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霖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晋中 030801)
发展体育文化能够使人学会理智面对挫折,维持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体育作为高校的必修课,长期致力于传授学生体育理论和运动技能,在自媒体环境中却缺乏足够的文化建设优势。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探索体育文化建设路径,依靠体育文化引导师生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比赛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迅速融入学校大家庭的同时受到乐观、向上的体育精神的引领,从而进一步推动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充分展现高校的体育文化精神。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当把握自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进行文化传播。自媒体在当前社会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接收信息、传递信息的形式和速度都得到极大的提高。高校学生作为对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最强的一群人,自然是自媒体平台的忠实用户,多数大学生都有上网的爱好和习惯,并且这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自媒体时代,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必然是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偏好和兴趣来进行建设路径的选择。从具体来看,自媒体环境对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具有很多重要的意义。
在校园体育文化影响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依靠自媒体突破时空限制加快校园内的体育信息传播,随时随地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分享体育信息,能够改善文化传播效果[1]。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最关键的就是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产生兴趣。在当前的高校环境中,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呈现出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的偏好情况。对于从高中阶段就喜爱体育运动的学生而言,上了大学以后,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己所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并且该项目的同好更多,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相应的体育项目,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等,这类学生对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当前高校里面还存在着另一类学生,其对体育运动完全没有兴趣,只想要待在宿舍的“宅男宅女”,这一类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占比并不少,并且他们的影响力一般比较大,因为热爱锻炼的学生很少会在社交网络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但是“宅男宅女”有很多的时间打造自己的自媒体和社交平台。因此在自媒体环境下建设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关键就在于把握住这一群“宅男宅女”的兴趣和爱好。而自媒体技术能够在校园内快速传播体育信息这一功能,无疑能够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关注和兴趣,进而增强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可依靠自媒体的强群体性,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分类推广篮球、乒乓球等各种运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体育精神影响。自媒体的强覆盖性,能够在校园掀起体育文化热潮,为文化建设带来良好契机。
自媒体的强群体性体现在全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能够通过校园的交流、交友平台分享和寻找体育运动项目的同好,从而形成有规模的体育运动组织,构建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运动项目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通过集体性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体育项目参与者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增强训练的效果。所以,通过自媒体建设高校的体育项目群体化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高校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重点突出的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高校教学而言,通过体育课提高学生的运动性趣和进行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锻炼来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建设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通过自媒体来增强学生的交流,进而增强学生对某一个体育项目的兴趣,就具有很大的现实促进作用。
此外,自媒体带有个性化特点,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舆论的意识。通过平台推送体育文化,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够发挥体育文化舆论导向作用,弘扬体育精神,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并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体现体育文化建设意义。
在高校以往的体育教学和运动活动中,教师向学生示范体育动作,指导学生进行运动锻炼,体育文化将渗透整个过程,发挥文化感染力。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海量信息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进入高校,其中融合了多元体育价值观,与民族体育文化存在一定差异,给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带来了挑战[2]。而相较于形式固定、单一的校园体育信息,自媒体上的体育信息显然更具吸引力,导致学校网站或公众号上发布的体育制度、赛事信息等缺乏关注,点击量和阅读量较低,难以起到吸引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作用。受复杂社会因素影响,自媒体上充斥大量游戏、娱乐等信息,形成的消费文化给学生带来了较大影响,致使学生倾向于每天利用电子设备看视频、打游戏等,较少参与高校体育活动,造成校园主流体育文化缺少有力支持,呈现出被边缘化的现象。
自媒体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新媒体发展的产物,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当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学校发布的体育信息和体育制度、体育竞赛等内容的了解程度,增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储备,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自媒体技术更多被学生用来进行休闲娱乐,而非用于体育学习和寻找同好,尤其是对于本来就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上大学以后,缺少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对于体育课是能逃则逃,这样的思想不利于实现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经历长期的应试教育,现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大都不高,在学习任务较重的情况下普遍缺乏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而长期缺少体育锻炼意识,造成学生难以集中精力,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在自媒体环境中,学生的精力被进一步分散,只愿意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信息,造成学生体育文化传播意识被一再削弱。与此同时,高校在组织开展校运动会、体艺节等校园体育活动时,为提高学生重视程度,往往采取学分提升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造成学生过于看重比赛成绩而非过程,不利于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的弘扬。出于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资,采取资金补贴等方式进行活动宣传,但反而造成活动的功利性变强,迫使学生以获取学分为目的参与活动,未能真正提高主体文化传播意识,给体育文化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
