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颢
安庆市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 颢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安徽 安庆 246000)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抽取安庆市城区共20所中学,对安庆市城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开展现状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旨在推动安庆市城区初中大课间活动的更好开展,促进安庆市城区初中课外体育质量的提高。
安庆市;城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对策
以安庆市城区20所初中为研究对象,调查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
设计专家问卷,并请相关10多位体育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效度检验。问卷发放5天后,向已经发放过的教师和学生选取200名再次发放问卷并进行相关统计处理,其中教师问卷r=0.90,P<0.01;学生问卷二r=0.91,P<0.01,调查结果具有显著意义。
1.2.3专家访谈法
对安庆市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诸多现状,分别采访了安庆市城区部分初中学校校长。
1.2.4 数理统计法
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际现状,本文对大课间的主要参与者:学生、教师以及校领导,在动机以及态度上进行调查分析。
2.1.1 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现状动机分析
表1 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情况
百分比(%)偶尔参加百分比(%)不参加百分比(%)总计 男生73.78617.3459500 女生61.311523.07815.6500 合计69.619219.211211.21000
由表1可知,69.6%的学生经常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19.2%的学生会偶尔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而不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例是11.2%。由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愿意参与到体育大课间活动之中的。同时从数据上看,男生和女生在经常参加、偶尔参加以及不参加这三个比例上有很大的差异。通过这个数据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到性别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初中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
表2 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动机
强身健体考试娱乐减肥健美社交缓解压力 学生数3502851661483813 百分比(%)3528.516.614.83.81.3
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但从表2可以看出,只有35%的学生目的是如此。65%的学生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有为了考试、有为了娱乐等。数据表明了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目的已经处于不正确的轨道之上。其中为了应付考试的这个动机占有很大比例,为28.5%,是所有动机中的第二大动机因素。从动机的选择可以看出学生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自愿性。由于目的的不正确性,导致了学生在参与大课间活动中是处于应付的状态,会对参与的积极性以及态度产生不良的影响。
2.1.2 教师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态度
表3 体育教师对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认知
非常重视重视无所谓不重视 教师数3152134 百分比(%)3152134
表4 体育教师对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信心度
非常有信心有信心不好说没有信心 教师数3150154 百分比(%)3150154
根据表3、表4的数据,结合访谈可知,有少部分的体育教师认为在这种不重视体育课以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大课间活动能否开展下去连他们自己都觉得是个未知数,这就会导致出现了不重视以及没有信心这这种状态的存在,进而就会出现消极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有些教师是因为师资不足,教师的课时量、工作量大、工作量计算少,导致对于体育大课间无暇顾及、无心顾及。看来要想更好的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需要尽快改变一线工作者体育教师的观念,以及学校需要适当提高体育老师的地位。
2.1.3 教师评价学校对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态度
表5 教师评价学校对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态度
非常重视重视一般不重视 教师人数0117217 百分比(%)0117217
通过表5可以看出,72%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态度一般;一定量的体育教师觉得学校不重视,比例为17%;仅有11%的体育教师认为学校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没有体育教师认为学校非常重视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结合实际,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初中教学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导致了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大量的占用,也就会影响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初中学校的开展。
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活动时间、活动的项目、活动的场地器材等。
2.2.1 安庆市城区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间情况
表6 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时间
年级20min40min60min60min以上 初中一年级295755190 初中二年级287387117 初中三年级121695098 百分比2018.3319.1740.5
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的标准为60min。除去集合队伍,解散的时间,由表6可见,40.5%的学生的活动时间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完全达不到标准的比例为38.33%;19.17%的学生有可能达到国家的标准。一年级的学生和二年级的学生所运用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三年级的学生。结合初三年级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因为学校和家长的不重视、不支持以及学生自我意识未养成。所以要想体育大课间活动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去创造一切有利于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的条件。
2.2.2 安庆市城区初中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活动形式及内容
在对安庆市城区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形式调查中发现,广播操是每所学校的必选项目,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武术操、球操、跑操等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选择项目,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增加一些自主活动、热身活动、竞赛等。
表7 学生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项目
