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玲燕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俞村中心学校 安徽 宣城 242606)
识字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手段来让学生认知新的文字,包括文字的写法、读音、含义等等。而这一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有了足够的文字储备,学生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完成阅读、写作等语文学习。因此,这一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如此之重要的识字教学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错误。文字的反复抄写、不讲究方法的强制记忆等现象一直在教师的教学中存在,这些方法的负面影响对于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热情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从而导致学生识字数量的不足。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课文,从学生本身的认识特点出发,加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有趣性,为学生带来真正高效的识字教学。
小学是学生正式接触汉字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让他们对汉字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非常重要。识字不仅是为了考试,为了语文成绩的提高,它是对人全方面的综合素养的一种考查,学好汉字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他们的思想,对了解中国的文化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需要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写作时有的可写,在阅读时能深入文章的核心,对学生将来的社交能力等也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学好汉字是学好其他一切科目的基础,它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快速地形成对周围出现的新事物的认知。小学语文课堂的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对学生的识字能力加以重视。
2.1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积极识字。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对周围的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学生这一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激发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积极地引导学生识字。例如,在学习课文《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设施,在语文课堂上向同学们播放相关的影片,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提炼出课文中的生字,对学生加以引导,加深这些生字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带有生字的卡片,贴在黑板上,随机让学生来回答其中的生字,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同学们的识字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枯燥的文字加以修饰,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巢”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PPT里面的功能制作相应的幻灯片,中间插入一些动画效果,使呈现出来的画面是三只可爱的小鸟在树上搭窝,然后引导学生小鸟的家就是“巢”,从而加深同学们的识字印象,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2 开展游戏化教学,传授给学生识字方法。游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被教师当成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游戏之所以能让学生废寝忘食,就是了解了学生的喜好,抓住了学生的特点,投其所好自然就会让学生趋之若鹜。现代化的语文课堂更加开放,教师要灵活变通,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开展游戏化的教学,将识字的方法以游戏环节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识字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教师可以开展游戏化的教学,在游戏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知道汉字都有偏旁部首,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相关的游戏,请大家找出课文中部首相同的汉字,看看要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吧。”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戏的过程中,将教材中部首一致的汉字归纳出来,并进行分析,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了其中的规律,一个学生说:“‘苍’‘蒲’这些汉字都是草字头为部首,而且它们都是植物。”我对学生的发现予以赞扬,并传授给他们“象形识字法”,增强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2.3 构建合理的情境,加深学生的汉字印象。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由于学生是被动学习,对汉字的印象并不深刻,常常会出现学完就忘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现代化的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的内容合理构建情境,将学生代入到情境中学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汉字的实际含义,加深学生对汉字的印象,从而有效提升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的效率。
例如,“池”“湖”“潭”“河”“江”“海”六个字,虽然读音不同,但均与“水”相关,围绕着“水”这一偏旁部首就可以展开统一的情境化构建,同时前三种可用来表示“死水”,后三种可用来表示“活水”,又进一步丰富了情境化的分类,可以很好地满足“字义”的教学。除去“水字旁”的字义内涵,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以“湖—胡”“潭—覃”规律进行字音的教学。借助情境化课堂,能够将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相统一的优势充分利用,帮助学生掌握识字规律。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原则,让学生及时内化所学知识。因此,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寓教于乐、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通过丰富的快乐识字、自主识字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再以完善的识字评价去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做好学情分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