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论下滇西北县域生态旅游开发问题研究

2021-11-21 09:14徐江帆
当代旅游 2021年11期
关键词:剑川松茸生态旅游

徐江帆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 674199

引言

近年来,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大理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相对于大理州旅游业的整体快速发展而言,剑川县旅游发展较为滞后。高速建成较晚等现实原因拖慢了剑川旅游业发展的速度,使其较为突出的生态旅游资源未能得到较好的开发。因此,研究如何在在剑川现有较好的生态旅游资源条件下,建立较为合理的开发路径,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 文献综述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05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提出的重要论述。两山理论提出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对两山理论的研究,学者有从其马克思主义重要哲学意义进行探讨的,如林坚、李军洋(2019)提出两山理论揭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的六对关系和五种思维[1];也有从两山理论的实际运用出发进行论述的,如胡咏君,吴剑(2019)讨论了两山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问题[2]。分析学者对于两山理论的论述,多在宏观层面,而对于两山理论在县域经济层面的应用少有涉及,特别是在两山理论指导下,对于县域区域生态旅游开发问题的论述较少。同时,以“生态旅游”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2014年至2021年的相关文献,共有相关文献3261篇,而把生态旅游和县域或县域经济为关键词的共有13篇相关文献。其中,孔伟等人(2014)论述了生态文明理念下县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3];刘昱君等人(2014)以寿光市为例,对寿光市生态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4];黄元豪、赖启福、林菲菲等人(2018)对福建省尤溪县、长泰县、连城县的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分析[5]。对于剑川县,多数学者把重点放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上(蒋小华、卢永忠,2010)[6]或是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对剑川旅游产业进行的研究(王颖心,叶文,唐晓峰,2017)[7]。以上研究均未讨论剑川态旅游问题,同时更没有将生态旅游作为剑川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地处滇西北地处高原剑川县,通过分析剑川县现有生态资源的状况,基于两山理论的指导,寻找剑川县域生态旅游开发的路径。

二 剑川县生态资源现状

剑川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属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丽江与大理市之间,是两市往来高速的必经之地,全县生态资源丰富。与剑川县相距9公里有余的剑湖为云南省重要的高原湿地湖泊,其为冬季候鸟重要栖息地,这里风景秀美,湖水清澈,鱼类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剑川城内千狮山,绿树成荫,更有大大小小数千只石狮子,构成特殊的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资源。

多年来,剑川在产业规划上缺乏明确目标,旅游业发展滞后。现有经济组成部分中的小规模工业,如水泥厂、硫酸厂等均对环境有较大破坏作用,对于剑川经济长远发展和生态保护有严重影响。而剑川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却常年未得到开发,原本可以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业却发展相对缓慢。

三 剑川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分析近年来剑川产业发展的过程,其产业设置缺乏规划,重污染、对环境破坏巨大且不可持续的小规模重工业发展较多,而在期间又期望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存在较大问题。

(一)产业发展与生态资源契合度低

剑川县近年来产业设置的随意性较大,且缺乏对本地优势资源的开发。过度发展小规模重工的短视,使得自然生态资源及环境遭到破坏,也使得新兴发展的旅游业收到较大影响。产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成为剑川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1 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分析2017—2020年9月间数据发现,第一产业增速较快,尤以2019年为最快,增幅达24.39%。仅2020年1—9月间增幅就达40.5%。其第一产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较好政策及当地较好的生态自然资源环境,也为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持。但第二产业状况不容乐观,2017年—2020年9月间,受市场状况、环境、疫情等因素影响,第二次产业波动较大。其中以2020年为最甚,增幅仅为0.8%。较往年10%以上的年均增速而言,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在增速放缓的同时,产业结构设置随意性较大,存在较大问题。剑川县现有重工业多为重污染工业,主要有水泥熟料、水泥、硫酸、电路锌粉、铁矿石原矿、粗铜、石灰石、建筑用天然石料等,其中各类重工产品在各年份产值也极不稳定。如水泥熟料一项,2017年及2019年均有10%以上的增长,但2018年出现了-14.39%的负增长;又如电炉锌粉一项,产值连年下滑,在2019年数据中已无统计;而硫酸一项,2017年增幅为3.69%,2019年增幅为16.91%,2018年增幅高达244.54%。剑川工业发展的不合理由上述数据可见一斑。轻工方面,在剑川素有传统优势的乳制品行业,2017年为-29.46%的负增长,2018年负增长高达-100%,2019年数据中已不再统计。重工业设置的随意性及轻工业传统优势产业的丧失,已使得剑川难于找到可供长期开放且持续提供动力的产业。同时,重污染行业对环境破坏大且不可逆,在这种情况下仍大量布局,势必对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破坏和影响。

