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欣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1)
培养具备一定专业应用技能、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应用型本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更好地让高等教育更加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能够胜任基本建设岗位的工程管理类人才,在客观地探索总结国内外工程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基础,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是提升工程管理类教育水平,输送更多合格人才的重要课题。
以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为前提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完善课程教学,也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1]。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完善适用的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和考核方式实施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在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方面,必须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性、培养机制的应变和能力、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前瞻性。随着管理学科综合化程度的加深,社会更加需要复合型人才,但在具体课程内容中,仅仅将人才类型简单地分为学术型人才或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局限的。所以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工程管理类专业涉及行业较多,涉及产业领域广泛,包括技术型技能、管理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和多学科的复合型工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人才适用市场就业,更快地融合到工作岗位,在基础通识类教育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产业,明确工程管理类人才培养不同的侧重点。工程管理专业侧重技术技能管理、工程造价专业侧重费用控制管理、工程审计侧重后期运营管理。根据不同产业所需要的人才支撑,通过企业调研的方式,明确产业服务的需求,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鲜明的人才培养特点,尊重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以服务产业为依托,通过企业调研的方式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可以反映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是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企业在某个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差异。市场决定企业需求,因此适应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是匹配市场发展规律,也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发展。高等教育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为四年,加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就是努力缩短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周期的时间差,将产业发展的趋势融入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毕业时,第一时间满足产业的需要[2]。针对工程管理类的专业群体,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不可“一刀切”,每个行业发展的领域和速度存在差异,应使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满足行业发展的趋势。
使应用型高校在实现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强化自身专业建设,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目前,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变化创新驱动和质量提升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也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改革发展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使大众的目光聚焦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提升,首先应用型本科教育要优先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为先进的制造业和优质的服务业提供人才输送渠道,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保障性作用。提升服务产业的服务能力,提高建筑产品的质量,提高周边服务的质量,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优质的人才培养从宏观角度上助力解决就业矛盾,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
专业特色化建设是提高专业特色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部分。依托教育转型的背景,根据国家经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分析对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素质的需要,激发应用型本科教育办学创新点[3]。从所处环境实际出发,发挥自身特点优势,总结办学特色,创办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专业。利用工程管理类本身具有交叉性较强的专业类别,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的基础上,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内容
在专业课程中还存在多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的情况。往往由于任课教师之间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沟通,造成教学内容重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降低教学效率,使学生无法将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为解决这一问题,单纯增加教师的组织协调工作是不够的,应该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梳理入手,做到教学内容全面覆盖,教学重点难点突出,交叉学科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将知识体系按照实践教学能力要求进行梳理和完善,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并以教学文件的形式体现。实现“教”与“学”的同步进行,教学的能力目标由“单一化”向“复合化”的转变。
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形成以工程管理类为主动脉,工程造价、工程审计等专业为分枝的两翼教学资源体系。专业教师形成合作共同体,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形成资源共享。采用全寿命周期的案例共享,各专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在一定阶段的实践环节上采用共同的案例,分别以专业的视角进行案例分析,以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管理为背景,使学生明确不同的专业环境下管理工作的重难点,明确管理的具体任务,切身参与到管理工作中[4]。
坚持青年教师实践轮岗制度,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通过工程实践和调研,分析企业用人要求和岗位名称设置,根据岗位要求设置专业课程,让企业专业从业人员参与到专业方向定位论证、课程体系建设论证、人才培养机制的调控、课程教材以及课程使用课件的制作以及课程设计和实训教学等方面,并提出指导性意见。搭建校企专家参与教学科研项目建设[5]。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教学在工程管理类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占比相对比较大,在实践环节指导的过程中更能考验专业教师的能力,指导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理论基础,应该参与该理论课程相关教学环节、备课环节、教学大纲编写等基础工作,明确课程任务的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高阶性的知识点汇总,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虽然现阶段教学科技蓬勃发展,但是教材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最基本工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传统教材,传统教材课程设置缺乏体现应用性,更加侧重于很多基础理论的分析与研究,这样的教材内容偏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线。教材不仅仅是大学期间的学习资料,也是学生毕业后在从业过程中的信息资源[6]。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应该具有明显的应用指导性,加入更多学生就业后应用技能的指导,使教材更加务实,有利于指导学生专业工作。
工程管理类专业的教材内容从某单一专业的角度来说,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审计教材的教学内容都很丰富,但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理论教学环节上,工程管理类专业教材的建设往往忽略了实践环节,工程管理类实践教学应形成系统知识点,明确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工作流程,相关文件模板。工程管理类专业均以工程项目为研究背景,在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上也要考虑到工程实践过程的连续性,通过连续的实践过程组成各专业背景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进而使学生在进行实践的同时熟悉岗位职责,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在人才质量上体现竞争性,使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环境,更加具备竞争力。
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是推动人才就业,更好为企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巩固提升专业竞争力,乃至提高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不难发现高等教育仍要将建筑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作为重要依据,充分重视实践教学,建立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逐渐完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产教协同培养模式的应用,加强建立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提升校企合作热度。使校企合作不再是高校单一的“一头热”,而是通过合作达到真正的双赢。工程管理类专业明确各专业的特点,保持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建立同一类别专业定向培养的途径。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加入到人才培养内容的构建工作中,以企业对工作内容的划分,作为不同专业核心课程的划分;以主要服务企业作为各专业素质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提升教学质量、教育理念保障、教学实践效果。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让产教融合有法可依,有计可循。使产教融合培养政策落到实处,这些离不开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是产业经济需求的一种反应形式,对工程管理类专业检核指明了结构调整的方向,缩短了人才的“产”与“教”的距离,积极响应政府政策与产业的真实需求。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迎合人才需求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培养的能动机制。所谓“产教融合”,要明确融合的时间节点,不仅仅是在人才进入市场阶段院校迎合用人单位,更深入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该是在人才培养伊始,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现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里,体现在院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延长产教融合的时间,机动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环节做到与时俱进。
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多样性,真正从教学体系建设和师资团队构成的角度出发,探索灵活的教学形式。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间、不同科学理论交叉之间、各实践环节有序衔接过程之间形成相互关联的体系,不局限于模块化的教学形式,体现各门理论课程内容的层层递进,各实践课程的环环相扣,主次分明,核心要点突出[7]。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点不仅仅是理论教学,应用的关键是使用,是使学生具备使用技能的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方法往往造成知识点的冗余。抓住专业课程中的重难点,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使学生转变身份,以参与者的角度进入课堂,注重激发与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学与科研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顺利运行的有力保障,同样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课题。工程管理类专业本就是指导实际工作的多学科交叉领域,教师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的科学研究使得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类专业更加具有实践意义。从学校层面落实科研管理宏观政策,优化学院之间、专业之间的科研平台组合,合理分工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注重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利用绩效分配制度对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量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使学生在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扎实理论基础,提升能力,实现教育和科研相互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