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萍
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①忠诚是党性纯洁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的精神密码。忠诚是政治要求,也是政党伦理规范。在当今时代,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我们更要充分把握好中国共产党人对党忠诚的伦理意蕴、精神特质,加强忠诚品质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忠诚是指道德主体在对道德客体理性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归属对象稳定的情感态度和持久的责任行为。②对党忠诚是一个政党对其成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是一种从政品德和自觉行为,是实现党员义务的必备品质。具体来说,对党忠诚有四重伦理意蕴。
第一,对党忠诚蕴含了共产党人的道德信仰。在现代国家,任何执政党为了维护政党利益,巩固执政地位,都必然要求其成员认同和追求自己的政治价值、政治目标和政治纲领。对党忠诚意指共产党人基于对党组织所坚持的理想信念、指导思想的高度认同,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进而表现出对党制定的纲领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可与执行,对党的根本利益的保障与维护。用一句话概括:对党忠诚就是忠于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终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它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的解放,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要求共产党员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社会道德准则,这是党的力量的基础,是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列宁指出:“党员的忠诚是我们实行和保持我们最严格的纪律的基本条件,因为过去实行纪律所凭借和依靠的一切东西都被破坏了,我们只能以十分周密的思考和高度的自觉性作为我们活动的基础。”③作为一个执政党,“保证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由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来掌握,是一个至为重要的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④。《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章》正是通过这种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要求党员把规范内化为自身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并落实到矢志不渝的行为实践中。
第二,对党忠诚蕴含了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感。忠诚,常常意味着对所信赖对象的真心实意、忠心耿耿、尽心竭力。它是基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对信赖对象由信生爱、由爱生情、由情生意、由意生行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为思想上高度信奉、情感上高度认同、心理上高度信赖、行动上高度自觉。其中,情感的纯洁性、唯一性、强烈性是忠诚得以维系的重要力量。对党忠诚,一是意味着对党组织强烈的归属感。即党员身有所属、心有所依,党组织是党员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家园,党的事业是党员的奋斗方向和力量源泉。习近平强调:“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对党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⑤二是强烈的认同感。即高度认同党的领导和党的理论,忠心耿耿地践行党的宗旨、使命,完全彻底地执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⑥。三是强烈的责任感。若建立在组织归属感基础之上,党员自然就会产生维护党的利益、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强烈的责任感,表现出忠于职守、服务人民、尽心尽责的精神状态。四是强烈的服从感。忠诚意味着服从,政治忠诚要求政治服从,服从党的根本利益,服从党的发展需要,服从党的铁的纪律。恩格斯说:“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而不管社会组织以及生产和产品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是怎样的。”⑦只有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才能保证组织政令畅通,社会秩序正常运转。如果没有权威和服从,就难以实现政治目标。
第三,对党忠诚蕴含了共产党人的实践精神。对党忠诚是以实践精神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作用的发挥根本来说,需要整个社会成员的实践。马克思曾明确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⑧忠诚道德作为一种意识的存在物,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出来。一方面,我们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忠诚,并不是通过这个人的意识来判定,而是通过这个人的行为来判定;另一方面,我们通常会把对党忠诚当作法律一样的规范,看重其实际履行,从他律的角度强调对党员的严格约束性。因此,对党忠诚是一种以指导党员的行为为目的、以形成党员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它不仅仅体现在对党有高度的认同和信赖上,更体现在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在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上。2018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有人说,只要不反党反社会主义,就不能说对党忠诚有问题。这样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愿到艰苦地方和岗位工作,能说对党忠诚吗?有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八小时之外找不到人,能说对党忠诚吗?这样的干部,真到了关键时刻能靠得住吗?”⑨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听其言、更观其行,既察其表、更析其里,看政治忠诚,看政治定力,看政治担当,看政治能力,看政治自律”⑩。也就是说,对党忠诚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共产党人要做脚踏实地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而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和挂在嘴上的“表演者”。