2 旅游业发展面临制衡风险

根据剑川县统计数据,剑川县2017年接待游客417万人次,旅游收入48亿元;2018年接待游客49.1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1.63亿元。与相较于临近开发旅游较早又具知名温泉资源的大理州洱源县比较,2017年洱源县接待游客126.38万人次,旅游收入16.3亿元;2018年接待游客135万人次,旅游收入21.88亿元。剑川县旅游资源相较传统旅游县区仍旧较大吸引力,旅游开发潜力仍较为突出。但相较于剑川优势生态自然资源及生态人文资源的优势,工业污染带来对旅游业发展的掣肘较为明显。重污染工业的持续开发,淘汰工业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及影响,使本身优质的旅游资源在面对市场时吸引力大打折扣,同时面对云南整体旅游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周边州县的竞争,也将错失旅游业发展的良机。

(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剑川自然生态资源与人文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剑川满贤林千狮山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剑湖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老君山、沙溪古镇、剑川古城、石宝山景区等极具生态人文旅游开发价值。另有剑川木雕作为文创产品的突出代表也有较强的商业及文化价值。但剑川县无论是自然生态资源、人文生态资源或是文创产品的开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1 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不足

剑川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较早的阶段,其资源虽颇具吸引力,但粗放的开发方式,难以凸显其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相较其他州县,旅游资源吸引力也显得不足。其中,千狮山景区为剑川县标志性的景区之一。其自然风光与人文精致巧妙结合,山间层林密布,空气清新,石质步道修缮完善。山间有大量水冬瓜等珍稀林木。沿步道有人工雕刻造型各异的石狮上千个,极具人文价值。但其开发过程中,景区规划及开发较为滞后,收入仍以门票为主,无任何商业配套,沿途仅有小店售卖日常食品,且商品并无本地特色。而作为景区,其上步道仅为两条,其一为修缮的石质阶梯,另一条为土道,主道相对安全性较好,但土道安全性较差。沿途向上缺乏明显的指示路标,卫生间数量较少,难以满足游客使用。除路边石台可供休息外,并无完善休息区域,缺乏饮用水、清洁用水、卫生间等设施,无法达到大量游客接待的基本条件。景区中无垃圾处理设施,对环境影响较大。

剑湖风景区现虽已进行初步开发,但周边配套设施较差,剑川城内到剑湖的道路均为乡道、村道,且大部分为土路。步道建设虽已完工,但缺乏规划,只有一条直通剑湖中心,未形成环道。周边餐饮有零散农家乐,无统一规划。由于缺乏合理的垃圾收集及垃圾处理设施,周边环境受破坏严重,周边常见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的现象,排污系统建设尚不完善,甚至步道尽头、剑湖中心湿地中也有生活垃圾丢弃,对剑湖整体自然环境有较大影响,较大的减弱了剑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2 人文生态资源开发不尽合理

作为剑川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代表的沙溪古镇及剑川古镇,具有明显的传统白族文化民居的特色,民俗旅游开发价值较大。虽现已进行开发,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沙溪古镇距离剑川县城较远,全程无高速,且多为山道,交通不便,车程较长。现行开发过程中对于白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并不突出,无论是其间旅游商品或是民宿的开发,都显凌乱,缺乏整体规划。而剑川古镇作为明清建筑群的代表,其楹联文化、建筑特色、白族文化有较强的开发价值。但其开发未能避免众多古镇开发的弊端,仍以本地居民迁出而将民居出租给商户的置换方式进行,由于缺乏当地人在民居区域的生活气息,其本身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将大大减弱,同时,其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如刺绣等也未得到较好开发。相较周边丽江、大理其它区县较为突出的纳西族文化、白族文化特色旅游,竞争力也会大为减弱。

