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吴彬倩
新教材的使用,要从教材、教参阅读入手。读教材,了解部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知识点,明晰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育功用。新教材所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对语文知识技能目标的明确,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促进学生“会学”“乐学”。联系到教材备课,从课程标准与教参分析中,要确立本节教什么,学生应该记住什么,理解什么,会用什么,掌握什么技能,学会什么方法等。例如,《天地人》第一课时,我们确立目标如下:反复听读,观察图画,联系学生生活,认识“天、地”等六个生字,能初步朗读课文。对每一节课,备课的重点任务是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哪些是教学重点,如何来设计重点内容,怎样来阐释重点,采用哪些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手法来呈现重点知识?一方面,教师要备教材,从教材中找准重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天地人》时,重点是“识字”,难点是读准“人、你、我”字音。另一方面,要备学生。对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主动者,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特点。对教材知识点,班级学生要进行分层施教,整体提升教学效果。语文备课,要把握单元目标和任务,明确训练点。对教材文本,分精读、略读。不同课型,训练点也有所侧重。例如,在学习《金木水火土》时,第一课时的训练点为语境诵读,我们引入录音听读、师生对读、拍手对读等方式,让学生多读多记。同样,我们可以引入图示、动作演练等方式,结合学生认知体验来理解字义。例如,“一、二、三、上、下”较易认识;而“四、五”相对复杂,可以变换不同的训练方式,促进学生识记。
备课的有效性,要做到教材文本的充分解读,要做到文本主题的提炼与挖掘,要找到文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特点,要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点,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活学活用。通常,语文知识点主要有:生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的识读,易混易错字的辨析,多音多义字的理解等。词语,包括文本中出现的生词、重点词、多义词等。句子,文本中难读通顺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情浓烈的句子,体现修辞手法的句子,以及中心句、过渡句、前后照应句等。篇章,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思想情感,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理解篇章的文体结构等。最后是标点符号,对标点符号的认识、独特用法和作用的学习。备课,要参照教学目标,对学生易错点、易混点进行强调。通常,在课堂导入设计上,要把握语文情境的营造,注重新旧知识点的衔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启发性、思考性问题来展开教学。例如,在对《司马光》进行备课时,我们可以紧扣课文,设置提问。同学们,假如你和小朋友在玩耍,小朋友不小心掉入盛水的缸里,你该怎么做?想到哪些办法来救小朋友?带着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司马光》,看一看司马光是如何搭救自己的小伙伴的。显然,这样的提问设计,增强了学生探索新知,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同样,在备课时,还要体现新意。教师要深入研读教材、教辅、教参,从教材与学生之间,探寻最佳结合点。
教材是备课的基础,教师是备课的关键。传统备课,以知识的预设为主,而对部编版教材,要体现新课堂的开放性,顺应学生心理和成长特点,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备课,要突出方法的多样性。第一,设置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例如,在备课《小蝌蚪找妈妈》时,突出“主线分明”“生动形象”“趣味性强”“插图辅教”四个特点,围绕识字、读书重点,将朗读、看图、随文识字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观察,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例如,小蝌蚪都遇到了哪些动物?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带着疑问去读书,从阅读中找答案,逐步完成阅读任务。第二,引入预习。预习是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要渗透预习意识,找到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在对《江南》备课时,学生在预习中对“可采莲”“何田田”“戏”不理解。在导入设计上,我们从学生的疑难来备课,边读课文,边找答案,抓住关键词句,读通、读懂课文,让学生不觉得枯燥。备课,要分析学情,了解学生间的差异性。在备课设计上,教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另外,要突出学生自主、独立、合作学习,以教材、教参、教辅为载体,适当延伸网络渠道,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提升语文素养。
总之,有效备课,要做到知识点的梳理与呈现,要全面走进文本,联系单元目标,结合学生年段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