第四,对党忠诚蕴含了共产党人的道德品格。忠诚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一种道德品格。品格,就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道德规范通过知、情、意、信、行内化成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对党忠诚彰显了共产党人显著的精神标识,体现了共产党人优秀的道德品质。具体来说,一是乐于奉献、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的事业是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这种事业是长期的、艰巨的,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挫折甚至残酷斗争,忠于党的事业就需要有敢于斗争、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选拔党的领导干部时,毛泽东就提出了“这些干部和领袖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富于牺牲精神,能独立解决问题,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的标准。二是忠诚老实、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从政品格。所谓老实,就是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提出:“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他号召:“一切忠诚、坦白、积极、正直的共产党员团结起来,反对一部分人的自由主义的倾向,使他们改变到正确的方面来。”对党忠诚老实,是党对其成员政治品格上的起码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对政治责任的庄重承诺。忠诚老实不是唯唯诺诺做“好好先生”,奉行好人主义的人没有公心、只有私心,没有正气、只有俗气,好的是自己,坏的是风气、是事业;忠诚老实也不是老实无能、软弱可欺,老实之人常以党的事业为最高标准,服从大局,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更加可信可靠。忠诚老实是讲党性讲原则,秉公办事,铁面无私。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作为先进分子,要以讲政治为第一要求,忠诚可靠为第一标准,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品格,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他号召要使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成为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对党忠诚是所有政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其忠诚品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独特的精神气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崇高性。忠诚作为一种道德信仰,首先必须保持信仰的科学性、崇高性,否则就变成盲信、迷信,甚至变成狂热的崇拜而丧失了对真理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旗帜鲜明的意识形态政党,它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旗帜,以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理想,以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衡量党员政治忠诚与否的第一个思想标准。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在很大意义上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占据了两个制高点,即真理的制高点和道义的制高点。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占有了真理的制高点;而且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最宏伟的使命——为人类求解放,并为了这种宏伟使命,不断改变着现实世界,占领了道义的制高点。中国共产党正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在政治追求上的高尚性和纯粹性,也为我们党在纷繁复杂的风险挑战中破浪前行提供精神动力和强大武器。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中国共产党始终忠于人民、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种崇高性使其忠诚度长久不衰、历久弥坚。
第二,人民性。对党忠诚是一种政治伦理,也是一种政治立场。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在于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取得非凡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这一边,把民心当作最大的政治,把人民作为执政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而生、靠人民而兴、因人民而强的。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群众史观的深刻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坚定追求。对党忠诚,对党的事业忠诚,就是对党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诚,这是共产党人最高的政治忠诚,也是最高的价值判断。
第三,坚定性。对党忠诚是种政治情感,更因其执着、坚定而成为一种政治信念。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当一个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抱有坚定的信念时,他就会全身心投入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事业中,精神上高度集中,态度上充满热情,行为上坚定不移。坚定的信念使得共产党人具有强大的精神定力,不惧困难,不受诱惑,不畏风险,矢志不移跟党走。在革命战争年代,敌我斗争的残酷性对共产党人的政治忠诚和革命意志提出了严峻考验。1927年,毛泽东亲自撰写第一份入党誓词并带着新党员宣读:“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这份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就是“永不叛党”,这一条后来被写入党章,一直保留至今。无论是峥嵘岁月,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每一个忠诚的共产党人都用他们的赤诚和坚守实践着入党时的誓词,时刻准备着为党的利益牺牲自己。李大钊、陈延年、赵一曼、方志敏等无数革命志士,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黄大年、南仁东、黄文秀、廖俊波等新一代共产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奉献和创新践行了对党的忠诚。2021年6月,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这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忠诚品质的坚毅与执着。
第四,担当性。忠实于道、诚实于行,忠于职守、大胆作为、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忠诚品质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频繁讲到“担当”,并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担当”“谁来担当”“担当什么”“怎样担当”等一系列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2018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党的干部要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2019年7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如果连本职工作都没做好,不担当不作为,把党组织交给的‘责任田’撂荒了甚至弄丢了,那就根本谈不上‘两个维护’!”对党忠诚,不意味着因循守旧、畏首畏尾,不敢担难、无所作为,有作为有担当才能彰显价值。忠于党,就要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忠于人民,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忠于信仰,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为实现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目标而不懈奋斗。担当使命、成就梦想是实现对党忠诚的根本途径。