3 支撑生态旅游发展的生态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根据剑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资料显示,剑川县属滇西北物种基因库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32%,植物种类繁多,原生树种、水果、花卉、菌类、药用植物、水生植物遍及全县,其中芸豆、地参、马铃薯、松茸、牛肝菌、中药材、核桃、生猪、肉羊、肉牛等高原特色生物资源都极具开发价值。以松茸产业为例,剑川松茸竞争力与早已声名海内外的香格里拉松茸已不相上下。但松茸产品季节性强、不易保存,加之剑川松茸产业缺乏合理规划,使得剑川松茸产业相对较低的经济效益及其被弱化的旅游吸引力与其在市场销量中的巨大占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剑川松茸产业虽有气候、海拔等诸多优势,每年产量较大,但产业发展整体未成规模,仍是以粗放的村民采摘、中间商收购、菜市场销售及部分电商介入的方式为主。相较于丽江、香格里拉地区每年松茸季节蓬勃的电商发展态势稍显落后。由于没有相应农业合作社模式的支持,并未使松茸价值最大化。野生菌产品实效性较强,采摘、处理过程难以统一,导致其产品品质不一;而缺乏有效的产品分级体系及相应的定价体系,也使得其价值受到一定限制。剑川松茸的采摘过程、鲜食风味兼具较强的旅游吸引物特点。但剑川在旅游开发中并未将其作为特色产品和旅游吸引物进行重点打造,也缺乏相应的菜品系列和品牌,其资源价值并未得到有效开发。

剑川传统的生态种植业及生态养殖业本身极具优势。由于山地较多,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农户于山地放养土山羊、黄牛等。自然放养条件使得其羊肉、牛肉品质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得益于海拔、气候的独特条件,剑川有成为生态种植业基地的较好条件。但无论是畜牧业还是种植业,由于没有建立较好的合作社模式,虽有养殖、种植,但缺乏相应的销售途径。剑川农业产品虽实是绿色产品,却缺乏绿色产品的地理标识,生态农产品的追溯方式,使得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较低。同时,当地生态农业产品没有形成较好的品牌,也缺乏相应大电商平台和商超平台的支持。另一方面,生态农业产品作为生态旅游及体验旅游的重要支撑,可以提供品质较高且极具地方特色的餐饮特色产品,有助于提高当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但由于当地缺乏度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协同开发的理念,以至于资源状态较好的生态农业没有成为旅游业的助力,资源优势浪费严重。

四 探索剑川县域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两山理论”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于剑川现有生态资源现状,剑川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生态自然旅游与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路径。依托剑湖、满贤林千狮山等自然资源开发自然观光旅游、生态科普游等。由于剑川温度适宜,生态农业资源丰富,有一定优势可供开发生态休闲游。同时,依托满贤林千狮山的石狮文化、沙溪古镇的白族文化、明清建筑群的楹联文化及新建鲁班小镇的木雕文化,基于当地人文生态资源的特点,可开发文化生态旅游。

(一)处理好工业发展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

剑川目前重工业污染较重的问题亟待解决,应尽快建立合理的重污染工业退出机制。在重工业逐渐退出的过程中,应督促其建立较好的排污治理机制,严格限制其污染排放,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应充分考虑其能够产生的经济价值与对环境的长期影响之间的取舍,遵循“两山理论”中提出的“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原则。在云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重点开发与文化生态旅游相关的如木雕等产业。

(二)合理开发自然生态资源

剑川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应按云南省其它景区满足旅游接待需要的平均水平建设,同时应兼顾生态资源的承载能力。对于满贤林千狮山景区,应修葺原有步道,增加其安全性;增加指示路标、树木标识,完善旅游线路指引;按旅游接待标准完善卫生间、排污等设施的建设,逐步提升接待能力。此外,剑湖景区的整体规划也应重点考虑。剑湖作为云南高原湿地资源的重要代表,其科普旅游、自然观光旅游、生态休闲游的开发意义巨大。在现有基础上,应建立环湖步道,并逐步完善剑川到剑湖道路及步道周边设施。现有步道由于延伸至剑湖湿地较中心位置,虽观景位置较佳,但易对其湿地资源产生影响。应在周边设置相应垃圾收集设施,逐渐建设周边农家乐、特色产品销售门店、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以满足旅游接待需要。在开发生态自然资源时,应建立游客流量监测机制,细致规划当地生态资源承载量,在资源承载量范围内合理开发,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

