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呈现】
文题一: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文题二: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本单元的这两道作文题,虽然题型不一样,写作方向也不一样,但都要求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因此,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明白如何去把一件事记叙好。
那么,如何记事呢?
第一步:紧扣主旨选素材。写作文都是有目的的,比如赞美某种品质,抒发某种情感,表达某种看法。记事同样如此,先要明确主旨。比如写“我们是一家人”,就可把主题定为“家人之间需要理解、宽容”。那么,有了主题,是不是可以随便写一件事呢?当然不能。首先,你所记的事要能表现这一主题,倘若你写家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故事,那就达不到写作目的。其次,你所记的事最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最起码应非常了解,这样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否则,就有可能交代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甚至胡编乱造,漏洞百出。最后,应尽可能选那些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事情来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味,才能吸引人。
当然,在实际写作中,有的同学喜欢先挑选令人难忘的事情,然后再根据素材内容确定主旨,接着进行构思写作,这样也未尝不可。
第二步:按照顺序理因果。要想把一件事情记叙好,做到有条不紊,眉清目秀,选好素材后,就必须要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对材料进行梳理,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看看涉及哪些人物,再把事情的整个过程弄明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行文时,就能有的放矢,按部就班,避免次序混乱,因果不清。比如写“那一次,我真后悔”,在明确了后悔的具体内容后,就可回过头,对这件让“我”后悔的事进行梳理: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我”具体做错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现在该怎么办……理清了这些要素,一般就能成竹在胸,记叙起来就轻松多了。
第三步:条理分明有重点。记好一件事的关键,是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就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一般情况下,建议同学们采用顺叙,也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先发生的先说,后发生的后说。“重点突出”就是要对事情的经过进行详细记叙,以此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
比如“你曾参加过一次环保志愿者活动,看见有一位阿姨在景区乱扔垃圾,你上前劝阻后,那位阿姨反而恼羞成怒,先是骂骂咧咧,继而把一把瓜子扔到地上,你感到非常委屈,但还是强忍泪水把地上的瓜子打扫干净。后来,那位阿姨的女儿跑过来向你道歉……”你准备以“那一次,我真意外”为题来写这件事,就可先写起因:一位阿姨乱扔垃圾;再写经过:“我”去劝阻,阿姨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最后写结果:阿姨的女儿道歉,令“我”感到意外。记叙过程中,应把笔墨重点放在事情的经过上,可对“我”及阿姨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展开描写,制造紧张情节,突出人物性格。
第四步:叙写之中巧抒情。融入真情的文字,才能打动读者。因此,学生在记事过程中,可适当抒情。既可直接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也可含而不露,让真情在文字中流淌。比如写“我们是一家人”,讲述妈妈照顾生病奶奶的故事,就可用“妈妈你真伟大,我爱你”这样的话语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也可用“望着妈妈搀扶奶奶的身影,有一种东西在我的心中悄悄涌动”来表达心中的感动。
