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磊 朱 彤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方针,然而,黄河流域面临产业层次低、创新驱动水平差等问题,亟须加强创新走廊建设,转换产业新旧动能,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①,同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推动城市群要素联动共享为发展逻辑②,构建功能分区的“核心—边缘”城市群,实现黄河流域空间网络形成与协同治理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④。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2020)明确指出,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黄河流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⑤同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20〕1409号)提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速产业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塑造发展优势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据此,黄河流域亟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协调体系与共生系统,改变传统的依靠制造业产业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推动黄河流域区内与区外协调发展、产业上游与下游协同创新、产业动能发生实质性转变,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
1.内部条件
黄河流域现有制造业呈现出粗放型、高污染的特征,产业支撑、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突出⑦,因此,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系统是实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路径。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非“空中楼阁”,流域内现有制造业主要以能源与原材料、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医疗制药、有色金属等基础产业为主,且占黄河流域GDP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基础产业方面,黄河流域的基础制造业可为流域内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效支撑,为其提供充足的基础原材料与战略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黄河流域拥有通信设备、仪器仪表、高端装备和专用设备等高技术制造业,个性化的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提供所需的基础设备与技术支撑。基础制造与高技术制造差异化的产业分布有利于深化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工,从而有效驱动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在高端人才方面,黄河流域共有9所“双一流”高校,理科、工科、生物与医学等重点学科培养了众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但流域内由于缺乏高科技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致使人才流失严重,未做到“自产自销”“人尽其用”。因此,立足现有产业格局以及高端人才现状,黄河流域拥有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塑经济增长动能,实现黄河流域内部经济的绿色高质量增长。⑧
2.外部条件
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在必行。经济总量占比下降,质量降低,倒逼黄河流域转换经济增长引擎,实现由要素投入的制造业推动向技术投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转变。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黄河流域要以生态保护为约束条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转换经济增长动能,实现环境保护下的高质量增长。从地方政府政策层面来看,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各地方政府针对自身情况,结合国家政策,在“十四五”时期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差异性政策。国家与地方政府分别从宏观产业动能转换、中观行业生产网络重构和微观企业价值链重塑层面对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新要求,实现产业动能转换、行业前后关联、企业同频联动是对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具体要求。因此,黄河流域应抓住契机、协同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因地制宜地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实现生态保护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共创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1.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为了分析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情况,本文统计了黄河流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下称R&D)投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技术市场成交额等数据,分析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决条件。
(1)黄河流域R&D投入情况。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离不开“资金”与“技术”的共同支持,利用黄河流域R&D经费投入反映“资金”投入情况,R&D有效发明专利数反映“技术”支持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黄河流域R&D投入占全国的比重为23%左右,其中,山东、河南与四川R&D投入位居前三,且这三个省份R&D投入总量较上年显著上升,陕西、山西与内蒙古位于第二梯队,R&D投入规模与总量稳中有进,甘肃、宁夏与青海R&D投入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因此,山东、河南等省份应发挥引领作用,为黄河流域高新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协调流域内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帮助各省份明确其功能定位;陕西、山西与内蒙古等省份发挥好承接作用,积极构建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甘肃、宁夏与青海打牢产业基础,推动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黄河流域R&D有效发明专利数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黄河流域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近年来呈现累积上涨的趋势,2011年仅有26265件,到2019年,已增至177633件,约为2011年的6.8倍,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13.06%增至2019年的14.58%。其中,山东、河南等黄河流域下游省份有效发明专利数高于中上游省份,应作为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区,陕西、山西等黄河流域中游省份又显著高于上游省份,以此形成了三个梯队。依靠黄河流域的差异化优势构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更加明确上中下游不同区域的产业定位,实现黄河流域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1+1+1>3”的互利共生系统。
(3)黄河流域技术市场成交额情况。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有力的技术市场支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黄河流域技术市场成交额近年来呈现大幅上涨趋势,2011年黄河流域技术市场成交额为566.91亿元,到2019年,技术市场成交额增至4373.63亿元,约为2011年的7.7倍,占全国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13%增至2019年的20%。其中,陕西、四川和山东位于第一梯队,2019年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为1467.35亿元、1211.95亿元和1110.02亿元,均突破1000亿元,领先于其他省份;河南、甘肃和山西位于第二梯队,2019年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为231.89亿元、196.42亿元和109.52亿元,均在100亿元和300亿元之间;内蒙古、宁夏和青海位于第三梯队,2019年技术市场成交额分别为22.48亿元、14.9亿元和9.1亿元,均在100亿元以下。因此,黄河流域技术市场成交额整体上呈现大幅上涨趋势,但局部存在显著差异,黄河流域应利用技术市场异质性优势以及区位优势,将陕西、四川、山东与河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的核心技术腹地,推动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
对黄河流域R&D投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以及技术市场成交额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见,三者均呈现上涨态势,为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2.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