自媒体环境有自由、开放的特点,传播的信息良莠不齐,难以区分真假。而面对各种媒体信息时,学生大多缺乏判断和分析能力,会参与转发未经官方证实的体育信息内容,不仅会造成不良信息大范围扩散,还将使学生在体育行为认知上出现偏差,继而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的科学评判。目前,高校尚未适应自媒体环境,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处于摸索状态,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难以及时做出正向引导,容易引发舆论失控现象。针对线上传播途径,高校大多未能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可以接触到大量体育暴力信息。在校园体育文化在自媒体上占据比例较低的情况下,正向信息难以与大量负面信息对抗,容易造成学生产生不良的体育价值观念,给健康体育文化的建设带来更多阻碍[3]。
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容易受学校其他学生的影响。如果能够在校园内形成体育锻炼的风气,构建一个全体师生都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环境,那么自然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体育文化的建设中来。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中,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还并不足够,利用自媒体平台也只是实现了小规模的受众信息获取和文化建设,自媒体平台的推文和内容并没有多少人看。这就使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大受阻。
应对自媒体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高校需要获得更强的媒体传播力量。整合学校各种媒介资源,将体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各个方面,能够帮助高校把握校园文化布局,开创良好的文化传播局面。挖掘高校以往信息资源,可以顺利打造校园体育文化自媒体平台,发挥线上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如在校园网增设体育板块,传播体育健康知识的同时,提供体育比赛欣赏等服务,满足多元体育文化建设需要[4]。利用高校图书馆等线上平台,也可以发布体育相关信息。而高校体育院系、体育社团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大量体育文化资源,都能为自媒体平台打造提供丰富资源。在资源融合背景下,加强各种体育线上平台的关联,联合发布高校体育赛事、运动等活动信息,能够实现信息全覆盖传播,大大提高体育信息转发量。此外,高校可以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获取更多媒介资源和体育文化资源,实现体育文化横纵传播,扩大文化建设规模。值得注意的是,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需要发挥学生自主性,因此,体育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应当满足受众需求,要在实现各种平台联合运营的过程中,突出平台各自的特点,有效推动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如在体育社团自媒体平台建设上,可以围绕社会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传播有关知识和赛事信息。体育院校建立的自媒体平台,应结合体育专业学生文化交流需求开设技战术讨论、赛事评论等板块[5]。在丰富文化的支撑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水平也将不断提升。
想要使大学生群体发展成为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主体,首先需要创新传播的体育文化内容,通过成功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建设中。从总体上来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包含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多个层面,在自媒体时代则要实现各种文化内容的相互融合与促进,引领学生成为体育文化践行者和创新者[6,7]。考虑到自媒体平台拥有较强的用户黏性,可以构成稳定、强大的学生用户群,同时学生拥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可以给与学生更多自主权利,鼓励学生创建体育文化传播团体,通过自媒体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针对在日常锻炼、体育竞技中遭遇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加强讨论,相互传播体育知识和文化内容。围绕讨论结果,学生可以通过体育实践验证观点,积极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和宣传,利用自媒体在校园内造势,共同推动校园体育设施、制度、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发展。依托学生会、社团、俱乐部等各种团体,能够积蓄强大的文化传播力量,通过视频、直播等多种途径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并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此,高校应加强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等思想宣传,强化师生传播体育文化的使命感,促进相关专业班级学生带头创建体育团体,凭借专业理论和知识肩负起体育自媒体平台内容创新工作,使团体自上而下受到科学思想引导,形成文化自信,在体育文化传播方面获得更大动力。
发挥自媒体优势向学生传递积极、健康的体育理念和运动方式,使高校校园内形成崇尚体育精神的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各种体育信息真伪,逐步形成体育自律意识和能力。制定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监管制度,组建专门管理队伍负责线上平台信息监管,能够减少体育暴力等负面信息的流传,通过净化线上文化环境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打造拥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文化传播队伍,通过深入研究体育文化、线上文化传播知识等有效应对体育相关暴力信息,发现不实体育媒体信息做到主动出击,强化校园媒体舆论引导。通过定期筛选,能够增加平台上正面报道的比例,宣扬先进体育事迹,有效弘扬体育正能量,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交流氛围。在自媒体监管上,应当认识到平台带有互动传播特点,建立信息互动管理制度,深入学生当中,调研、把握学生的体育爱好和心理,根据学生的偏好有针对性地加强沟通和引导。要依靠制度指导师生开展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线上信息把握文化传播规律和趋势,做到合理引导校园舆论,凭借较强的舆论引导能力,充分激发学生体育意识,也能帮助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主动弘扬体育精神,有效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体育素养。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考核机制形成已久,因此也是积弊已久,随着时代的变化,一成不变的大学生体育测试和考核项目早就落后于时代进步了,即便是中考体育制度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但是大学生的体育测试和考核仍旧停留在原始阶段。但是,体育测试和考核却是推动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为了学分和考试,大学生不得不去进行相应的锻炼,了解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在自媒体环境下,要建设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就需要建设更为先进的大学生体育测试和考核制度,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体育打卡、体育分享和运动记录等功能,多样化、全过程、长期地对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比如,通过手机APP,规定学生每个学期每个月需要对参加的跑步次数和跑步距离进行打卡,将打卡的结果和学生的体育考核成绩关联,以此来帮助大学生“动起来”,长期下来,就能够形成高校的体育运动氛围,并且切实有效地推动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自媒体在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带来传播、推广和舆论引导等机遇的同时,学生需要面对多元文化冲击。在校园体育文化吸引力不足的情况下,学生缺乏文化传播意识,容易受各种负面信息影响。为推动体育文化建设,高校应加强各种媒体和文化资源整合,合理进行校园文化布局,通过推动体育文化创新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健全高校监管制度,优化校园自媒体环境,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文化舆论引导作用,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给学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