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业余训练教学效能的实践思考

2021-11-21 12:58:12
运动精品 2021年6期
关键词:业余教练员效能

周 静

蹦床业余训练教学效能的实践思考

周 静

(东莞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广东 东莞 523000)

教学效能对蹦床训练发展起到重要引导作用。教练员要明确蹦床业余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在训练中要因材施教,激发学员训练兴趣;突破蹦床训练中的重难点;强化动作路线数据分析机制;利用社会多方力量统筹发展业余训练。

蹦床;业余训练;教学效能;实践;思考

蹦床是一种现代化的竞技体育运动,在广义上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蹦床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此外,蹦床还兼具娱乐性的特点,有较大的开发市场。演员需要依靠自身的弹跳力与演员自身重力完成各种动作。教练要合理应用教育学理论,不断创新教学机制,提高蹦床业余训练效果。

1 蹦床业余训练教学效与教学效能概述

蹦床训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然而在马戏团杂技表演中也有使用蹦床的历史。我国的蹦床训练计划于1997年正式开始启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目前我国的蹦床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京奥运会上共取得两枚金牌,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一枚金牌。也出现了如黄珊汕、何雯娜、董栋等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运动明星。蹦床运动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日常的基层业余训练有很大关系。

在蹦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要按照规定完成相应的动作和自选动作,一般在蹦床项目中,一位选手需要三套的动作,每套由十个动作组成。蹦床与其他体育运动不同,它主要动力在于起初弹跳,不同动作之间富有节奏的变换和连接。

2 教学效能的实践思考

教学效能是相对一个多维度的建构体系,教学效能也会因为不同情境存在着较大差异,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明确把握教学效能对运动员专业发展的意义。狭义来看教学效能是指教师感觉到的效能与信念,而在广义上也包括了对教师从事教学效果的自身教学能力,对运动员的体育价值观的培养等一系列要素。对教学效能进行分析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员专业素养,引导运动员养成体育锻炼意识的社会责任,下面将主要论述的教学效能在蹦床业余训练中几点意义。

2.1 提高其专业能力

教学效能分析能够快速追踪运动员的个人成长历程,明确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快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通过调整饮食,体能计划等一系列措施精准定位。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快速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技能。教练员应该明确分析有各个支队的成就、队伍规模、发展历史、设定分层发展格局。

2.2 发展个人的体育思维

新时代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体育的重视也不断加深,体育赛事数量不断增多,体育人才供不应求,当下的业余训练机制急需改革。而通过有效的效能评价,能够整合教学资源,帮助运动员养成终生运动的良好习惯,提高整体的教学使水平和教学质量,促使蹦床业余训练改革顺利开展。

2.3 充分发挥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从本质上来说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运动员养成正确的得失观,成败观,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频率与效率,通过互补式的积累和整合。蹦床训练需要长时间的练习,保证运动员可以弹跳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使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此外,蹦床训练中需要大量的技巧,在反复练习过程中磨练了运动员的意志,充分体现了竞技体育的精神。

3 蹦床业余训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蹦床业余训练主要是在中小学中开展,缺乏固定的社会组织,实际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化的教学手段,导致学员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蹦床训练自身特点,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能要求较高。实际训练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

3.1 缺乏系统化的教学手段

蹦床业余训练对场地要求较高,在训练过程对运动员身体有极高的要求。一旦训练方法、强度不当,会给运动员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害。在日常蹦床训练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教学手段,动作之间缺少连贯性、观赏性,严重影响了竞赛成绩。

3.2 学员积极性不高

蹦床业余训练过程中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柔韧性训与体能训练,对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比较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教练员缺乏有效的评反馈评价机制,导致运动员可能一直延续错误的动作习惯,不利于后续的长远发展。蹦床对于脚踝和膝盖的强度要求较大,运动损伤主要表现在肌肉,关节和骨膜受损。此外,蹦床运动难度系数较高,对于运动员的自控力,注意力有较高的要求,一旦精神涣散,神经系统对于身体调节能力减弱,灵敏度降低,用力失衡,从而导致运动损伤。

3.3 没有形成动作数据化管控

在蹦床这项竞技运动过程中,主要的评分项目是运动员在空中所做的项目难度系数与连续性。但在实际训练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运动员在空中停留时间较短,难以形成数据化的分析管理机制,缺少动态的运动路线规划,导在空中动作时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和随机性。

3.4 场地师资力量不足

蹦床训练对于体育器材的损耗较大。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承担设备改造、场地维修、个人津贴等一系列费用。后勤保障奖助措施的投入不达标。我国蹦床项目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但基层训练过程中还仍存在着场地不足的问题。此外,我国体育人才严重不足,教练员的素质较低,在训练过程甚至可能出现打骂,破坏了体育竞技的魅力,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4 蹦床业余训练教学中教学效能管理

4.1 因材施教,激发学员训练兴趣

蹦床业余训练历程应该包括学习以前的技术动作,适当呈现新的训练计划,引导个人或者是其他运动员进行共同训练,给予适当的回馈和矫正,引导运动员进行个体表演,定期对于所学教学技术进行创新。蹦床业余训练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负荷的变化,在不同的训练阶段选择不同的运动负荷,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根据运动员的自身水平动态调节负荷,保证运动成绩可持续提高。