最后来说说两道文题的写作。“那一次,我真 ”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那”意味着事情已经发生,“一次”说明是一段人生经历。可先确定写什么,然后再根据“我”的表现或内心感受等进行补题。比如你有过一次难忘的登山经历,在那次登山过程中,你用勇敢战胜恐惧,最终登上山顶,看到美丽的日出。就可把题目补为“那一次,我真勇敢”。再如你有一次生病住院,老师们轮流来帮你补课,你非常感动,这时,就可把题目补为“那一次,我真感动”。
补好题目后,再把“那一次”的前因后果理一理,然后依次进行记叙,适当描写和抒情,最后突出“真”,巧妙点题,亮明主旨。
“我们是一家人”是一道全命题作文,从题目中的引导语看,不是要你去逐一介绍家人的性格特点,而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表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美好,从而体现出“我们是一家人”这一主题。生活中能够反映一家人相互关爱、相互谦让、相互包容,共同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创造幸福的事例应该非常多,稍加回忆,便能选好素材。确定写哪一件事后,同样要先把事情的经过梳理清楚,看看有哪些家人出场,各自承担什么角色,重点写哪个环节、刻画哪个人物。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字即可。学生作文
那一次,我真意外
程文浩
那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一家名为“华芳花卉”的家庭农场。老师介绍说,这家农场专门生产销售各种花卉产品,非常有名气。老板陈华芳40多岁,是一位回乡创业的女性,她小时候因家贫初中没读完就去上海打工了,后来创业成功,手头有上千万元的资金,现在回乡发展。
到了“华芳花卉”大门口,只见一位衣着朴实、脚上穿着雨靴的中年妇女,站在保安旁边招呼我们。我以为,她应该是这家农场的一名普通工人吧。谁知这名中年妇女主动介绍说,她就是陈华芳,刚刚在温室里劳动。在我的想象中,一位资产上千万元的女老板,应该穿着时髦、浑身珠光宝气才对。陈华芳这番模样,真让我大感意外。
我们跟随着陈总,参观了整个“华芳花卉”农场。温室里各种各样的花儿,一大片一大片的,香气四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参观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农场办公楼三楼会议室,观看纪录片。纪录片中,我发现打扮干练的陈总,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商交谈。咦?她不是初中都没毕业吗?自由提问的时候,我向陈总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陈总笑了笑说,这也是被逼出来的。当时她在上海打工,为了能和外商打上交道,帮公司的产品打开销路,就自学起了英语,并且一直坚持了下来。一个初中都没上完的打工妹,竟然把英语说得这么好,我再一次感到了意外。
而更让我意外的是,我们现场采访农场职工获得的一条信息,陈总回乡创业,在经济效益上讲并不划算。因为在上海那边办花卉基地,更靠近市场,成本要低得多。但她当时坚决要回乡的原因,是想帮助老家的乡亲们共同致富。现在,村里在农场打工的有20多人,都是来自贫困家庭,每人每年都有好几万元的收入。
为人朴实,做事有恒心,心系乡邻,陈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企业家!
【简评】
这篇作文紧扣“意外”,记叙了女企业家陈华芳的三个小故事,塑造了一位为人朴实、做事有决心和恒心、致富不忘乡邻的优秀企业家形象。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开篇对人物进行简介;然后讲述参观经历,介绍人物事迹;最后概括人物品质,结束全文。文章结构紧凑,线索明了,浑然一体。
学生作文
我们是一家人
丁橙蓝
叔叔家开着一个杂货店,平时经常需要外出进货。前几天,叔叔开着摩托车去城里进货时,一不小心摔了下来,小腿骨折,脑部也受了伤,被送往医院抢救。
叔叔一倒下,他们家可就乱套了。因为婶婶是个外地人,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平时只能在家看看店门,煮煮饭,其他活儿根本干不了。叔叔家的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四年级,一个才上幼儿园,谁来接送?叔叔家还有2亩多地,现在正到了收割季节,谁来帮他家干这个活?还有,叔叔一家人的生计就靠杂货店的营业收入,现在谁来帮着婶婶打理?更为主要的是,爷爷奶奶都体弱多病,不可能长时间在医院照顾叔叔,谁来替换他们?
