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导入 建构高效音乐课堂

2021-11-21 17:11:08徐晓娟
小学生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赏析教学活动情境

⦿徐晓娟

导入是一节课堂的开始,也影响着一堂课的进程。有效地导入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打下基础。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进而促进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课堂导入的形式有许多,比如故事导入、复习导入、游戏导入等,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基本学情来选择导入的方式,以确保导入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

一、情境导入,奠定课堂的感情基调

情境导入是托生于情境教学下的一种导入方式,是新课改下教师们喜欢运用的方法。情境导入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情感暗示,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奠定特殊的情感基调。情境教学法的运用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因素,比如课件、音频、图片等,这些媒介的选择需要教师既了解教材的内容又清楚学生的学情,所以情境导入需要教师大量的课前准备,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实现教育内容、情感的有效传递。

在进行《姑苏风光》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利用情境导入法,奠定了本节课的感情基调。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吴越民歌特有魅力,体会吴越地方文化的特色。在这样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在上课之初便播放了苏州民谣与江南水乡的图片,让学生在吴侬软语中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了解歌曲产生的文化背景。在学生欣赏图片后教师道:“同学们看了这些美景,有没有哪些诗句可以表达你的心情?”学生会结合学习的语文知识以及课外储备完成回答,体会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江南的喜爱之情。之后教师继续道:“如此美丽的江南到底该怎样夸赞呢?接着我们就来欣赏本节学习的作品《姑苏风光》”完成课前导入。在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利用图片与音乐为学生创建了带有美感的情境,让学生不自觉地沉醉其中,体会江南水乡特有的文化魅力。同时,图片与音频的双重刺激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将注意力快速地转移到课堂上来,确保了导入的实效性,提升了课堂效率。

高效的情境导入可以利用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特定情绪的感染下更好地理解课堂的内容,有利于实现音乐教学中的德育与美育,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同时,情境教学法还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能起到丰富学生阅历,增长学生间接生活经验的作用。

二、赏析导入,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

小学音乐课堂是促进学生审美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上课之初选择适当的作品带领学生进行赏析,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赏析教育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之一,赏析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模仿范例,增强学生对美妙声音的渴望,激发人类追求美的本能,进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利用作品赏析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态,让学生以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开始本节课的学习,营造轻松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自我表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进行《八月桂花遍地开》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便带领学生通过赏析导入开展了教学活动。本节课的作品是一首诞生于革命根据地的爱国歌曲,体现了特殊年代下人们对共产党的拥戴与热爱。其精神积极向上、节奏欢快喜悦比较适合训练学生的合唱技巧,所以教师在上课初先出示了《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优秀合唱作品,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在这个合唱里包含了几个声部?分别是什么?不同的声部有怎样的特色?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后,再根据实际进行补充,以完善学生对该作品的认识。学生初步了解后教师带领大家进行本节课的新授教学。在本节课的导入中,教师利用作品赏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本作品合唱时的旋律与技巧,为接下来学生的合唱练习打下了基础。作品赏析的训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模仿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间接地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与审美能力。

美育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一种间接的德育教育。经常带领学生进行作品赏析,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通识知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音乐表达技巧,为学生歌唱技巧的提升、道德水平的发展提供肥沃的现实土壤。

总之,导入是日常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地导入可以为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便利,实现音乐课堂教育的高效与实效。当然课堂导入的方式还需要教师们的不断创新、总结,如此才能找到适合更多学生群体的导入手段,为课堂改革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赏析教学活动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早梅(节选)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
步辇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