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伟
中共鞍山市委党校,辽宁鞍山 114000
在现今的生态旅游产业当中融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不仅会推动其进一步发展,还有效宣传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儒学理论长时间流传经久未衰,直至今天仍然对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有着一定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可以发现儒学理论的弘扬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将儒家文化与生态旅游相融合,生态旅游文化就成为弘扬儒家理论的优秀载体,在传播儒学理论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儒学理论也是我国文化的内核,再通过生态旅游这一形式对其进行弘扬和传播之后,其继承方式更加多样化,并且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其他的优秀传统文化。另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态旅游涵盖的范围持续在拓展,大众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也从景点观光升华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将儒学理论融入生态旅游产业中也是一种创新行为,两者的有机结合赋予了生态旅游更多的新鲜血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促进了儒学的长远发展。基于学以致用、以文化育人的原则,融合儒学理论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升华,进而使得儒学理论走进学校、走进公共场所。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广大群众,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升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儒学理论蕴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重要精神。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播儒学理论,需促进其与生态旅游业共同发展。同时,在国际间依据不同国情,创立了公益机构孔子学院,主要为了教授汉语和传播我国文化。
在儒学理论的指导下,可以有效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儒家“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天地万物为一整体,不可分离。生态旅游只是旅游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要将其纳入区域旅游整体开发系统中,全面进行规划。基于儒学理论有利于结合生态旅游保护和开发,儒学理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旅游是基于生态环境进行的,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将难以进行恢复。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不能忽视保护生态环境,并将保护工作放到首要位置。通过对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可以有效增强生态旅游的吸引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态旅游提倡合理消费。在生态旅游中,生态旅游者在进行消费行为时,要遵守绿色消费的原则,而不应奢侈消费,要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自我完善的手段。并且要尊重生物多样性,不损害任何动植物,尽最大努力保障自然的美丽和完整。而对于生态旅游开发人员而言,要有效把控开发强度和环境容量。对于一定区域的生态系统来说,尽管一直在发展变化,但是到一定时期,其结构和功能会保持稳定。并且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自动调节功能进行调整,保持稳定状态。但是,无论多么强的自动调节功能,也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其承受限度,那么其稳定性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生态旅游开发者要对开发强度进行有效掌控。
生态旅游是指基于旅游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以及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的作用下,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发旅游项目,最大程度上实现旅游业与人类环境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种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环境是旅游的基础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旅游是依赖于环境发展的,只有足够优质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2]。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现发展的基础条件。旅游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因此,一个地区旅游的开发既要具备优美的自然环境,也要同时具备适宜的人文环境。
生态旅游与其他的旅游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主要强调旅游者的参与和体验。但是,目前生态旅游产品并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儒学文化也没有相应的融入,长此以往,这些旅游产品缺少一定的发展空间。另外,在现阶段的生态旅游过程中,很少有文化性的体验项目,通常都是一些采摘类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不能带给游客流连忘返的体验,并且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因素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游客的实际体验不太理想。同时,对生态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旅游行业需要积极开发文化性体验的旅游项目,并让游客感受到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
现阶段,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充满创新性的社会当中,一种社会性产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行创新。但是,目前生态旅游文化产品没有做到这一点,并且在近几年都没有进行任何创新,传统的文化旅游产品不能做到弘扬和发展儒学理论[3]。另外,在当今社会,高水平的手工艺人在不断减少,工艺产品相对而言更难以实现创新发展。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是有一定区别的,它主要目的是纠正人们长期以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生态旅游的开发,导致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严重威胁到生态平衡。而生态伦理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道德保障,在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论是生态旅游开发者,还是游客,利于人和自然生态系统进化就是具有道德的行为,反之则是不道德的[4]。另外,随着一些景区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我国一些风景名胜区和自然风景区逐渐受到建设性的破坏。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大批量的游客涌入景区,超过了景区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再加上一些游客缺乏生态保护的意识,使得景区景点遭到破坏,部分野生动物流失,生态系统不能平衡发展,甚至部分严重地区无法恢复。我国的传统儒家理论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态思想,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借鉴。