4.1.1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蹦床业余训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技巧性。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明确运动训练损伤和运动轨迹,提高运动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提高运动员自身的防范意识,做好训练前的准备,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帮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运动员的创新思维,改变传统课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业余运动员的竞争能力和合作意识。

4.1.2身体心理共同发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蹦床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要求较高,因此教练员应该强化日常的专业知识培养,根据专业理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向运动员解释风险,并强化日常的案例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加强运动员对伤病的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运动员身心平稳发展。运动员在比赛前、比赛中,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教练员可以综合心理暗示、语言鼓励等方法,减降低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使运动员能够在紧张的环境中快速平静下来,专注于蹦床运动本身,减少因为精神不集中造成的二次损害。

4.1.3传播体育文化

教练员在蹦床业余训练过程,要将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为一体,不断探索专业的管理经验,注重运动员的内涵发展,以培养道德素养、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复合运动人才。制定有效的短期目标,保证体育建设与团队建设相扶而行。教练员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素质拓展训练,让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运动员养成正确的得失观,从而培养运动员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充分尊重运动员的主体地位,使运动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训练过程中,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鼓励运动员自主发表观念,加高效地解决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法,培养运动员的核心素养,保证运动员全面发展。

4.2 突破重难点

蹦床训练属于体操训练,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平衡性,柔韧性要求较高。比赛过程中,当裁判员发出信号,运动员必须在一分钟内开始做第一个动作,此外,在比赛过程中也包含了诸多细节问题。把握运动员的心理与身体变化,综合考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让运动员带有目的性的去游戏,加强运动员的学习兴趣。要注重与运动员沟通,指出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氛围,帮助运动员明确比赛规则,突破重难点,

例如,双膝双手触网、坐网、后躺触网等行为直接扣0.6分;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要明确重点难点。强调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强化日常的体态训练。在整套动作结束后,必须双脚稳定落在网上。整个过程极大地考验了运动员的体力,柔韧性与平衡性。训练员可以着重训练运动员的柔韧性,以劈叉,下腰等基础训练为主,夯实运动员的身体基础,强化日常的体能训练,进行重点突破,制定个人成长发展计划,快速突破重难点。

4.3 强化动作路线数据分析机制

体育训练与个人素养个人努力有极大关系,要注重对运动员个人绩效的考核,激发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入专业动作路线数据分析机制,提高数据意识。同时要建立运动员身体素质台账,针对于运动员的伤病问题,请队医讲清楚运动损伤的危害。同时,教练员必须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制定相应的测试报告,随时观察其身体机能状况。

例如,可以在运动员的重要部位张贴传感器,重点测量运动员的起跳最高点,动作类型,平均动作完成度、下落身体倾斜程度等。根据重要数据,做好自动化数据整合工作。尽可能实现半自动化与自动化分析。通过前期数据处理,实现远程管理,提高动作信息的采集效率。以表征二维界面进行空中轨迹跟踪,上下侧面和左右侧面分别代表不同轴模式的稳定域边界。当运动员轨迹与设定值一致时,控制系统不响应。当运动轨迹出现偏差时,系统立刻开启稳定调节模式。在协调控制后,等值惯量变化也需要进行计算,训练结束后可提取内部仿真轨迹的信息,综合判断蹦床业余训练效果。以高度传感器和M23A精确定位系统。保证传感系统能够实时分析运动数据。

4.4 利用社会多方力量统筹发展业余训练

体育部门也要重视对于青年教师的人才培养计划,确定清晰的建设思路和准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对于教师团队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的优化,保证教师团队始终保持良好的结构,长期追溯教练员的实际教学成果,通过课后专家评课、同事评课、运动员评价等综合考核方式,提高教练员的专业水平。鼓励训练员严谨治学、艰苦创新,进一步提高内部的师资队伍力量,为后续的业余训练奠定基础。此外,也要优化经费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情况,积极寻求校企合作,通过社会捐赠、广告冠名等多种方式,拓展资金筹集渠道,完善硬件设备。

例如,完善内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保证运动经费落到实处,实施一项一审批,落实体育经费专人管理制度,实现对体育经费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同时要定期与运动员进行沟通交流,解决其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考核评价机制,积极发挥财政渠道,向社会各界筹集拨款,提高体育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购买体育器材,引导运动员养成正确的运动观念,

5 结语

蹦床业余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身体素质,为国家发展提供高水平体育人才。新时代,教练员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以教学效能分析入手,明确碰床训练的重难点,强化日常的问题导向分析,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实施-检讨-反省-在实施的闭环管理,引入动作数据分析模式,快速突破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保证蹦床业余运动员的能力稳定提高。

[1]杨刚.蹦床业余训练教学效能的探讨分析[J].科技展望, 2014(1).

[2]吴桦,沈克印.体育院校教学团队的管理模式及组织效能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管理学教学团队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20 (35):145-147.

[3]汤孝涌.希腊体育教师教学效能自我评价工具的分析与启示[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3):128-130.

Practical Thoughts on Teaching Efficiency of Amateur Training in Trampoline

ZHOU Jing

(Dongguan Swimming Management Center, Dongguan 523000, Guangdong, China)

周静(1989—),本科,中级教练,研究方向:蹦床训练。

猜你喜欢
业余教练员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业余也疯狂
趣味(数学)(2020年11期)2020-06-09 05:38:12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福建人(2015年11期)2015-02-27 10:23:52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
体育师友(2011年1期)2011-03-20 15: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