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艳
【摘要】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导致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有效果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策略
引言
高中数学教学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就要立足于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与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分析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对策略。
一、分析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
在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这种现象的存在,与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有一定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高人一等,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成为储存知识的大容器,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发展思维。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现在已经在学校根深蒂固了,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会下意识地就会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绝对的权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变得厌倦学习,甚至放弃数学学习。
(二)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导致创造力和想象力难以得到锻炼和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试教育”现象广泛存在。因此,成绩就会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教师往往是更加注重传授知识,从而忽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导致学生高分低能。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和环境中,无法感受到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会逐渐被减弱,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和培养,更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三)致使創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和发展
人在生活过程中如果对某件事情产生积极的参与感,并且拥有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和发散思维,就能较好地进行处理和解决。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参与感,才能融入其中,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然而,少数教师在教学中阻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这种阻碍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一直受到阻碍,就会导致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发展。例如,在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我国的学生普遍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但在数学建模上却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体意识产生了阻碍,导致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长于理论而短于实践。
二、关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营造愉快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从而难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再加上数学这门学科逻辑性较强,导致学生很难在普通的教学模式下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快速吸收和理解。而利用多媒体可以高效且流畅地展示数学知识的推演过程,把抽象概念具体化。
(二)采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问题驱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它能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问题驱动教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是贯穿数学教学的线索,也是学生们思维的起点。因此,在实施问题驱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优化课堂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思维与素养的同步提高。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可以将情境教学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有效地将高中数学知识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高中数学生活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收获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支持。
(三)促使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人的注意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注意,一种是有意注意。这两种注意虽然最终都能达到注意的效果,但其产生的作用截然不同。高中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分散注意力,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为改变学生这种听课状态,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教学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采用一系列方法使学生产生的注意力,属于有意注意。这种有意注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疲劳的心理状态,使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低下。为此,教师可将无意注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方方面面联系起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在受到吸引后,会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结束语:综上述,在高中学习中,学生心智成熟,对于事物有甄别能力,又是备战高考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很重要的科目,教师怎样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关注学生学习特点是必须的。素质教育追求有效性,不管是哪一科目,都应当结合当下实际需求,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洪良.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1,(Z3):119-120.
[2]孙静慧.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3]陈萍,陈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探析[J].数学之友,2020,(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