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探究

2021-11-21 13:17高敏芳王明海金陵科技学院
财会学习 2021年33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服务中心核算

高敏芳 王明海 金陵科技学院

引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会计制度。新制度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符合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标准,确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及生成的会计信息符合新制度的规定。这一规定对各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加大了会计核算上的工作量和难度。高校后勤部门管理和使用着学校一半以上的资产,管好用好资产必须依托信息化手段,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中必需的重要工作。大数据时代下,各个高校后勤财会人员都要积极将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引入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一、现阶段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范围不明确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财务核算的全面性、系统性、连续性。传统观念下,财务信息化建设仅仅将手工记账改为电脑记账就可以,而维修成本的核算、饮食成本的核算、物业成本等核算所用的数据均采用最原始的手工记录方式取得。所以,目前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范围并不明确。

(二)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意识不明确

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为最基本的服务工作,但是大数据时代下,往往高校大数据的源头来自他们的工作。事实情况是高校后勤工作人员并没有财务信息化的意识,如食堂负责售饭菜的工作人员在开餐前不去检查收款机器是否正常,有的收款机器在信号不通的情况下运行多日才被发现,虽然数据能在机器恢复正常后收回,但是这样会给高校后勤财务核算造成极大影响,财务人员无法准确核算出每月真实的食堂消费情况。

(三)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内控制度不明确

高校后勤部门在提供饮食服务、物业服务、宿管服务、车辆管理等后勤保障服务的同时,管理和使用了高校很多的资产。有的高校后勤部门为了财务核算需要,引进了相应的资产管理系统,如食堂采购系统、维修材料采购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食堂消费收款系统等。如此多的跟后勤财务核算有关的系统运行使用的同时,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利用上了,但后勤部门并没有相配套的明确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内控制度与之相匹配。

(四)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欠缺

目前高校后勤财务缺少“会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每当财务系统出现技术问题和系统上线新模块时,都需要联系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由此造成财务人员同技术人员之间沟通成本较高,解决问题的周期太长,敏感财务数据还存在泄密风险。

二、如何解决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明确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范围,上线合适的后勤管理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下,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部分,其范围应该涉及其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财务核算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快速得到财务核算所需的数据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提高核算效率和准确率;高校后勤高层管理人员根据财务的分析报告快速对后勤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财务角度找出解决方案。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有机整合财务系统内部模块以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又需要打通财务系统与各业务部门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财务共享平台。笔者所在的高校后勤以大数据为依托,经过一年的试用,全面上线支付宝收款系统。该系统自上线两年来,历经多次与校园网的互通,打通了微信、银联的支付接口,达到了校园范围内的全覆盖,师生们真正享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便捷。

(二)强化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后勤管理层必须要强化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高校后勤管理层必须要意识到“用流程制度强制,同时用信息化工具来固定工作习惯”,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与高校后勤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

制定合理、合适、符合高校后勤发展要求的制度,才有利于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才能保障高校后勤财务核算的有效性、真实性。

2.根据不同的高校后勤服务种类,成立相对应的服务中心

高校后勤管理层应根据不同的高校后勤服务种类,成立相对应的服务中心,如负责管理高校车辆的部门为车辆服务中心,负责师生饮食的部门为饮食服务中心,负责学生宿舍管理的部门为宿舍管理服务中心,而高校后勤财务部门为财务服务中心等。每个服务中心都有跟自己服务内容相关的管理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最终都会形成各自的与财务核算相关的报表。各服务中心要营造协同协作精神,强化大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建立与其他各服务中心尤其是财务服务中心的密切配合、运转协调、规范有序、优质高效的协同协作机制,形成有效的工作落实机制。

3.强化个人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岗位上职责

每一个服务环节的脱节,都会造成取得的信息不完整,不利于财务核算;高校后勤管理层应帮助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得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决不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推卸责任。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

(三)建立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内控制度并逐步完善

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需要完善的内控制度来保证。完善的内控制度应包含如下方面。

(1)在购买或组织开发高校后勤管理相关的操作系统前,高校后勤管理层必须先梳理高校后勤的所有业务,然后要组织专家、高校后勤业务部门和财务负责人充分论证上线操作系统给师生提供服务带来的便利性、高效性和进行财务结算时从系统所提取的数据的可利用性,最后经集体决策后才能购买或组织开发相应的操作系统。

(2)高校后勤操作管理系统应当按照不同业务的内控要求,通过信息系统中的权限管理功能控制用户的操作权限,不可将不相容职责的处理权限授予同一用户,还要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操作日志功能,确保操作的可审计性。对异常的或者违背内控要求的交易和数据,应当设计由系统自动报告并设置跟踪处理机制。

(3)高校后勤要切实做好后勤管理操作系统上线的各项准备工作,培训业务操作和系统管理人员,制定科学的上线计划,同时要考虑应急预案。系统上线涉及数据迁移的,还应制定详细的数据迁移计划。

(4)高校后勤租用云服务器的,应当严格审查对方单位的资质,并与其签订服务合同和保密协议。高校后勤的自有服务器,应有专人操作,并有独立的机房,无关人员一律限制接近。

(5)系统操作人员不得擅自进行系统软件的删除、修改等操作;不得擅自升级、改变系统软件版本;不得擅自改变软件系统环境配置。操作电脑上安装安全软件等措施防范信息系统受到病毒等恶意软件的感染和破坏。

(6)高校后勤应当建立用户管理制度,加强对重要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管理,定期审阅系统账号,避免授权不当或存在非授权账号,禁止不相容职务用户账号的交叉操作。

(四)提升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后勤领导层需具备极高的法治观念,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财会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会计法》《政府会计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相关政策为适应要求在不断更新中,我国大数据的发展也走在了世界前列。随着高校的飞速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财务人员除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在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这个大舞台上找到容身之地。高校后勤并不是闭塞的存在,它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与校外企事业单位方方面面的接触。合同的签订,食堂材料、维修材料的采购都需要财务人员的参与。电子发票的普及,国家全面推行的ETC,国家各项税收政策的出台,政府部门各项招标文件的出台,都是在大数据下产生的。因此,高校后勤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为财会人员提供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使得财会人员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并在财务工作中积极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后勤的财会工作。

结语

在大数据背景时代下,财务信息化是贯彻落实《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手段,为保障高校后勤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高校后勤要充分以大数据为依托,加强高校后勤财务信息化建设。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服务中心核算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后勤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