达心中的美好诉求,以区域文化为内涵,民俗文化为载体所开展的庆典或祭祀活动。由于很多易地扶贫搬迁新社区搬迁时间较短,社区开展的体育活动基本上是比较现代的体育活动,例如:篮球、乒乓球、广场舞、徒步等体育运动,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民族民俗文化,在各个小区定期开展民族民俗文化表演是非常必要的。可面向全体村民,选择在春节前后或其他村民居家较多的时间段,利用民俗节庆日开展趣味性体育赛事,融合传统体育项目、现代群众体育项目,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其中,并做好后期宣传,挖掘其中文化价值,宣传其健身价值,并努力做到常态化、常规化,将民俗节庆日的趣味性体育竞赛延续下去。
社区与社区之间可联办民族特色民俗节庆活动,如以乡或以镇的名义开展活动,广泛宣传,烘托民俗节庆日氛围,开展传统、现代体育项目的群体竞赛、个人竞赛,设立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吸引多个村民更多村民参与。提前对外做好宣传,吸引外来游客前来观赏,提高民俗节庆日的经济价值,增强体育竞赛的观赏性,打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