项目男女总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广播操5001005001001000100 足球11120.29619.220720.7 篮球7719.6745713313.33 排球357367.33717.1 乒乓球5410.67651311911.83 跑步801611622.6719619.67 健美操511252513013.0 跳绳102204303 其他项目631.26621.241251.25
(说明:广播操是每所学校的必选项目)
由表7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各类初中学校都是以广播操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活动,区别在与广播操结束后的运动项目的选择。在这些运动项目的选择上,足球和跑步所占比例较多分别为20.7%和19.67%;其次是篮球、健美操、乒乓球,分别为13.33%、13%、11.83%;其他项目以及跳绳都仅占有很小的比例。近年来国家对校园足球的大力推广,足球已经开始走进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且各个学校已经开始增设可选择的项目。但是并没有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做出科学、健康、合理的创新。
2.2.3 安庆市城区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场所、器材的情况
表8 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场地、器材的满意度
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不关心 人数21433143025 百分比(%)21.433.2432.5
从表8可以看出,43%的学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场地、器材表示不满意,21.4%的学生表示满意,33.2%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但只有2.5%的学生表示对此不关心。场地不足、器材陈旧且数量不足等,这些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就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程度,完善参与体育活动的条件,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运动氛围。
2.3.1 相关部门的不重视
相关部门的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对场地器材的资金投入上以及对活动时间的规定上。
2.3.2 大课间活动的模式
调查可知,安庆市城区初中各个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以广播操为主,选修为辅。模式众所周知,每个地区、学校以及学生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统一模式的形式,就会阻碍学生得到最好的锻炼,达不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2.3.3 组织管理制度的混乱
大课间活动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正处于高度的发展中,实地访谈发现,安庆市城区各个中学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上并没有进行合理、规范的规定。这就导致了管理未形成一定的制度,也就容易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向着不良的方向发展。
2.3.5 组织者专业性不够
从管理学角度上看,要想大课间体育活动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只高素质的组织队伍。这就需要加大对组织策划者进行专业的培训且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上需更加合理。
安庆市教育局、体育局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体育资金以及场地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提高体育在学校考核评价中的所占分值比例,密切关注校方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切实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调查发现,各校的确开展了很多体育大课间的项目,内容较丰富。但这种做法的目的主要用于对学生更方便的管理,并没有确实学生的真正需要。所以学校应在尽可能了解本校学生运动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现有资源,开发体育大课间活动校本活动。例如:利用学校的地形地貌开展校园定向活动;开展地区优势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校自身的影响力更可以使每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最好的锻炼,从而提高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路上的探索期。此阶段的学生,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力较其他时期影响更大。学校可以邀请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同时利用校宣传栏、校报等加强对体育大课间目的的解读与宣传。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更能够促进学生乃至家长对体育大课间的重视程度,以便大课间体育活动得到更好的重视与发展。
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体系,不仅可以保障活动的实施,更可以使活动得到科学的发挥发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更是如此。学校在活动的规划上面,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同时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学习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更为科学合理的实施,每个学生都真正的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支高素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队伍,将会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在遵循学生发展成长规律之上,加大对管理者的业务培训力度。同时管理者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在高度紧张的学习上得到适当的放松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学校应当加强体育课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结合,促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1]温展拔.广州市荔湾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调查[J].教育导刊,2011,49(2):87-89.
[2]张潞,游建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18).
[3]孟宪劫.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几点思考[J].体育教学,2004(6):26.
[4]董翠香.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模式案例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1).
[5]殷志江.开展大课间要注意的八个方面[J].中国学校体育,2002(6):88-90.
[6]袁伟.安庆市城区城区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7]刘锦瑶,张运亮,王建华.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模式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6):717-720.
[8]纪成周,钟声.影响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六大因素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0(10).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Long-time Break of Junior Middle Schools of Anqing City Areas
ZHANG Hao
(An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qing 246000, Anhui, China)
张颢(1991—),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