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画“云上长三角”新图景

2021-11-21 04:30合肥市科技局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4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量子

文/合肥市科技局

“合”,三口相同,是为合,引申为会合。

从古至今,“合肥”之“合”都指向人的会合。城市,成了当代人栖居、生活的最广阔、最活跃场景,而到了当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个新的人群“会合”之所又开始在“云”上汇聚,诞生出“云上之城”。合肥,能否在这场新的“会合”大浪中勇立潮头?

华灯初上,罍街巷口,人头攒动,市井味浓郁;三孝口24小时“网红书店”,书香伴着咖啡味道飘荡;三条地铁线把川流不息的人群送往四面八方,而新的多条地下长龙又在抓紧建设。

小张是皖北亳州人,在合肥上学后,最后选择留在这座城市。她说,大学四年亲眼看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和勃勃生机。在这座城市,她已经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最近又报名参加了驾校培训,但她仍然犹豫要不要加入都市的“有车一族”。

对年轻人来说,一方面是“大城市梦,你值得拥有”;另一方面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以及教育、医疗等难题令人伤脑筋。

不过,这座城市的“原住民”和越来越多的“涌入者”的心声却是:霸与柔,都想要。

霸与柔,都想要

如果一座城市和人一样也有一个“大脑”,能够自我感知、学习,各个“器官”协同运转,甚至超过“人脑”的运算、分析、处理能力,这会是一种怎样的场景?

合肥依托本土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等创新力量,正在建设这样的“城市大脑”。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局长陈睿解释说,合肥“城市大脑”的整体架构,分为外围传感网、数据底层、能力中层和应用上层。

“城市大脑”的“外围”是成千上万个物联网设备,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探入城市街道、地下管道、停车场等角落,探知着这座城市的脉搏;底层是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相当于一个“仓库”,可以将数据“颗粒”归仓;能力中层是“城市中台”,形成“城市大脑”提供智慧服务的基础能力,相当于一个“加工厂”,为城市各类应用和平台提供数据资源交换、业务协同等核心能力;应用上层是基于基础能力建设的交通、政务等各方面智慧应用场景,从而提升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水平。

交通拥堵常常排在“大城市病”病症首位,而“城市大脑”将在治理交通拥堵上起到作用。

通过建设统一数据接入平台、统一超脑AI中枢等系统,实现交通数据全量接入、交通状态精准感知、交通拥堵深度挖掘、交通信号实时优化、视频图片智能分析、智能指挥调度,可以感知15平方公里的信号灯调度是否合理。

“交通超脑监测平台每天可以对近2亿条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优化后的路口排队长度平均减少了11.3%。”合肥市交警支队科研所民警王飞说。

同与日俱增的机动车数量相比,“城市大脑”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合肥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300万辆,还在不断增长,但高德地图携手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交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合肥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拥堵排名下降至28名;全国15个新一线城市中,合肥市的交通监控指数排名第四,交通健康指数同比增高0.5%。

同时,在涉及千家万户的教育、医疗、养老问题上,如何使公共资源做到均衡配置?合肥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尽量让大数据“发言”,提供决策依据。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曾在2020中国(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峰会上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要“识数”“统数”“管数”“用数”。

近年来各地城市快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呼声高涨,但由于数据分属各个部门、各个领域,要做到共享共建,其实是一件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它涉及政策、隐私、技术、规则等多个层面。

合肥在全市大数据的整合和集约化利用上狠下功夫,实现了数据汇集共享交换体系的建设,已提供1700多项接口服务,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都做到应接尽接、应享尽享、应用尽用,全市共享数据资源11614类231亿条,累计共享交换数据1251亿条次,为社会保障、民生服务提供了“合肥速度”。

保障性住房“便捷办”:为保障性住房申请业务减少了90%纸质申请材料;不动产登记快速办:业务从以前15日办结缩短至平均3日办结;公积金业务“掌上办”:实现95%业务线上办理,老百姓通过手机就能完成业务办理;社保制卡“即时办”:老百姓在全市家门口的300多家银行就可实现即时补换社保卡;人才安居“线上办”:青年人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申请免费租房、租房补贴、购房补贴……