第五,绝对性。对党绝对忠诚,是无产阶级政党阶级性、纯洁性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种先进性必须完全体现在党的纲领、宗旨、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中,体现在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他明确提出了忠诚的基本要求:“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党员、干部要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叫干什么就坚决干,党不允许干什么就坚决不干”。这一论述生动地刻画了对党绝对忠诚的唯一性、彻底性和纯粹性。对党忠诚的唯一性,就是要求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共产主义才是党员的唯一信仰;对党忠诚的彻底性,就是要求党员身体力行,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的纯粹性,就是要求党员不掺任何杂质,不夹杂任何功利色彩,纯粹地忠心耿耿地为党工作。忠诚的要害在“绝对”,那么“绝对”的要害是什么?“绝对”的要害是信仰。共产党员不是封建臣民,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不是封建愚忠,不是无知盲从,而是由坚定信仰决定的崇高政治品德,这是忠诚的最高境界。共产党人自愿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就必然要求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忠诚于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这就是绝对性的最充分的体现。
共产党人忠诚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既靠自律,也靠他律,离不开学习实践,政治锤炼;也离不开纪律约束,牢记底线,心怀敬畏。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忠诚。忠诚是高度的情感依恋,也是深刻的理性自觉。理性自觉从哪儿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来。只有信仰、信念、信心坚定了,对党的事业才能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相反,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遇到诱惑就放弃,遇到挫折就动摇,那这种忠诚也只能是表面上的忠诚、一时的忠诚,终究靠不住。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有助于共产党人深刻认识三大规律,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一是要积极主动学。增强内生动力,自觉学习经典,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析学理、懂道理、明哲理。二是要带着感情学。学经典,也学“四史”,尤其是学习党的历史,深学细读品味,体会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和无数优秀共产党人那种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情感。三是要深入思考学,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多思多想、学深悟透,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四是要联系实际学,特别是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生活实际,认真学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决不能坐而论道、凌空蹈虚。五是要笃信笃行学。要学而信,从渐悟走向顿悟;要学而行,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在社会服务、担当奉献中坚定科学信仰,砥砺忠诚品质。
第二,加强政治能力的历练,以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忠诚。对党忠诚,既要有绝对忠诚的政治定力,又要有捍卫忠诚的政治能力。提高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要靠理论学习,更要靠在实际工作中的政治锤炼。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执政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风险和挑战,坚定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提高辨别能力、严守政治纪律,是对执政党忠诚于自己的使命和信仰的最基本的要求。缺乏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就有可能偏离党的宗旨信仰,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甚至被别有用心的人或势力所利用,损害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破坏国家的政治安全,危害性极大。因此,提高党员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不仅是淬炼党员对党忠诚的迫切需要,也是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2021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自觉加强政治历练,接受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淬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使自己的政治能力同担任的工作职责相匹配。”加强政治历练的自觉性,必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弘扬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价值标准,并把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把政治纪律挺在前,做到脑中牢记政治责任、心中高悬政治规矩、手中紧握法纪戒尺,安分守己为党工作,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第三,加强担当精神的培养,以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忠诚。忠诚是履责之魂,担当是成事之要,忠诚总是与担当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都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干事担事,是共产党人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2021年9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改革发展稳定工作那么多,要做好工作都要担当作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担当不仅意味着担责,忠诚履职,尽心尽责;还意味着担苦、担难、担重、担险,越是艰苦的岗位,越是繁重的工作,越是难过的坎儿,越是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就越要本着想干事的骨气、敢干事的勇气、能干事的底气、干成事的志气勇敢作为、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
第四,加强纪律与制度的约束,以严守党规党纪捍卫忠诚。忠诚需要党员政治自觉,也需要严格的法规、党纪约束。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党执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风险,每一名共产党人的灵魂都时刻面对着理想信念与现实生活孰轻孰重的拷问,面对着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的矛盾选择,不同的选择检验的是对党和人民忠诚与否。动机不纯的“半忠诚”、停留在口头上的“伪忠诚”、口是心非的“假忠诚”、弃党的利益、纪律于不顾,把对党忠诚变成了对个人、对团伙忠诚的“逆忠诚”,以及那些对党的领导怀有二心,对权力地位怀有野心,对名利私欲怀有贪心,言行不一的“两面人”“多面人”,都严重背离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忠诚。对党忠诚必须做到:心灵是纯洁的,思想是干净的,作风是清廉的,行为是合法的,尤其对掌握“刀把子”“枪杆子”“印把子”“笔杆子”“钱袋子”的党员,在对党忠诚上有更严格的要求。这种严格要求不仅是一种党性要求,也是一种纪律要求、制度要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为广大党员干部列出了不可逾越的“底线”,共产党人要心怀敬畏,明底线,存戒惧,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始终以严守党纪国法来捍卫对党的无限忠诚。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