黄河流域经济增长滞后,引擎动力不足,未能构建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实现跨越式高质量的增长。形成这种现状既有历史的原因,亦有黄河流域的主观原因。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阻碍与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政策、资金驱动力不足。“十四五”开局之年,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被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黄河流域亟须转换经济发展引擎,重塑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陷阱。然而,现有的政策支持无法覆盖黄河流域产业动能转换的全局,现有的资金也无法满足高质量增长的全部成本。此外,由于黄河流域政策推动进程缓慢且协调性差,先前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资金支持模式难以支撑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黄河流域尚未具备满足协同发展需求的政策资金池,对流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无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2)缺乏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为了解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资源情况,本文统计了黄河流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黄河流域R&D人员流失严重,不能够较好地支撑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黄河流域R&D人员总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形态势,即2011—2016年R&D人员全时当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在2016年出现拐点,2016—2019年黄河流域R&D人员全时当量呈现下降的态势,说明黄河流域高端人才已出现流失,“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较为严重。黄河流域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高端人才的扶持不足、缺乏匹配的政策推动区域内部人才安家落户等,都是导致“孔雀东南飞”现象进一步加剧的现实原因。
(3)流域城市群间联动发展水平差异显著。黄河流域城市群间的联动高质量发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从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上看,中部地区有关中平原和山西中部城市群,西部地区有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和呼包鄂榆城市群,东部地区有中原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城市群。黄河流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呈现中部地区低,东西部地区高的“S型”特征,区域发展显著不均衡,且黄河流域核心城市群内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核心城市多分布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其高质量发展程度明显高于中上游地区。此外,在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方面,黄河流域城市群之间缺乏联动性,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城市群间缺乏互利共赢的耦合发展体制机制。
(4)城市群的功能定位模糊。从整体上看,黄河流域城市群产业集中性较强,但多为粗放型、高污染、高耗水的制造业;从单个城市群来看,各城市群内部产业结构不均衡,趋同性严重。黄河流域上游地区产业以煤化工、冶金、发电产业为主,结构单一失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极化效应强;中游地区的传统产业比重大,如农业、畜牧业等,要素资源效率配置低;下游地区产业分散,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弱。在城市群定位方面,黄河流域各城市群缺乏对上中下游城市群的明确定位与功能设定,尚未形成支撑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缺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城市群。
(5)战略性新兴产业层次结构偏低。通过对黄河流域产业规模、产业类型与产业集聚程度的研究发现,黄河流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高污染与高能耗的制造业,黄河流域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体,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协调性差、联动性弱、同质化严重,缺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致使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缺乏新动能,低效率的制造业占据产业主体,高质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缺乏重塑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体系。
1.有利于黄河流域实现经济增长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系统有利于黄河流域实现经济增长,同时也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与联动发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内外的协同创新与联动。区域内外的协同创新与联动有利于明确区内上中下游的功能定位,推动区内实现协作共赢式发展,区外联动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与长江经济带,统一黄河流域内外的发展目标,学习区外地区先进经验,发挥差异化优势,实现弯道超越。二是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与联动。黄河流域上游省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的基地,中游省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7个具体产业)的主体,下游省份为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使得黄河流域构建内部循环经济,完善区内价值链与生产网络体系,形成新的产业链与生产格局。三是政策支持协同。黄河流域内多省协同合作,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具有连续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占优策略为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做支撑,提高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推动实现产业新旧动能的实质转变与经济高质量增长。
2.为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增长提供新动能
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是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必要条件,是重塑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由依靠要素投入的传统制造业向技术投入的新兴“智造业”转变,实现企业价值链攀升,产业附加值提高。黄河流域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是实现黄河流域弯道超车的捷径。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区域内部产业价值链重塑、生产方式重构、新型产业体系创建、新型发展模式形成,使得流域内新旧产业动能发生实质转变,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增长。
黄河流域各城市利用其研发投入与技术资本优势整合流域内资源,构建价值链高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捷径,有利于推动形成诸多流域经济中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要条件,基于上述分析,黄河流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在必行。
3.有利于重构黄河流域高质量增长的生产网络
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是打破黄河流域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内在驱动力,能够有效解决黄河流域生产分割以及生产网络滞后的问题,使传统制造业向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转变,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生物产业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同频联动、产业间上下联动以及流域内外联动的动态发展机制,重构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动态生产网络,实现“双碳”战略(碳达峰、碳中和)和生态保护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同频联动生产网络的构建与形成,标志着黄河流域经济增长动能的根本改变,技术推动型产业“新”动能替代要素投入型产业“旧”动能。黄河流域有目的、有选择、有规划、分区域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绿色高质量与高效率并存的发展机制,有效促进企业价值链位置攀升,改变原有的生产网络碎片化、分散化的格局,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动态生产网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催化剂”。