云朵下的城市与城市上空的“云”,AI能力是核心

当人们结束一天的工作,从车水马龙的街道回到温馨的家中,社区是人们停泊心灵的港湾。

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将全社区的人、事、物、房、情、组织、设备等囊括其中,不仅能真实还原社区场景,而且还可以模拟仿真社区运行状态,为社区治理提供全景视角和全量数据分析。

现在,合肥四个试点智慧社区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孪生社区,可接入市直18家单位,包括公安、市场监管、数据资源局的相关数据,把社区事件中的位置、时间、人物、视频等信息结合时空技术关联起来,形成可查、可看、可选、可分析、可调度的“社区一张图”。

就像一朵云,云下是真实的城市,而城市上空的“云”模拟了由一个个社区构成的“孪生城市”。“云上之城”的运转,AI能力是核心,是实现从人工排查到智能发现决定性跨越的关键。

2018年,科大讯飞的“AI智医助理”机器人在庐阳区“上岗”,辅助基层全科医生完成诊疗工作。在落户的双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班医生和“AI智医助理”对社区居民的诊断是同步进行的。“AI智医助理”通过“倾听”医患对话检索数据,生成电子病历并给出病情诊断。

实践证明,“AI智医助理”的辅助诊断系统能减少错诊、漏诊。目前,该系统已经可以支持95%以上的基层病种诊断。如今,“AI智医助理”又在合肥包河区、经开区等地推开。

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小区老人的护理成为社区和家庭的一大难点。在蜀山区天河湖畔小区,张大爷上周去女儿家住了一天,社区网格员就收到他离家未归的预警,电话打到了张大爷女儿这里。“得知我是走亲戚了,他们才放心。说实话,这一刻心里感觉很温暖。”张大爷说。

2020年12月26日,合肥量子计算创新创业平台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首家具有量子计算特色的“双创”平台,也是基于合肥先进计算中心运营的创新载体,由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和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打造。据规划,2021年4月前完成平台搭建,完成量子计算编程课程发布,5月至12月,完成量子化学软件开发。

2020年3月在高新区开工建设的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增强合肥在大数据、超级计算和智能计算领域的“超霸”实力。

量子技术“全球领跑”,已经成为合肥一张闪亮的“科技名片”。

2020年12月4日,《科学》杂志公布中科大潘建伟团队的重大突破:他们最新研发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量子优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

“九章”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100万亿倍,等效地比谷歌2019年发布的53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100亿倍。

量子这一“独门绝技”让合肥大数据产业如虎添翼,而5G技术在合肥的加快布局,又为大数据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合肥新建5G基站超8000个,实现主城区、县域城区连续覆盖,未来两年计划实现重点乡镇以上区域全覆盖。

2020年12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央广网在国内部署建设的第一个5G智慧融媒体中心在合肥蜀山区正式建成,这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4K/8K+AI”人工智能技术与合肥的“完美对接”。

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2020年6月出台的《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0—2023年)》显示,到2023年,合肥力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2017年,科技部公布了首批四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其中包括科大讯飞,明确指出:依托科大讯飞建设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份名单中的另三家是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语音正越来越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入口和应用。在中国声谷,语音技术已经进展到可以收集机器的声音,通过“辨别”机器发出的异常声音来进行“诊断”,作出要不要停机修理的决定。

2018年,ISO智慧城市标准试点城市授牌仪式在合肥举行。会上,智慧城市(合肥)标准研究院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合肥将与国际标准等高对接,与合肥一道入选的还有日本川崎和英国剑桥。

2019年,合肥市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开园。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高新区管委会与未来网络空间应用平台及产业化项目、赛伯乐中德创新中心、淳中科技芯片产业化等22个项目现场签约。

2020年9月25日,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乌镇之光”、上海超算中心、昆山超算中心、苏州超算中心强强联手,在合肥成立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屠冉说,联盟将充分发挥算力资源的联动效能,建立完善长三角地区先进计算区域合作的新机制。

从目前长三角区域超算中心的峰值算力来看,合肥市以12P的算力位居长三角城市第三位,未来还将积极争创国家级超算中心。长三角先进计算联盟的成立,将实现区域内计算资源的整合利用,从而携手共画“云上长三角”新图景。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量子
合肥的春节
“九章”,神秘量子界的中国先机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风起科学城
“量子纠缠”
合肥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合肥市包河区语文老师书法作品选登
新型量子位问世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小小书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