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1-11-21 09:29姚勉任舟刘理
大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环境培训专业

姚勉,任舟,刘理

(1.菲律宾国父大学研究生院,菲律宾马尼拉1552;2.圣托马斯大学研究生院,菲律宾马尼拉1008;3.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推动教师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教育体系非常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提升,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缓慢,从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找出教师所处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切实推动教师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对教育生态学、教师可持续发展意义简单分析

(一)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它将整个教育系统视为一个不断变化、有一定规律的生态圈,从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环境与适应、人际关系等角度去解析教育系统[1],找出学校、教师、学生在生态圈中的内部联系,从而促进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均衡及健康发展。从教育的宏观生态来看,它研究地球生态圈、以国家为基础的大生态系统,以教育为中心的各种生态环境,分析其功能以及与教育、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推进教育发展。教育的微观生态的研究范围则缩小到学校,学校环境、教室安排、教学安排、考试测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都是生态圈中的重要元素,这些要素动态性地对教育事业、教育工作者产生各种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相反,不良的生态环境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二)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其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教学自信心,增加教育事业满足感和幸福感,减少职业瓶颈期的负面影响和成长压力,为教师在专业教学领域取得长远发展、实现个人价值,提供更科学广阔的平台[2]。

对于学校发展而言,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贯彻落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和质量,扩大学校影响力,提升学校知名度,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课堂认同感的综合体现,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素养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生态学视阈下教师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支持

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教师所处的生态环境对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所处的生态环境是一个内外相生、动态衍生的复合系统,本小节着重对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从宏观教育角度出发探讨外部生长环境,从课堂教学角度入手分析内部生态环境则。

(一)外部生态环境

教师所处的外部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存环境、社会需求环境、专业发展环境等。

1.自然生存环境:主要指的是教师所处的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地理位置、建筑格局等,比如一些大学学校设立在城市郊区,而教师居住于城市核心区域,每天通勤都需要2~3 小时,这无疑会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一些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条件较差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个人成长及自身专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社会需求环境:教师作为一个自然人,需要在校园中突破发展,需要在社会中的生存,如果学校的社会需求环境满足不了教师的社会需求,自然会导致教师丧失持续发展积极性。比如一些教师的经济需求得不到满足,学校工资薪酬较低,科研经费难审批等;一些教师的政治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更倾向于宽松的政治环境,但是部分学校的政治环境复杂、对待教师较为严厉,这也会对教师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学校的学风建设不到位,学校氛围较散漫,这种氛围自然也会影响到教师,导致部分教师随波逐流从而丧失前进方向;一些教师的职称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对待工作恪尽职守,对待教学兢兢业业,但是在职称评价方面却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进而导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受阻。

3.专业发展环境: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首先在于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不理想,难以支撑或维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学校忽视了专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性,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较少,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检查和要求也较为宽松。其次在于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教研或者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培训有校本培训以及社会发展学院培训,自“国培计划”以来已形成完整体系,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培训内容不够深入,培训时间安排欠妥,教师单次培训人数安排较多,教师培训沟通交流不足等。久而久之,导致培训丧失实际意义,甚至有的教师参与培训仅仅为获得培训结业证书,这样的专业发展自然是不健康的。

(二)内部教学生态环境

内部教学生态环境主要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组织这三方面的有机互动,如果教师无法适应新时代教学,和学生的生态平衡就可能被破坏。

1.培养目标上的不适应:新时代教学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全面培养学生,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各个专业学科要凝练独有的学科特点,要关注学生道德思想、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实践能力、逻辑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培养,这势必引发教学改革。然而,部分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来自学校或教研室的压力。

2.教学理念的不适应:新时代教育提出许多先进教学理念,强调师生之间和谐共处,实现生态动态平衡,强调教师从传授者角色转变为引导者角色,学生从接受者角色转变为主动探索者角色,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调整,将导致教育效果差,学生对教学的认可度降低,进而导致教学生态难以维持平衡。

3.教学方法上的不适应:先进教学方法比如合作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与传统教学天差地别,教师需要长久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有效落实,如果急于上手,可能适得其反,比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如无法巧妙应用,很可能引发学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导致教学关系失衡[3]。

三、教育生态学视阈下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外部生态环境支持策略

学校需要重视外部生态环境,保证外部生态环境的整体平衡。首先,学校应尽可能给教师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如果教师通勤所需要的时间较长,那么学校可以考虑每日上下班公车接送,考虑在教学课程安排上尽可能让这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任务集中在某一周期内,其余时间可供教师自行调整,注意学校环境的优化,保证布局合理,保证校园建筑和绿化的美感,带给教师美的体验,保障教学设备到位,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其次,社会需求环境方面,学校要积极配合教师发展,致力于打造学风完善、学术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保证教师的薪资待遇,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职称评定和晋升通道,让教师能够看到发展方向,进而提升发展动力[4]。最后,专业发展需求方面,要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将其作为学校发展首要的任务之一,学校积极拓展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建立良好的教师发展生态体系,严肃对待,严格要求,积极考查,适当增设奖励机制用来激励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反思、多回顾,总结归纳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收获教学经验教训,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孜孜不倦学习,持续提升教学能力。

(二)“教学研培”专业发展支持策略

“教学研培”是教师可持续发展必备的途径。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实践,积极推动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贯彻落实,在教学中反思总结,不断优化,进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生态平衡。其次,教师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长契机,随着“素质教育”不断落实和深入,在社会中逐渐形成标准化且体系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如教育部下发的相应的教育指导性文件就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导向作用,教师积极展开自学,搜集相关教育资料或相关文献,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充实自身,这也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之一。再次,教研活动也是教师促进自身发展的机会之一,教师自主选择具有积极性、教育探究性的教研课题,确定课题教研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做到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协调管理,资源共享,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和行动研究,查阅文献,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5]。最后,通过参与教育培训可以增进教师可持续发展,教育培训可分为社会教育培训和校本培训,社会教育培训主要存在匹配度较低的问题,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地点等因素,因为匹配性较低,导致培训逐渐流于形式,教师为了一张“证书”参与培训教育,实际效果不强,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优化社会培训机制,采用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制定培训教育的地点、时间、活动安排等[6],且要让培训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开展,发现教师的教学技能缺陷,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而在校本培训上,所安排的地点、时间、活动等大多都比较合理,提倡遵循教师的意见,展开民主培训原则,避免“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三)群体性支持策略

教师可持续发展得益于团队成员的集体智慧,成型的教师队伍或教研组能帮助教师个体快速成长。在教育生态系统内,高校应构建教师互帮互助体系,老、中、青年教师梯队相互配合,培养一批同伴互助的引领者,通过观课、议课、研课,专题探讨、集体备课、思想沟通、协同进步等互帮互助的形式,推动老、中、青年教师全面成长。

四、结语

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多以单一维度为视角,从不同侧面对教师发展进行研究。教师与其周围环境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解决教师可持续发展问题,就必须超越单一思维方式的禁锢,利用多学科的感召效应,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教师须树立自主发展意识,积极参与“教学研”互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激发自我发展潜力,才能真正获得自我成长,实现教师职业价值。

猜你喜欢
环境培训专业
教师培训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会议·培训
部分专业介绍
环境清洁工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漫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