现阶段,生态旅游产业中有大量的文化解说工作人员,但是,这些人员的专业素养高低不等,一旦儒学理论解说工作不符合标准,将会不利于游客获得好的文化体验,从而对整个生态旅游产业链产生不好的影响。同时,儒学理论涵盖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在加入到生态旅游文化后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情况对相应的解说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使其具备更高的素质,才能提升游客的特色文化体验水平[5]。
生态旅游实际指的是旅游地以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主要景观的旅游形式,并且生态旅游中的景点需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必须实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但是,当下的生态旅游产业,不管是产业链中的工作人员,还是当地的居民,都严重缺乏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不用说在生态旅游当中体现儒学理论。现阶段的生态旅游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很多旅游项目都是农家采摘或者是农家乐,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实现生态旅游与儒学理论的融合性发展。
目前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农家乐项目,为了进一步加强儒学理论和生态旅游文化之间的融合,可以对当下的农家乐进行相应的改造。
将传统的儒学理论融入生态旅游文化当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儒家文化氛围,从而有效地将两者进行结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儒学理论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打造儒家理论当中的宜居、宜游、宜学和宜修的旅游文化氛围,一旦成功营造这一氛围,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进一步提升[6]。例如,在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中,对于相对比较适合营造儒家文化氛围的民宿行业,就可以在其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融入儒学理论,不管是外在设计还是内在设计,长此以往,一定可以形成良好的儒家文化氛围,促进生态旅游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弘扬和传播儒家文化。
在儒家文化当中,有很多较为经典的儒风服饰,也很受旅游者的喜爱,对于这种情况,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可以设计一些儒风服饰,让游客可以租借并拍照留念。另外,儒家文化当中有一些制作较为简单的手工艺品,也可以售卖,并且可以现场教授游客自己动手制作,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很多游客,也让游客在购买和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丰富的儒家理论和文化。在游客进行旅游的过程中,生态旅游产业可以邀请一些民间艺人来表演关于儒家文化的节目。例如,儒家文化当中涉及很多的俗语和小故事,可以让这些民间艺人选择其中部分进行演绎,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让游客也参与到其中,可以让一些游客进行表演,而另外一些游客猜测他所表演的内容是什么,这样能够让游客积极地参与到其中。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式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加强游客对儒学理论的认识。此外,儒家的祭祀文化在我国祭祀文化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在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中,可以定期举办大型的祭祀活动。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可以充分体验出层次更高的儒学理论,并且,我国人民本来就比较注重古代的祭祀礼仪。通过这些充满儒学理论的文化性体验活动,可以有效实现儒学理论与生态旅游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
生态旅游开发人员和经营人员要采用正确的宣传营销手段。生态旅游的市场发育程度不高,还没有发展到大众旅游的阶段,因此,在对其进行市场定位时不能按照大众旅游市场来进行。同时,要选择科学的营销手段,如果营销不当,可能会引发旅游者的不满,导致消费市场萎缩,并对生态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在设计开发产品的过程中要坚持儒学中的“取物以时”,要保护动植物,并在宣传中注意吸引生态旅游者,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者往往具有高素质和热心环保的特点,所以在对生态旅游区进行市场定位时可依据此进行,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高校教师及学生等,这些人员对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接受度。
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通过对已经开发的生态旅游地当中可以获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首先,在旅游景区加强对生态旅游思想观念的宣传,例如泰山景区,存在很多白色垃圾,并且大量游客随手丢弃垃圾,这些现象不符合生态旅游的理念。因此,生态旅游景区必须要加强对游客生态旅游观念的宣传,可以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对其进行简单的生态旅游知识的培训,尤其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可以促使家长遵循生态旅游规范。其次,政府要建立关于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使相关人员可以有法可依,并坚持文明执法。同时,当前生态旅游过于注重对于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很少对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包括了自然和文化这两种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但是在实际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开发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最后,目前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体系不明确,当地政府机构、景区管委会和其他相关部门都参与到管理当中,但是,一旦遇到旅游者权益受损的情况反而找不到负责人员。这种情况存在于很多景区当中。并且政府换届时还会产生对原先景区规划全盘否定,重新再做的情况,这样导致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被浪费,也不利于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因此,要加强完善景区的管理体系,确保景区规划的连续性。另外,不仅要充分利用儒学理论对生态旅游的游客、经营者和开发者进行道德和行为上的规范,还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机制,保障生态旅游资源的长久性。
综上所述,在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中融合儒学理论进行发展,对两者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当中,要实现儒学理论与其的融合发展,还需要克服较多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如结合儒学理论发展特色服务、营造良好的儒家文化氛围、充分发展儒学理论文化性体验活动这几个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策略,但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实现两者更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