爸爸决定把一大家子人召集起来开个会,商讨对策。商议的结果是,我家、大姑家、小姑家,每家先拿出一万元,解决叔叔看病的费用。白天,三家轮流派人去医院照顾叔叔,如果实在忙,可以请护工。爷爷奶奶先撤回来,帮助婶婶家做饭、照看店铺。小姑父利用去城里上班的机会,帮着进货。大姑、小姑、大姑父和我爸负责帮助收割,我妈负责接送叔叔家的两个孩子上下学。一切安排妥当,大家分头忙开了。
做完手术的第三天,叔叔终于脱离危险,苏醒了过来。大家备受鼓舞。三周后,叔叔出院,回家休养。当他看到家中所有的事儿都被安排得井井有条时,禁不住泪流满面,连声称谢。
我妈说,谢什么谢,谁让我们是一家人呢!大姑父、小姑父等人连连称是。爷爷奶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简评】
这篇作文记叙了叔叔受伤住院,一大家子人立即行动起来,伸出援手,帮助叔叔家渡过难关的经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一家有难众家帮”的亲情之爱,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细细品读全文,“我们是一家人”这五个字,随着故事的展开,深深烙进了读者的心中。
教师
下水文
我欠母亲一张梳妆台
吴应海
小时候,我和同村的一群孩子,经常学着电影中的人物,玩各种各样的战斗游戏。累了,就干些“偷鸡摸狗”的事。不是钻进张家鸡窝里拿几只蛋,偷偷找挑糖担的小黑子换糖吃;就是溜入李家厨房,从锅中拎几只热气腾腾的粽子,躲到草堆旁大饱口福。大人们认为,我们年龄尚小,不懂事,等到上学后,自然会循规蹈矩起来。
可令父母们失望的是,我们这群小子,一到星期天,仍然打打杀杀,闹得村子里不得安宁。我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她既没有像“山羊”的母亲那样,用柳枝条没头没脑地乱抽我;也没有像“松鼠”的父亲那样,用一根绳子把我绑在方桌脚上。母亲自有她的绝招。
一天放学回家,我扔下书包正准备往外跑,突然瞥见小饭桌上有一本崭新的小人书,拿起一看,是《渡江侦察记》,同学李加宝也有一本,我向他借过好几次都没借到。我的心一下被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坐到凳子上,津津有味看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已悄然站到我身后,等我合上小人书时,她说:“如果你能慢慢改掉贪玩的坏毛病,今后,我就经常给你买书看。”
“真的?”我用怀疑的口吻问道。我们家那时很穷,平时父母恨不得把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花。谁知母亲却说:“当然是真的。不信你就试试。只要你一个月不貪玩,不惹事,好好在家学习,你想要什么书都可以。”“那我就要一套《铁道游击队》,10本!”我想母亲肯定会脸一沉,不肯答应。母亲先是一怔,继而眉头微皱:“你确定能管住自己?”我使劲点着头,母亲笑了,不仅答应了我,还和我拉了钩。
我在语文老师的儿子那里看到过《铁道游击队》,我做梦都想拥有一套。为了能得到这套书,我给自己下了狠心。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每天一放学就回家,星期天把自己锁在院子里,任凭谁叫唤也不搭理。
盼望着,盼望着,一个月时间快要到了。记得那是个星期六,晚上放学回到家中,只见小饭桌上搁着厚厚一摞小人书,我冲上去一看,果真是《铁道游击队》,我咧开嘴,心中比吃了什么东西都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学习成绩逐渐有了起色,母亲奖给我的书越来越多,其中甚至包括《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一些大部头的书。再加上我自己平时省下零花钱买的书,等到上初二的时候,大大小小已积攒了100多本,这在当时的农村家庭,是很少见的。
那年秋天,我家准备盖新房子,同时添置一些家具。母亲对我说:“海儿,你如果期末能考个年级第一,就给你做一个书橱。怎么样?”正愁那么多书没处安放的我,一口应允。
虽然那学期期末我只考了个第三名,但母亲还是决定为我做一个书橱。可是,木匠在配料时告诉我们说,材料不够,如果做书橱,就不能做梳妆台。我知道,母亲出嫁时,没有什么像样的嫁妆,她一直念叨着等日子好过了,就给自己做张梳妆台。我虽然渴望能有一个书橱,但实在不忍心让母亲放弃她等待了多年的梦想。
母亲犹豫了一下,对木匠说:“那就做书橱吧,梳妆台不做了,就当儿子欠我一张吧!”听到母亲的话,我的心头猛地一热,刚想阻止,母亲说,就这么定了。我的眼睛一下子潮湿起来,对母亲说,等儿子有出息了,就买一张最漂亮的梳妆台送给她。母亲笑了,一脸幸福。
书橱终于做好,还刷上了乳白色的漆,显得特别高档。从此,我拥有了人生第一张书橱。我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给母亲买一张世界上最好看的梳妆台。
然而,世事无常,两年后,母亲不幸患上了食道癌,经检查已到晚期,不久就永远离开了人世。那年,她才44岁!
我再也无法兑现自己的诺言了。这么多年来,一想到这件事,我就懊悔,痛苦。
我永远欠着母亲一张梳妆台!