(三)大力开发生态农业资源

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剑川县域生态旅游开发有较强的支撑。应尽快建立剑川松茸、土山羊等生态农产品的产品分级体系,同时建立产品追溯机制,争取绿色产品认证并创建自有品牌,通过大型电商平台、商超平台进行宣传并拓宽销售路径,使生态农产品产生其本身应有的价值。其中,松茸产业除作为生态农业产品可宣传剑川知名度外,其作为旅游吸引物也有较大价值。恰是由于其鲜食风味独特的特点,在原产地品尝其鲜食产品更能使旅游者感受其独特的风味,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旅游者的消费成本。由于野生菌采摘过程的独特性和神秘感对游客有较大的吸引力,在现有松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将野生菌采摘过程开发成为独特的旅游线路,使原有松茸采摘附加值进一步提升。在开发松茸采摘线路的同时也应注重剑川松茸品牌的打造,依托旅游业的发展和传统餐饮菜品的特色,积极开发各类松茸菜品以及剑川特色生态肉类菜品,如山羊等,并形成系列。在开发过程中将当地各类生态农产品变为各类原生态菜品,作为吸引游客进行生态体验旅游的重要补充。

(四)积极开发生态人文资源

剑川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剑川木雕、沙溪古镇、明清古建筑群等各具特色。在沙溪古镇的开发上,应慎重引入商户及产品,对于在全国其它古镇较为普遍的产品应尽量不引入、不销售。对于古镇中门店、商品应进行相应的规划,突出白族文化特色,将刺绣、豌豆凉粉、白族三道菜等融入古镇开发中,突出沙溪古镇在全国古镇旅游产品中的竞争力。而剑川明清古建筑群本身资源极具特色,其建筑风格至今未受周边环境影响,同时由于剑川当地人文氛围浓厚,剑川明清古建筑群的楹联文化也颇具特色。可以依托其建筑特色及楹联文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但在开发时,也应注重传统文化及传统建筑的保护。同时,应保留当地居民生活气息,如有居民能够在明清建筑群中生活,建设民宿。同时培育传统白族文化传承人,将沙溪古镇与明清建筑群开发为较好的体验旅游资源。

剑川木雕作为白族手工技艺传承的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内容以极具白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窗花、门栏等为创作对象,雕刻以花鸟、佛教等内容为主,工艺复杂,镂空、浮雕等技艺均有体现,具有较强的生态人文价值。根据剑川县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间,剑川木雕产业均保持了100%以上的增长幅度。剑川县应将木雕产业发展积极融入生态人文旅游开发中,将木雕技艺传承、木雕制作过程体验、白族文化传承等开发成为体验旅游的重要内容,增加木雕产业附加值,在现有木雕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及销量。同时,木雕产业知名度及销量的快速提升也将促进剑川文化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五 结语

分析剑川资源特点及其产业设置的现状,由于重工业的不合理过度开发,同时缺乏相应的退出机制,使得剑川产业结构调整不尽合理。同时,优势的生态自然旅游资源及生态人文旅游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使得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的旅游业受到诸多限制。在现有情况下,剑川应以“两山理论”为指导,尽快建立合理的重污染工业退出机制,减少工业对环境产生的不可逆的破坏。同时基于剑川生态自然资源及生态人文资源的独特吸引力,应在加强现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开发生态自然观光游及生态人文体验游。着力开发满贤林千狮山、剑湖等自然生态景区及沙溪古镇、明清古建筑群、木雕等人文生态资源,使其成文剑川县经济新的增长点,逐步替代重污染工业,促进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真正将绿水青山发展成金山银山。

猜你喜欢
剑川松茸生态旅游
樱桃大棚赤松茸 果农致富好途径
千年繁华后的平淡剑川弥井村
松茸,你了解吗
壹品故事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云南剑川及石钟山石窟的异域信息
姬松茸当松茸卖是不是售假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part04 剑川木雕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