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探讨

2021-11-21 13:53刘亚兰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财会学习 2021年9期
关键词:国库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刘亚兰 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

引言

在实践工作当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应用将会大幅提升国库资金的管理力度,可以为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拨集中管理提供帮助,能为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奠定基础。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背景之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模式以及要求不断发生变化,优化预算管理路径势在必行。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基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现国库资金集中支付的管理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一部分。相比于国库资金分散支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国库资金应用环节更具统一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解决因分散支付而引发的资金大量沉淀、预算信息管理落后和多头开列账户问题。为了有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该积极建设国库支付中心,改革现行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并对国库资金管理方式进行改进,让资金运行程序变得更为规范[1]。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基于法制、便利、效益和实施原则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做好保障措施落实工作。此时,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完善部门预算、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及制定严格的监管控制体系,并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政府采购制度的相互配合,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用价值得以发挥。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预算管理带来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行,也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产生了影响。在这一背景之下,事业单位的资金应用自律性和资金动向可控性将会得到提升,可以有效增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效果。而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应用,还可以弥补财政资金先支后拨的缺陷,可以大大提升预算执行的服务效率,以高效、准确、便捷的原则完成预算管理工作。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权责将会被进一步明确,预算执行以及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也会随之增多,可以为保证财政公开透明运行奠定基础,更能为提高预算执行流程规范性和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性提供保障。此外,依托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事业单位资金的专项性将得以保障,资金应用混乱和过渡账户问题可被有效解决,财政资金管理力度会大幅提升。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背景下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路径

目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事业单位的资金应用与管理工作造成极大干扰,更为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带来的不便。在实践中,许多事业单位的发展战略与预算编制目标之间存在脱离问题,导致单位内的经费预算与业务开展要求割裂,资金运用效率迟迟难以提升。而且,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职能难以发挥,会计主体不明且内控制度不完善,严重干扰了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的有序性和高效性,更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为此,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带来的影响和要求,以此为基础积极推进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优化。

(一)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可以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以及质量保障,所以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背景之下,要提升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完善预算管理体系。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制定更为明确且有效的战略目标、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行为、提高管理意识并优化管理手段,为更加高效地开展预算管理做好充足准备。

1.明确战略目标

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提高预算编制和战略目标衔接性为目标,基于内外环境合理制定战略目标。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选用SWOT 分析法作业。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背景之下,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支付中心的财务核算工作,还应该强化内部专项资金管理和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为切实开展战略目标细化和管理任务达成奠定基础[2]。

2.规范管理行为

预算管理行为不规范是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难以提升的关键,因此事业单位必须着力提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在实际作业环节,预算管理人员应该理顺资金应用流程,强化自身审批和问责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为切实约束管理人员行为、规范预算管理内容,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提升预算管理科学性做好准备。比如,建立资金应用考核制度,整合规范资金使用流程,建立健全资金审批制度和风险预测机制,构建资金管理问责与考评机制等。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建立系统而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预算管理行为,规避资金应用的超支、闲置和沉淀风险。

3.优化管理手段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手段的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此方面工作的重视,正确认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和工作开展目的,为优化管理手段做好准备。如今,我们身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为提高管理工作质量提供巨大帮助。因此,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也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优选管理方法。比如,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财政信息管理系统,为提升预算管理工作质量提供辅助。

(二)提高预算编制水平

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将会对预算管理工作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应该对预算编制方法加以优化,着力提升预算编制水平。在此环节,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应该合理设置预算分配结构,深化预算编制方法改革,让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都能得到提升。

预算编制人必须依照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实际情况来开展预算编报工作,以便于为资金下拨、支付和预算管理提供依据。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先转变观念,强化自我约束和控制,从思想上提高责任意识,增强预算法制观念,为保证预算编制合理、准确提供保障[3]。同时,预算管理人员必须明确预算编制实践,基于编制任务要求合理预测和规划全年收支,保证预算编制的可控性。比如,建立健全预算标准体系,开展预算科目细致化管理,强化资金来源把控、资金信息共享和项目核算管理,为有效编制预算奠定基础。在实践工作当中,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还应该明确预算主体,明晰预算编制、会计核算以及资产管理工作权责,从而有效开展相关工作。

(三)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与预算管理工作成效息息相关,所以要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背景之下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就必须着力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在实际作业环节,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建立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有效开展内控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比如,建立明确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保障业务财务对接和内部控制环境良好;基于国库支付制度以及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机制,打造一体化管理体制;明确部门与岗位职责,优化内控组织结构等。事业单位应该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积极完善内控制度,发挥财政支付中心的应用价值,完成岗位职责分管与整合,确保记账职能能够被集中在特定岗位之上,为有效开展内部监督管理提供便利。

(四)深化预算监督考评

为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案的有效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深化预算管理的监督与考评工作。此时,不仅要强化监督审计,更应该对预算执行的考评方式进行优化,为提高预算管理工作质量提供辅助。比如,强化财政数据审核与各部门信息交流共享管控,为保证信息畅通还应该建立基础信息库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预算管理工作透明度,基于公开原则加强岗位职责监督检查和内部审计;积极建立预算预警体系,严格把控预算管理工作程序审批,强化资金轨迹动态化监控。在实践中,还应该基于绩效考核机制,深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管理。比如,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基预算算编制建立公务卡结算制度,保证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构建多元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预算执行结果纳入其中;建立预算执行动态化监控和过程性评价流程,进行预算算编制、执行全周期开展动态化监管与考评等。

结语

总而言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下,解决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战略衔接不足、会计主体不明确、预算指标不合理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是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必经之路。在实践工作当中,事业单位应该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要求,不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和内控水平,深化监督考评,为切实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质量做好准备。财

猜你喜欢
国库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论县级国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银子去哪了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