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继成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民政局
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行政管理、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为社会提供各类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公益服务。财政资金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赖以开展各项事务的重要物质支撑,涵盖了公益职责的各个领域,其使用效率与效果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服务型和效能型政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有必要按照严格的绩效测评指标来评估财政资金运行效益,促进各项工作更规范、合理。
由于传统的政府预算安排为投入控制型,以收定支,所以行政事业单位更加关注收入预算,认为掌控的资金越多越好。至于资金最后怎么使用、是否必要、使用效率性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观上缺乏足够的重视。加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较少,造成绩效评价无专门牵头部门,具体评价责任未落实到位,权责不清,评价效果不理想。
由于绩效管理制度建立时间较短,制度体系尚待健全,具体的操作办法比较少,操作主观因素比较明显。加上行政事业单位涵盖的业务较广,绩效评价工作评价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存在较大差异,绩效评价工作效果差强人意。现阶段绩效评价以自评为主,财政部门采用大项目抽查评价方式,虽逐步引入第三方进行评价,但监督力量依然显得比较薄弱。
项目法专项与因素分配法专项指标如何设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平衡,不同职能部门衡量指标如何确定,指标分级设置与权重设计主观因素的影响等,不同部门难以设定统一衡量标准。造成目前各个层面的财政资金评价指标并没有达到精准化的程度,绩效评价指标设置不够合理,可操作性不强,从而导致绩效评价结果产生误差,进而影响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判断。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只是为了完成财政下达的任务,相关人员并未准确理解绩效评估目标,绩效指标针对性不强,对项目实施效果未起到监督评价作用,导致绩效评价流于形式。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针对项目经费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对整个部门所有支出的绩效评价工作基本没有开展,导致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并且多数以自评为主,评价数据的主观性较强,缺少充分的调查与分析,与目标的逻辑不够严密。
虽然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操作流程进行了绩效评价,但对于取得的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作为工作资料进行了存档,没有加以充分利用。同时由于预算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加上部分项目是刚性需求存在特殊性,财政安排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并未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加剧了绩效评价工作形式化倾向,无法真正达到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按照预定绩效目标使用财政资金的作用。
绩效评价管理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单位总体目标和任务。行政事业单位要正确认识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有效促进财政资金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效率和效果。
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人员的执行。为避免绩效评价工作偏差,应专门成立实施绩效评价工作的部门,并赋予必要的职权,保证其能够有效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为保障绩效评价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鼓励工作人员及时反馈,激发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
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行政事业单位应就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评价标准和方法、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评价报告和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入手打造完整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并依托智能化的管理平台来分配利用业务资源。绩效评价制度与预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紧密相连,因此有必要做好制度间衔接配合,真正达到绩效评价的目的。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的顺利推进,必须依靠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建设。为促进评价指标实现全面量化必须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根据财政预算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明确量化绩效评价指标,从而有效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财政资金绩效指标量化目标。评价指标体系是资金绩效评价的核心要素,应当包括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一是要保证准确性,精准反映关键绩效因素。二是要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既能准确反映项目绩效,又要简明扼要具有操作性,同时还要便于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三是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便于进行比较、综合、评价。四是综合考虑系统性和互补性,全面反映财政资金支出的实际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应对单位整体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资金范围应该涵盖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内的所有资金。建立完整的测评整体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查找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管理盲点,对各类资金实施全口径、全过程绩效评价管理,进而达到统筹和整合各类公共资源,优化公共资源整体配置的目的。对部门整体支出进行评价时,要结合部门职责将预算的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确定部门整体财政支出绩效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传统绩效评价办法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形势。执行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应采用多样化手段,实现科学评价。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职责不同,因此绩效评价工作既要坚持统一性,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区分。不仅要实行内部评价全覆盖,还要加大外部评价力度。同时细化管理责任,明确责任,实现考核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和专门化。坚持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实行重大项目期中评价与完成评价相结合,引进国外实践效果较好的绩效评价方法,结合项目进行运用,创新绩效评价方法。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定期对信息进行采集、审核、分析,及时评估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动态实时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根据需要绩效评价工作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加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如委托第三方机构,则应加强对第三方工作质量监管,推动提高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评价结果的运用是评价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把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作为预算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对于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评结果好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在预算资金安排上予以适当倾斜;对于绩效考评差的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降低预算资金安排比例。将绩效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被考核单位及主要负责人评先评优的依据,充分调动各单位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督促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兼具科学性和技术性,对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科学合理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建立考评与监督机制,有效杜绝资金浪费与挤占挪用等资金安全风险,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并产生相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