4.是“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在黄河流域的具体体现
黄河流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黄河流域也积极响应“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目标。为此,区域内各个省份均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与政策,旨在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系统,改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件下的集约式经济增长,摆脱传统制造业的束缚。
对黄河流域各省份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内容进行梳理发现,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布局存在差异,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的发展,旨在提高企业价值链、产品附加值以及改变产业新旧动能。此外,黄河流域各省份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行描述,黄河流域各省份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分类提出重点发展的产业。黄河流域上游,包括青海、宁夏、四川以及甘肃四个省份,主要发展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产业;黄河流域中游,包括内蒙古、陕西以及山西三个省份,主要发展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黄河流域下游,包括河南和山东两个省份,主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支撑各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雁阵式产业集群,将在“十四五”期末,出现产业结构拐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使黄河流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因此,应将黄河流域作为有机的整体进行布局,将黄河流域上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地,为产业集聚和产业协同创新提供重要的战略资源;中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打造价值链高端的产业集聚;下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支撑,以“山东+河南”的产业动能转换经验,复制于黄河流域上游与中游,实现上中下游区内协同发展与融合共生,突破原有企业价值链低端锁定、非对称、不均衡的发展状态,构建属于黄河流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网络新格局。
1.政策资金配套+人才资源集聚的实践路径
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需要政策资金与人才资源的共同支持。政策资金配套方面,一是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降低税费,同时,加大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奖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具体分为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战略基础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生物产业主体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个类别,设置不同的准入门槛、评价机制与奖励办法;二是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共有资金池,协调现金流动性,支撑黄河流域不同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建;三是加大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土地供给,完善与简化产业用地审批流程,精准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此外,在人才集聚方面,黄河流域内部结合“双一流”高校理科、工科、医学与生物学科优势,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外部引进高端人才,使得人才内外互动,形成产、学、研联动发展推动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协同创新体系,谱写黄河流域新的篇章,再创黄河流域新的辉煌。
2.城市联动发展+定位功能特区的实践路径
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可以通过城市联动发展与定位功能特区进行实践,黄河流域城市群联动发展具体包括:山东半岛、中原、关中平原、晋中、呼包鄂榆、宁夏沿黄以及兰西等7个城市群,核心城市分别为济南和青岛、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银川以及兰州和西宁,各地级市与县级市围绕核心城市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链具体环节,包括生产基地、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按照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区域划分,确定城市群的具体功能,建议将上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地,中游作为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下游为黄河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各城市群根据所在区域承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任务,安排具体的生产环节,实现城市群内县级市、地级市与核心城市的联动,城市群间上中下游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黄河流域与其他流域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快速且高效地构建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创造属于黄河流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践路径
黄河流域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优化传统制造业的方式,重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建方面,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分别对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进行布局与任务分工,完善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基地、经营销售、核心技术、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完备的产业链,匹配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城市群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分类管理,对高度污染的企业进行关闭处理,对中度污染的企业转型处理,对低污染的企业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双降低。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产业“双协同”的创新发展系统,使得黄河流域生产网络实现由“离散型”到“连续型”的转换,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产业动能实现本质转变,流域内经济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
4.黄河流域航运恢复+陆空交通一体化的实践路径
黄河流域可以通过恢复部分河段航运、推动陆空交通一体化等方式加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恢复航运方面,黄河流域应打造郑州—济南—东营段黄河航海运输,实现500吨及以下货轮船舶的通航,同时,通过疏浚黄河泥沙与改道渭河等方式,未来将实现黄河流域全段通航。在陆空交通一体化方面,黄河流域内应该加大公路、铁路与航空联动建设。通过大幅提高海陆空交通网络密集度,构建流域内多条交通线路,时间维度上实现“朝发夕至”的新格局,空间维度上实现航运、陆运、空运交通一体化的联动发展。黄河流域应构建完备的交通物流体系,支撑黄河流域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间的联系,重塑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能,使得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后劲更足。
注释
①杨丹、常歌、赵建吉:《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难题与推进路径》,《中州学刊》2020年第7期。②盛广耀:《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与推进策略》,《中州学刊》2020年第7期。③郭晗、任保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机理诠释与现实策略》,《改革》2020年第4期。④安树伟、李瑞鹏:《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推进方略》,《改革》2020年第1期。⑤新华社:《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人民黄河》2019年第10期。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电子政务》2020年第10期。⑦韩海燕、任保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制造业发展及竞争力评价研究》,《经济问题》2020年第8期。⑧高煜、许钊:《超越流域经济:黄河流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经济问题》202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