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余姚人民医院
在我国医改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地背景下,公立医院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压力。要想在此情况下,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以前的运营管理和预算管理模式,健全预算管理机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其中的问题,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进而为公立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条件。
某公立医院是在2003年成立的,总注册资金5650万元,总体建设面积为3698万平方米,属于综合医院。在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发现其已经成了农村合作医疗,是主要的医疗机构。同时,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3余人,医疗专家和高素质人才有25多人。因此,为了保障该医院机构发展的稳定性,对其进行了综合性的预算管理[1]。
随着国内医疗等技术平不断提升,更多的现代化新型医疗设备已经在此公立医院的发展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此医院还引进了预算管理模式,但是此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考核机制实效性也比较差。基于此,为了提高公立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促进其在社会中的长远发展,需要对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最近几年来,我国为了促进医疗机制地改革进程,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新政策,对公立医院的精细化和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如何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质量,促进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已经成为公立医院在当前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一些学者在此背景下,结合自身多年的医院绩效管理经验,对当前的公立医院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整合,认识到了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公立医院的科学预算管理提供指导价值。
在2014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将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经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所以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已经成为法律和制度中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对当前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时,发现各级的公立医院预算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其中的预算编订等内容并不科学。因此,各级的公立医院领导层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实现对收入和支出的有效严格控制,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预算编制一直都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中受到了医院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公立医院将此部分内容纳入医院预算管理中,不仅需要明确其中的预算编制目标和内容,还需要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将其作为事业的起点,对所涉及的部门进行整合。因此,在实施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一定需要注意其灵活多样性,需要积极结合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动态化情况,对其进行管理,完善预算管理的整体质量。
一般情况下,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为固定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等,不同预算方法的优缺点是不同的。因此,在对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选择时,需要以预算编制的内容为基础,从而保证编制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公立医院在当前的发展中,预算编制方式并不是非常的合理,还是应用“基数法”编制预算管理模式对其进行计算。这种方式存在非常大局限性,并不能更加准确计算和确定本年度的预算和收支。同时,这种预算编制方式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是以实际收支为基础的,所以其在计算和预算中的未来不确定性是比较多的,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就会导致编制出来的预算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这会影响我国医疗事业在社会中的稳定发展。
当前,新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已经对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有了全面的规定,加强了对此部分内容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和领导层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只是将预算管理当作一项上级的硬性任务,预算管理意识并不强。
在具体的操作中,甚至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和科室不规范自己的行为,对预算编制工作并不重视。即便已经编制了预算,但是有些医院的财务审核还是不能优化预算额度审核流程,对预算的执行没有进行全面监督,大大影响了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的有效实施。
由于在实际的预算执行中,会受到一定客观因素的影响出现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和处理其中的不可控制因素,不仅会增加预算安全执行难度,还可能会出现资金风险问题。再加上,当前的医疗机制没有完善监督机制和流程。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公立医院在预算管理中,对预算执行都缺乏严谨的监督机制,并且大多数的监督条例制度只停留在文件表面,并没有在具体的工作中落实和实践[2]。
即便是在我国医疗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部分医院已经认识到了预算执行监督体系在预算管理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将其落实到医院财务管理中。总体上说,预算管理和执行力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施力度不强。再加上,一些公立医院在当前的发展中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节省开支,没有设立科学和完善的监督管理部门,这会影响了预算工作的效果。
在对当前的医院预算编制、执行及考核等进行分析时,发现其基本上采取手工方式,没有将公立医院的预算按项目分解落实到相关的责任部门,或者是责任人上,这会导致预算管理责任不能有效落实。财务部门在预算控制和分析时,只能做总额控制和总额分析。但是,由于公立医院的业务规模比较大,性质比较复杂,如果依旧应用手工登记项目预算的方式,不仅会增加工作量,还不能及时和准确地反映各部门的预算编报情况,影响了整体的预算效率。
在建立全面预算组织体系前,需要明确其功能的作用主要是强调医院全体人员集体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并且还要设置多个管理部门,积极发挥不同部门在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引导作用,根据实际的管理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在此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科室的预算内容以及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充分联系到一起。
如,某个公立医院在发展中被评为县级医院,但是其经济实力和预算管理力度并不强。在具体的财务管理中只建立新部门,这会增加整体的经济负担。在此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设置新的财务预算管理组织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力度。
