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东
(1.江苏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5;2.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伊犁 833200)
体育课程改革,应从“育心”环节出发,改变过去“体育即身体教育”的陈旧理念。体育锻炼在打造学生躯体的同时也在塑造他们的精神素质,它以通过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身体练习亲近自然、贴近人性,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应以亲近、和谐的课堂环境把心理健康育人之理融于快乐的身体活动之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在立德树人视阈下实现从“健体”到“健心”育人目标,发挥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心效果。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身体健康有益于心理健康,反之心理不健康也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患病,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当下大学中有一些独生子女由于家长溺爱存在心理较脆弱,情绪容易波动等问题,家长和教师过多地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及完善人格培养,个别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较高比例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疲劳、愤怒、抑郁和较低自尊感[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身体机能得到收缩、扩张,机体机能大大增强,可预防一些由于缺乏运动引发的疾病,同时体育运动能降低紧张情绪、缓解压力,消除疲劳、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协调好体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使体育教育改革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是全体体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体育课程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育课程的主线是体育运动,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是隐藏在主线之下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要挖掘分析体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融入心理健康知识内容,在运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达到身心两健的目的。
体育精神是一种心理资源,是身体运动技能与多种优秀的心理品质作用于运动身体之后的升华,其中饱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对体育实践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具有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教育价值,能够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塑造人,对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2]。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学生参与游戏、竞赛,为获得胜利献计献策,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在活动的参与中引导学生有个客观的自我定位和积极的自我认同,了解自身情绪、性格、意志、能力等心理因素并学会接纳自我。同时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坚韧勇敢等良好品质。
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鲜明而强烈的。通过游戏、比赛可激发学生挑战自我,赢得比赛的自豪感,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轻松的、娱乐的体育活动可缓解学习的疲劳,转移、宣泄因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所造成的不良情绪,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
体育活动环境开放且变化多端,信息交流通畅,角色扮演多样,这是最有利学生实现心理发展和人际交往的环境。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3]。
个体要适应社会要先适应班级、学校等集体。体育课程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集体成员相互交往交流的环境,学生在体育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健身、学会合作、学会竞争等基本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会关爱、学会管理、学会负责等较高层次的社会适应能力。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学生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在此基础上优化体育健康教育资源建设。合理利用现有体育课程资源,对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合理改造,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资源及各种社会资源,建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体育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协调机制。根据学校情况,在硬件设施方面进一步完善,拓展校内体育健康教育活动资源,不断营造体育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长廊中,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文字解说,向学生们介绍了体育锻炼的相关常识,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我知晓、体育课程我参与、体育活动我体验、体育竞赛我加入等板块,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体育健康知识,获得体育运动技巧,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意识。
体育大课间活动因场地的开放、环境的温馨、活动的多样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各种情绪会在这里得到缓解和释放,身心得到锻炼。高校的男生大多喜欢球类运动,男生可以选择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项目,而女生则比较喜欢健身休闲活动,女生可以选择跳绳、踢毽、健身操舞、呼啦圈等健身休闲运动[4]。另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有特色的体育活动,比如趣味游戏、轮滑、武术、太极等,可以分单双周开展不同活动项目,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开发一些适合学生的,对于环境条件和体育设施要求不高的体育游戏项目。体育拓展运动项目如有三人四足、一分钟跳绳、袋鼠跳、雷区取水、无敌风火轮、信任背摔、毕业墙、巧运乒乓球、花样接力跳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拓展活动区,可分为两个区域——团体活动区、个别辅导区,拓展项目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通过专职的教师现场指导,促使个体在参与团体活动过程中,达到塑造身心健康的目的。
注重体教结合,可通过组建兴趣小组、体育活动小分队、体育社团和体育联盟等形式,与选项教学相结合开展课外体育运动。整合利用好校内体育健身场馆,对学生开放,创建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模式,选择适当的经营模式进入课外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5]。
坚持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积极开展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课程设计。要尊重学生,兼顾学生的身心差异,体现人文关怀和区别对待原则。让学生参与课程设计,了解学生的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设计丰富多彩且具有心理教育作用的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程设计水平。
新课程标准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机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五个目标取代以前的“发展体育增强体质”的单一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是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身心并育的功能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每项体育教学内容在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中,有一定的客观性和针对性,体育教师要将体育知识、技能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达成一致,在体育教育活动中通过直取、挖掘、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直取如直接利用长跑项目锻炼学生的意志,慢跑调节学生的焦虑心理,比赛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再如挖掘设计接力赛、篮球、排球、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些体育活动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不太明显,需要体育教师进行拓展。如在保护与帮助教学中,可设计引导保护与被保护者进行言语鼓励,发展同学之间的关爱与信任。
4.2.1 整合、改造、嫁接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对体育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优化课程资源。重组身心互动的复合型的体育教育课程。如将单一体育运动项目篮球和健美操整合为一个综合性的运动课程——篮球与健美操,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将新兴时尚、休闲、健身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加工,降低难度,改造器材,使之游戏化、生活化。将音乐嫁接到体育课堂,释放学生身心;将学校、当地文化特色嫁接到体育课堂,在开展体育锻炼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感染,指引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将心理健康知识嫁接到体育课堂,与体育运动、游戏相结合,指导学生在体育运动、游戏中形成良好心理品质,使体育课程教学“旧貌换新颜”。
4.2.2 创编体育特色教学材料
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挖掘民间体育游戏,汲取中华民族传统健身项目、养生学之精华,创编出多种形式娱乐游戏项目。精选一些体育测试项目和体育健康常识作为校本教材,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心境,实现健身、健脑、健心相统一;根据专业特点,创编、录制“特色操”与“运动心理激励”电子教学材料[6],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享受运动的乐趣。
4.2.3 开发课余时间的潜在课程
充分利用课余、周末和假期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健身机构等公众体育活动或竞赛,开发课余时间的潜在课程,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育人环境。
根据新课程、新理念、新标准、新视角的要求,体育课程的评价要淡化终结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还要追求全面性评价、差异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设计评价内容要多元性,不仅要有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结合学习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及情感体验等。评价主体也要注意多元性,要充分运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主体评价形式。通过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来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及心理健康素质进行测评,体育教师在设计评价时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的设计,逐步形成“一二三主体参与”机制,即一个目标、二个小分队、三条途径。一个目标是指最终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我锻炼的能力,自我调适心理的能力,达到身心两健的培养目标。二个小分队一是体育锻炼助手小分队(由体育专业班和各班级设立的体育委员组成);二是体育活动课外小分队(由专职体育老师牵头,由各班级身体和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组成)。三条途径一是体育锻炼助手每周汇报,每周培训,掌握方法,在班级层面解决同学的锻炼问题;二是课外小分队参与各种体育实践活动,在体验中锻炼,掌握并运用身心健康的方法;三是体育活动月由学生主体参与,“宣传锻炼常识——制定活动计划——自编活动方案——创编游戏、操舞等”,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发展。
挖掘整合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为学生打造健康成长空间。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学科相结合,开发有特色的体育课程。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各种体育锻炼、体育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开展体育健康宣讲课,业余体育锻炼团,拓展项目训练营,特色体育兴趣组等课程,多维度、全方位落实体育健康教育。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在体育活动中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正确引导学生的方法技巧,帮助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舒缓压力、愉悦身心、锤炼意志,摆脱心理困境,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实现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