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学生运动处方的特点与制定的研究①

2021-11-21 14:44:23陈永向刘以攀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处方中职运动

陈永向 刘以攀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毕节 551700)

1 运动处方的概念和起源发展

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运动处方思想的体现,古代医者也将运动处方用于日常保健和强身健体,如华佗的“五禽戏”。现代意义上的运动处方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69年开始使用的专业术语,医师对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员(或患者)通过运动试验和体力试验,评定检查对象的健康状况、体力情况和心血管健康程度,并且以处方的形式规定检查人员的运动类型、强度和运动时间,以保证被检查人员锻炼有度、锻炼有效、方式合理,并且避免被检查人员因为不当的运动造成一定的损伤。运动处方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针对学生制定的运动处方大多是健身性运动处方,部分体育生可能有竞技性运动处方,少数学生会接触到治疗性和康复性运动处方。

2 运动处方对农村中职学生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影响

2.1 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耐力

运动处方很多都是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最典型的就是慢跑。长期慢跑的人深有体会,在最开始进行长距离慢跑时,很难坚持下来,运动能带给人的就是如何与惰性抗争,并且通过运动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运动还能磨砺农村中职学生的意志力,帮助学生认知自己的学习极限,为了完成一项任务坚持到底。

2.2 帮助学生带来好情绪

根据研究显示,青春期的学生因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原因非常容易在生活中产生烦闷、抑郁、暴怒等问题。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脑啡能降低疼痛感、产生愉悦感,在运动中获取快乐、收获成长,能有效转移学生情绪,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尤其是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带来身体形态上的改变,经过长期运动,学生收获了体型体态上的变化,对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能增强其自信心,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其学习和生活的顺利进行。

2.3 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运动能增强体质,也可锻炼身心,运动处方能有效预防和调节心理异常,对轻度心理异常的调节作用显著。农村中职学生因为学习和生活压力,经常会出现抑郁、偏执和胆怯的心理健康问题,部分留守学生身上具有明显的怯懦感,不敢在大众面前展示自己,非常不利于其升入高等学府及走上社会,与同学、同事无法正常交流沟通,从而加深其抑郁、偏执和胆怯心理,对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3 农村中职学生运动处方特点

3.1 明确的针对性,目标性强

农村中职学生的运动处方大多数是健身性运动处方,此类运动处方的目的为增强学生的体质,并且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学生群体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肥胖、耐力不足的问题。农村中职学生的运动处方大多是以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增强学生的肌肉力量和骨关节活动性为目标开展,并且通过运动保持积极健康、平稳愉快的心理,让学生保持平稳的心态和旺盛的活力。

3.2 普及范围广,实施过程简单容易坚持

对农村中职学生开具的运动处方要有普适性,根据学生的生理发展情况和心理发展情况,合理地设计运动处方。保证农村中职学生的运动方式、强度,确保运动量在学生的身体承受范围内,不对学生生理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此外,还要设计普及范围广的运动处方,实施过程简单,容易坚持,并且能和同学一起进行,以保证运动能长期坚持。

4 农村中职学生运动处方使用和锻炼效果的影响因素

4.1 传播因素

在使用运动处方的过程中,传播因素对普及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在农村中职院校当中,运动处方的传播渠道仍然比较狭窄,宣传影响力也并不明显。学生在受伤之后,医生会为他们制定运动处方来加快身体的恢复,如果学生参加健身俱乐部,教练也会为他们定制运动处方,但是这两种传播方式的传播面都比较狭窄,针对的人群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运动处方在大众当中传播效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在农村中职院校当中,很多师生对运动处方的认识度并不高。

4.2 执行因素

执行因素是体现运动处方效果的重要途径,要想使该处方的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学生就要按照运动处方中所规定的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及锻炼时间来开展锻炼。但是在实践当中发现,很多教师即使为中职学生制定了运动处方,学生也很难按照其中的要求来进行锻炼。一方面,运动处方的效果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体现,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看到效果,而很多中职学生缺乏耐心,心理预期过高,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就放弃运动处方,这使得运动处方的制定失去原有的意义。另一方面,农村中职院校的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在锻炼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场地,同时也没有固定的运动时间,这使得他们锻炼的动力比较弱,无法长期坚持,使得运动处方的制定目的和效果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3 指导因素

对于农村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制力通常比较弱,要想使运动处方达到应有的效果,就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帮助他们纠正动作,引导他们控制呼吸节奏。与此同时,在学生产生放弃的想法时,教师还要对他们进行语言上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锻炼的信心,以此来确保运动处方的持续执行,进而达到最终的效果。除此之外,在使用运动处方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运动效果的反馈来对处方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进行调整,学生在完成阶段性目标之后要为他们重新制定运动处方,这样才能使运动处方在实践当中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5 农村中职学生运动处方的制定——以运动处方对自卑心理的干预为例

5.1 农村中职学生自卑心理原因调查

针对贵州省农村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很多农村中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情绪,自卑情绪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父爱和母爱的缺失。完整的家庭对一个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起到重要的作用,留守学生一般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与父母的接触时间比较少,因为父爱和母爱的缺失导致学生自卑的情况非常常见。第二,升学和工作的压力。部分中职院校都设计了实训课程,毕业班学生也存在升学和就业的压力,部分学生因为学历上与家庭背景都没有优势,更令其产生自卑情绪。

5.2 处方标准

该处方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强调与同学的合作和交流为根本原则制定,给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提升大脑的兴奋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5.3 处方内容

处方的制定应以团体性的活动为主,实现以动传情、结伴体验。制定徒手运动3项:(1)集体慢跑,速度约每千米5~7min,1~2d/次。(2)柔韧运动,两人一组,反方向轻扯,每次持续15~25s,每组2~3次。(3)健美操,集体进行,每天1次,大课间进行。垫上运动一项:垫上瑜伽,每周1次。球类运动3项: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设计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3项运动,学生可按照实际的兴趣选择参加。

6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开展运动处方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其能有效帮助学生放松身体,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使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运动处方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制定,并且以确定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为根本,养成积极的锻炼习惯。运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均有巨大的帮助,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开展运动处方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处方中职运动
人间处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34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处方
小说月刊(2015年1期)2015-04-19 02:04:16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疯狂的运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