一般情况下可设置以下几类机构[3]:① 预算管理委员会。此机构的作用是负责重大预算事项的审议,发挥着非常重要的领导作用,可以说其是最高的决策机构。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人员职位的安排,体现出指导性和代表性,进而实现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引导。② 设置预算管理办公室。需要积极发挥该部门的功能作用,实现文件政策的准确和及时传达,完善报告编制等管理方案,做好基础的管理工作,并且此机构还有提建议和处理问题等部分权力,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及时发现在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细节,发挥办公室在其中的作用,避免出现预算不合理等问题。③ 建立预算责任部门。除了上述机构外,预算责任部门也是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机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作用是为预算管理以及其他的财务管理活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科室预算模式进行创新,保证预算结构调整的安全性。在此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内容主要是由各科室的负责人组织完成,整体执行能力是比较强的。
由此可见,预算管理组织在整体的预算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公立医院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措施时,要提前制定实施方案,完善管理步骤,循序渐进。同时,公立医院还需要有认真执行具体的预算管理措施,才能真正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以前的预算管理设备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了,需要选择合适的预算管理软件,结合我国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业务需求,在对预算软件进行选择的时候,要考虑以下三点内容:首先,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的管理编制程序比较复杂,所涉及的数据信息也非常多,并且许多的医院在预算实行过程中常陷于烦琐的计算和统计,影响了整体的预算管理效果,并且整体的预算成果也不是非常地理想。因此,需要在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程序的复杂程度出发,科学选择预算软件。其次,预算涉及的部门和范围比较广,所以其中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在应用管理软件时,要确保预算数据的权威性和正确性。最后,要在预算的最终效果出发,结合编制预算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预测功能的软件。在执行预算的时候,系统能够自动预警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起到动态监控的作用。同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实时进行预实分析,主要分析预算的执行效果,为公立医院的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因此,先进和有效的预算管理软件,能够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难题的基础,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4]。
新时期,随着我国医疗改革机制不断地深化,对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保证整体预算结果的有效性,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对各科室进行约束,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
这就需要医院要不断完善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采取措施在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做好相关的预算工作,主要对财务科和预算管理部门进行规范,让各部门之间能够共同监督。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管理,最好保证收支的透明化,主要是在提高资金使用率的基础上,避免在实际的预算管理中其中的风险。
财务管理人员要对平时预算方案进行完善,一定要及时发现其中的财务问题,找出导致此问题的原因,明确监督和执行工作在财务预算和管理中的重要性,一定要减少实际支出和预算之间的误差。如果发现两者之间的误差比较大,需要及时调整方案,完善支出计划,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尤其是在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地背景下,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购置新型设备和大型医疗器械。在对此过程的财务支出进行预算时,不仅需要保证预算模式的科学性,还要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让他们全程都可以积极参与到监督工作。此外,预算管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实际的财务情况,应用科学和完善的预算方式对其中的财务内容进行整合,建立分析机制,从而不断提高预算方案的有效性[5]。
相关的执行和监督人员要从我国目前医疗事业财务管理情况出发,获取大量数据信息,主要是在此基础上,应用严谨科学方法,及时发现医院预算内部管理中的问题,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力度,优化整体的财务管理流程。如,预算部门整合数据信息和采集对收支数据的过程中,要重点对月预算额和累计预算等内容进行分析和预算。同时,在整合完这些信息后,还要应用灵活的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提出预算监督和管理的改善建议,将其编制成报告,为日后预算管理执行和监督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公立医院在完成预算编制以及执行等工作以后,为了保证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还要结合实际的预算管理情况,建立预算评价机制,坚持短期计划和医院的长期规划的一致性,加强对各个预算评价环节的监督力度[6]。
例如,某个公立的三甲医院,在对实际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时,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主要结合预算管理内容将指标进行了划分,为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其中的财务指标所代表的内容有药品和检查费用收入比例等,非财务指标内容一般有门诊、住院人次增长率和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等。在对其进行划分后,还要由预算执行部门对此院的各科室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进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要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力度,结合医院发展的实际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对影响收支的因素进行整合。同时,还要需要对预算执行的规范性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不仅需要检查其收入的合法性,检查其是否严格执行了对财政和物价等规定,还需要检查支出的合规性,对各项开支进行综合性检查,保证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公立医院在实施预算管理制度时,需要加强执行和监督力度,严格按照预算的支出范围和标准,对相关的财务内容管理[7]。
需要对预算的执行效果进行全面和动态评价,评估预算项目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要求。如果遇到了国家政策调整和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需要对预算管理机制进行适当调整,或者是停止预算执行力度。此外,公立医院还要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对业务目标进行统筹安排。结合具体的评价结果不断降低公立的医院对财政补助的依赖,强化公立医院在当前日益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从而为我国医疗事业在社会中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要想在当前这个新社会环境下,保障公立医院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主要是结合自身所经营特点和发展情况,完善预算体系,让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内容形成一个综合系统,实现对预算执行全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并且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保证预算评价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