【写作后记】
小时候,母亲放弃期盼多年的梳妆台,而把木料省下来给我做书橱的事,一直深深烙在我的心底。这些年,每当看到各式各样的书橱时,我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我永远欠着她一张梳妆台。我一直想找个机会,把这段往事写出来,于是便有了此文。在这篇下水文中,我采用顺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事写人,条理清晰,主旨鲜明。但愿能给同学们学写记叙文有所帮助。
参考答案
《一棵芦荟》参考答案:
1.“随意”表现在:①养花不讲究品种,养的并非奇花异草;②从来不花钱买花,捡别人扔了的花,将其养活;③自己培育花。 “讲究”表现在:①讲究搭配,花与盆要搭配,不同时节的花也要搭配;②好好侍弄花,注意给花喷水、施肥。
2.第二段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写一棵芦荟,过渡到下文写赵老。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灰头土脸”赋予花人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了“我”养的花品相极差,也从侧面突出了赵老养花技艺的高超。
4.①爱花,善养花;②随和,朴实,善良;③恬淡,爱美。
《人能感动,就能幸福》参考答案:
1.三件事分别是:(1)看到柳树的自然之美;(2)感受儿子的成长;(3)听到乞儿感恩的故事。作者因此获得了幸福的感觉。(应依据篇末处的“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丫,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作答。)
2.(1)指内心受到突如其来、深入心灵的触动。(2)指孩子由需要照料到学会简单自理的巨大进步。
3.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把社会比喻为需要“清扫的房间”,表达了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望。(注意:答案中应包含比喻手法、句子含意。)
4.只是摘抄原文语句来回答(如“感动,仿佛纯棉呵护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之中”或“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阐明感动是幸福的前提,幸福是通过对感动的体悟而获得的结果;既阐述感动与幸福的关系,又表明人要关注生活,发现让人感动的细节。
5.示例:《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令我感动。鲁达除暴安良、粗中有细的思想性格让我敬佩,我从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从而感到幸福。
《可爱的憨憨鲸头鹳》参考答案:
1.D
2.鲸头鹳的特征是憨,表现为四个方面:动作憨,身材憨,神态憨,生活习性憨。
3.不能删去。如果删去“主要”,就说明鲸头鹳全部生活在中非国家的沼泽湿地,与“鲸头鹳在日本很受欢迎”相矛盾;“目前”表明鲸头鹳是当前已知的头最大的鸟,不排除以后会有头更大的鸟。这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示例:列数字。如“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目前世界上仅剩5000至8000只”,通过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鲸头鹳的数量之少,突出了它是需要人们保护的“易危鸟类”。
《科学“天宫” 筑九霄之上》参考答案:
1.是从“天宫”空间站的结构特点、搭建方法、利用微重力环境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实验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的。
2.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3.微重力环境下合金的制备、晶体的生长、球体的制造都比在地面上更容易。微重力还会对一些基础物理的实验条件产生重要影响, 科研人员能够以更高的指标和精度开展实验, 对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进行验证。
4.B
《追经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课》参考答案:
1.追经典绝不是一时的时尚潮流,而应成为我们一生一世的功课。(或:追经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课。)
2.①用当前青年人热衷于追经典的时尚现象,引出要议论的话题“追经典”;②从文化热点、时尚现象切入,引人注目,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3.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有力论证了青年人学习经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先列舉当前青年人热衷于追经典的时尚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再论述经典的价值;接着论述青年人研习经典的重要意义;然后论述怎样让青年人正确地追经典;最后点明中心论点。
《快与慢的比较》参考答案:
1.过分追求快害处不少,因此生活中要处理好快与慢,追求快捷、快速的同时要权衡利弊,做到循序渐进。
2.指“成年性婴儿”,即那些身体虽然长大,成绩也可能非常好,但适应能力极差、经受不住任何挫折的人。
3.会使一些传统事物、生活方式及其生活工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会使人的心灵疲惫、麻木、郁闷、浮躁,失去灵性和创造性,影响身体健康。
4.不一样,前者是引用论证,论述了急于求成的弊端;后者是举例论证,论述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