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浩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给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完善教育体系,高校继续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高校继续教育事业是已经工作人员深造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其工作能力,使之在市场中更具就业竞争力。为推动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构建完善的教务管理平台,实施高效的远程教育服务,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之养成终身学习习惯,认真投入继续教育,保障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实施系统化管控,扎实理论基础,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提升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效益。
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环境下的传统行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教育事业也随之改变,迎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开始于“互联网+”背景下转型,大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和互联网技术有效结合,以完善教务管理平台功能,丰富教务管理资源,为学生拓展教学空间,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保障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新的形态,具有开放性、透明性和融合性,能够满足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不同用户的需求[1]。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个性化。指的是各所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教务管理平台模块和功能的调整,使之更适合学校的教务管理需求,为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具有移动性。这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让学生、教师能够更加灵活地使用其中的功能。
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中,应当满足教务管理需求。需要有效衔接教师、学生和后勤工作,处理好各方的工作关系,需具备良好的教务管理功能。教务管理平台中要包含学校各部门的管理工作,采集各部门的基本信息,为教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2]。教务管理相关界面要简洁,具有层次性,避免操作失误,更好地实施综合性教务管理工作。
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还需要满足学生的管理需求。学生是教务管理中的重要对象之一,应当于平台中设计专门的学生管理板块,有专属页面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还能够促进教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学生管理板块功能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基本信息,为学生提供其需要的各项服务,如考试报名、选修课程报名、成绩查询等。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管理中的各项信息要进行保密,做好安全防护设施,以免信息泄漏[3]。
在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教师的管理,还要关注财务管理工作。学生参与高校继续教育活动,需要缴纳学费及其他相关费用,这些费用用于支付教师的薪资,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等,还需要维护高校的基本运营,也就是说高校应当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4]。
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于教务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还要重视资源管理工作。高校中的各项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教学教材等都属于教学资源,科研场所、科研设施等也属于学校资源之一,还涉及学生宿舍、图书馆书籍、学生食堂等等。这些资源都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应当在建设教务管理平台时,满足资源管理需求,以便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5]。
现阶段,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高校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中,并未重视教务管理平台建设工作,流于表面,没能真正发挥教务管理平台的作用,未能实现有效的服务,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所提供的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务管理工作质量得不到提升;二是缺乏完善的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服务功能体系,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都未能通过教务管理平台来实现有效的管理工作,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以至于教务管理效果不佳。教师和学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教师没能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也不能通过教务管理信息来进行简单的考试报名、选修报名等。
在进行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时候,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系统结构,根据实际需求来改变格局,予以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以促进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服务,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6]。与此同时,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有利于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改善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发挥出教务管理的作用,提升效率。
在建设教务管理平台时,应当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完善教务管理平台服务功能体系,既要方便学校对学生、教师进行管理,还要加强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三方提供便捷的工作环境,直接于平台中完成工作对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教务管理平台,可直接报名参加专业资格证考试,查询考试成绩,报名选修课等;对于教师而言,可直接利用教务管理平台管理学生的各项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可通过教务管理平台来发布学校的重要政策信息,全面把控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7]。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不仅能够为教师、学生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支持,优化教育方式,还有利于拓展资源渠道,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学校可于教务管理平台中共享数据资源,如教师可以在成绩管理模块中输入学生的各项成绩,将这一信息共享给学生,让学生直接于教务管理平台中查询成绩,提高教务管理平台的功能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建设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需要设计注册、登录模块。用户想要应用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都必须先于平台中注册账号,设置登录密码,身份验证完成后才能拥有平台账号。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中的账号类型应当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学生身份;第二种是教师身份;第三种是教务管理身份;第四种是教务管理平台系统管理身份。当用户根据自身情况填写信息后,便会获得相应的身份,不同的身份访问平台的权限不同[8]。
在互联网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中,学生模块设计是重要内容之一,需要不断地完善各项基本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基本信息、相关考试报名、选修课程报名、考试成绩查询、课表查询、教学质量评价查询等。学生模块主要服务于学生,可有效管理学生。学生可登录教务管理平台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更新和修改,避免信息错误。考试报名、选课报名、成绩和课表查询等等,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便捷。如学生可直接在教务管理平台中报名专业证书考试,考试成绩公布之后,学生也可直接在平台中查询考试成绩。
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中的教师模块功能,相对来说少于学生模块,但在功能设置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关系到教师的职能作用,会接触不同的群体。教师模块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教师信息模块,主要呈现的是教师的个人信息;二是学生成绩管理模块,主要记录教师所带学生的成绩;三是课程安排模块,负责管理教师教授课程的时间安排;四是学生工作模块。教师既要负责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好日常工作,维护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高校继续教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面对的除了学生,还要面对自身发展和平台发展。教师模块中的成绩管理模块和学生模块中的成绩查询功能相连通,每次考试后,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成绩录入成绩管理模块,完成后学生便可通过查询功能了解自己的成绩。教师信息功能和学生信息功能相似,教师需要在管理学生的同时,维护教务管理平台系统,使之能够正常运行。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奖惩进行基本管理。
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中的教务管理模块,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基本信息模块;二是学生管理模块;三是教学管理模块。整个系统并不复杂,但是强调细节,涉及多方面的工作。每一个模块中都有包含了诸多基本功能。比如在基本信息模块中,不仅采集了学生、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还涵盖了学校课程安排、专业安排、班级管理、教材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当高校有新的教师和学生加入时,需要将其基本信息输入到教务管理系统中,如有教师离职或是学生毕业、被开除等,也需要于相关模块中更新相关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学生管理模块中,不仅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成绩,管理其档案,还涉及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管理,以及学生的毕业信息等内容。
在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中,设计系统管理模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给予用户符合其身份的权限或是收回权限。例如,当学生在进行用户账号注册的时候,系统管理模块工作人员,则要予以其学生身份的访问权限,使之能够成功登录学生模块;二是对教务管理平台进行日常监控工作,实时管控教务管理平台,确保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做好各模块的调配工作,使工作状态保持稳定;三是要做到与时俱进,定期更新教务管理平台,升级系统,使平台操作界面更加简洁美观,功能更加强大;四是对其他用户进行合理管控,保护教务管理平台信息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在高校继续教育教务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明确教务管理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从各方面来优化教务管理平台系统,科学设计各个模块,从而提高教务管理平台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