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翠翠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步伐持续迈进,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基于此,要想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变迁,符合高等教育转型,满足现代社会所需,则要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本文以班级管理模式为中心展开深入探讨,分析高校学生班级管理现状,而后总结出具体创新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班级管理;创新路径
引言:班级在高等院校中不只是对学生实行教育的基础组织,也是对学生展开行政管理的组织形式,而班级管理则是对高校大学生展开常规管理不可缺少的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模式进行革新,有益于强化班级整体凝聚力,完善学生人格,构建良好的学风,继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现状
第一,班干部团队建设欠缺。一支强有力、高水平班干部团队,会使班级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但是根据相关调查得知,班长在整个班级管理中处在核心位置,為了省去多余环节时常亲力亲为,使得其他干部功能逐渐被弱化。如若团支部职能被淡化,团组织内部职务则属于有名无实,无法自主开展相关思想教育工作。而且,高校班干部团队缺少统一性与明确性,甚至一些班干部能力欠缺、思想懈怠,致使班干部团队无法树立应有权威,无法更好服务学生,更何况组织班级内部活动。第二,班级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清晰。只依托行政指令的传统管理形式,会使班级受到懈怠思想的不良影响。并且,因班级缺少明确发展方向及目标,班风与学风建设始终停滞不前,内部如同散沙一般。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会逐渐丧失个人发展目标,缺少上进心,甚至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终日无所事事。此种管理模式,不但无法对“班集体”进行有效管理,而且也难以对“班级大学生”进行全面管理。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班级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一)强调以生为本管理观念
首先,为了能够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在进行班委选举时,可运用个人自荐和集体推荐的模式,并按时对班干部工作成效和服务质量展开全面考核,挑选出工作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从而提升大学生服务与竞争意识。其次,优化班规制度。众所周知,无规矩不方圆,高校班级管理无法脱离严谨完善的班规制度,而班规则需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签字确认,严格执行。在这一过程中,班委会应承担起相应责任,做好示范作用,严查任何违纪行为,从而为大学生打造良好舒适的学习氛围。最后,班级制度的落实要以学生作为根本。从本质角度而言,班级制度面向的对象就是大学生,而大学生正处在发展成长关键阶段,如若发现学生违反相应规定,在具体执行规定时要给予学生理解,给予学生改过机会,使学生能在错误中发现自身不足,不断改进、成长。
(二)开发并应用新媒体平台
现阶段,新媒体网络平台的运用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而高校学生班级管理也要跟紧社会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创新变革,合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高效、系统、全面管理班级。第一,合理应用QQ与微博等现代新媒介对大学生展开管理,这样一来,不但可有效拓展学生交流平台,而且还能使学生及时快速了解班级内部各项事务,激发学生班级管理热情,从而提高班级整体凝聚力。第二,注重家校协作,创建家校沟通群,使学生家长能和班主任及辅导员直接接触,了解学生在校实际情况,利用辅导员和家长无缝衔接育人模式,有效提升班级育人成效和质量。第三,应用数据库创建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录所有学生在校期间精彩瞬间,结合专业教师建议为每一位同学设定对应目标导航,让所有学生均具备前进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大学生充实度过校园生活。
(三)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在高校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辅导员与班主任是高等院校教师团队的关键构成部分,主要任职于德育工作,既是实施思政教育的关键力量,又是引导学生发展成长的指路人。现阶段,辅导员工作职责主要囊括管理班级日常事务、指导学生就业以及心理咨询等内容。在以往班级管理模式中,过于依赖辅导员和班主任,根本无法依靠班级学生自主实施大型活动,致使学生自我管理、教育与服务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新时代下,辅导员与班主任角色定位和职责划分发生显著变化,以原有将二者为主的班级管理职责逐渐向班干部所倾斜,鼓励班委自主创新组织班级活动,加强班级整体凝聚力以及向心力,使班主任与辅导员渐渐变成班级内部事务管理的引导者,让大学生变成班级管理服务的主要群体。此外,伴随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国教育已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教育时代。针对高校学生班级管理而言,专业化、系统化已经成为重要关键词。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日渐发展,对现代青年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由此即需学生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比如,可根据组织读书角及读书会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去阅读与自身专业知识有关的内容,完善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与此同时,还要推动学生积极自主和教师展开交流,掌握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明确自身学习目标,从而为日后更好成长奠定扎实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班级管理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其跟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变革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是强调育人为本、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观念的有效作为。而且,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定然会给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以及情感交流加入全新生机,并内化成学生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从而使青年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苗苗.高校班级管理中量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4):87-88.
[2]江娟娟.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班级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文教资料,2021(02):190-191.
[3]严烨,秦月,肖文文.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高校班级管理模式探索[J].贵州教育,2020(18):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