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晓华
[摘 要]统编版教科书在每个单元前编排了篇章页,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语文要素,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准确解读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细化落实,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以五上第六单元为例,探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要素;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1-0080-02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版教科书在每个单元前编排了篇章页,用简洁的语言点明语文要素,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准确解读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细化落实,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以五上第六单元为例进行了研究。
一、依“标”而落,聚焦要素实施学习策略
这里的“标”既指课程标准,同时也指单元语文要素。在教学时,紧扣课程标准,围绕语文要素,“依标”展开教学。
(一)分镜头梳理场景,把握文脉
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是落实课标的有效载体。《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均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一个个场景进行自由组接来叙事。 还原作者创作的这一过程,利用分镜头梳理,便于学生把握梗概。例如教学《慈母情深》,在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先找到文章中的几个场景: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向母亲要钱买书,母亲毫不犹豫地给钱,我买罐头……将这几个场景进行组接,就能准确把握文章梗概。
(二)聚焦重点场景,体会感情
《父爱之舟》主要通过作者在梦中与父亲共同的生活场景转换来表达父子间的深情。在《父爱之舟》的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道题: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这道题对接课后习题第一题:默读课文,说说“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留下印象最深。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展开讨论,体会蕴含在场景中的情感:1.概括“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2.谈谈蕴含在场景中的“父爱”。学生从父亲卖茧子却给“我”买枇杷吃,省下钱来给我住客栈,庙会上给我买豆腐脑……这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同时一个一个场景叠加式地推进,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体验更深刻。
(三)场景细节化,加深情感体验
如前所述,单元语文要素教学,既包括理解体会层面,也包括表达运用层面。教学时,将读写融合,既加深情感体会,又提高表达能力。例如,通过《慈母情深》,学生学习了用细节表达情感的方法。在学习《父爱之舟》时,便可迁移运用。以下是学生根据“父亲看到我被虫子叮咬后”这一场景展开的细节描写:
父亲一下子抓住我的手,举到了低垂的灯泡下,头俯得很低,两个眉毛却锁成了一个大疙瘩。他一看清我手上到处布着的小红疙瘩,眼神顿时严肃起来,恍惚间又闪闪的,晶晶的,仿佛内心正在经历着一种无可言说的痛苦……
这样的练笔,将前一课的学习成果进行运用,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情感体验。
二、因“文”而落,联系文体特点开展学习
本单元都是情感性很强的叙事类作品,学习这样的课文应入情入境,从理性分析式的学习走向体验式的学习,“把别人的故事当作自己的故事来读”,让情感植入心间。
(一)入情入境
1.一条主线,在聚合中明确情感
创设一个情境,架构一节课的整体思路,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个情感的“场”中,有利于情感体验。
教学《慈母情深》,以场景的梳理作为推动课堂的一条纵线,让学生亲历故事的情节达到入境;以细节的体会揣摩为横线,让学生感受丰富细腻的情感,达到入情。教学时以“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推进,以感受母亲的形象为教学的明线;以“我”的感受体验、情感起伏作为暗线,运用在文中习得的细节描写的方法表达“我”的神态、心理变化。看似是两条线,其实是一条线:母亲的形象体会越深刻就越有利于表达“我”的感受,而“我”的感受体验越真切则越有利于母亲形象的架构。整节课紧紧围绕着这一点,目标集中,有利于在聚合的活动中明确情感。
2.数次回应,在叠加中加深情感体验
《慈母情深》一文,作者借助一个个场景与细节不断地丰富情感表达。教学时,遵循文本特点,每一个环节均回应教学主线,螺旋上升,加深情感体验。围绕教学主线,安排了以下几个板块:(1)聚焦“母子对话”,体会人物情感。聚焦文中陌生化的语言形式,通过朗读、想象、体验说话等感受母亲的形象与“我”的内心。(2)聚焦母亲工作时的场景与细节,通过发现写法,移情体验等,感受母亲无私忘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激、心疼、愧疚之情。(3)整合信息,组织辩论。在母亲不该给钱与毫不犹豫地给钱之间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几个教学环节,几次回应落实教学主线:体会母亲的形象,感受“我”的情感心理变化。紧紧围绕核心目标展开教学,回环复沓,叠加推进,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渐趋丰满。
(二)移情体验
1.假如是“我”
《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教学这段话,只有激活學生的切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母亲工作的艰辛,体会慈母情深。教学时,分以下几个环节:聚焦细节,想象画面,关注“坐了下去、弯曲了背、俯在缝纫机上、手脚并用”这几个短语;移情体验,假如让你保持这样的姿势一整天,你会有什么感受?尝试运用文中抓住细节的方式分享感受。
2.对比不同
唤醒了学生的体验,再对比母亲的不同表现。并追问:我的母亲,她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都是这么过来的,难道她的脖子就不会酸吗?腰就不会痛吗?眼就不会花吗……
3.探究原因
在巨大的反差与强烈的对比中,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了慈母的深情: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母亲是咬牙坚持着的。她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她的心里只有我们,唯独没有她自己……
移情体验,切身感受,再聚焦差异,探究不同,慈母深情呼之欲出,情感的体会就水到渠成。
三、因“生”而落,提升思维促进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应站在学生立场,致力于思维发展,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一)再现认知冲突
不经历认知矛盾冲突,很难撬动思维。
1.回到学生认知起点
在充分感受母亲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之后,算一笔账:母亲拼了命地挣钱,一天能挣多少钱?现在“我”一开口就要了1.5元意味着什么?再组织一场辩论:母亲到底应不应该给这个钱?学生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我”不应该向母亲要这个钱,母亲不给钱才是合情合理的。这是学生认知的起點,回到认知起点,是为了激发情感冲突。
2.聚焦文本的作者“故意”
细读课文发现文中有许多的“不合常理”之处:《慈母情深》中母亲在那样的条件下毫不犹豫地给“我”钱买闲书;《父爱之舟》中父亲舍不得住旅馆,却要给我换好一点的房间,吃不饱饭,粜了米也要供我上学……《“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面对同一幅画,父亲与母亲截然不同的评价等等。其实这些反常之处就是作者“故意”制造的,隐藏着作者的独特用意。教学中以这些“故意”为突破口,揣摩出作者的“匠心”与“用意”,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挑起学生认知冲突
当学生的认知与文中人物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反差时,教师再用主问题将两者勾连起来,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会做出这些反常的举动?学生的思维就被点燃了。
(二)激发学生想象
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走进文本内容,落实语言积累和感悟文本情感的关键。例如,《父爱之舟》第六自然段中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了父亲给“我”凑学费、铺床的场景。激发学生想象有助于体会“慈父”形象,有助于课后习题“新滋味”的理解与思考。首先,引导学生想象父亲粜米、卖猪,为作者东奔西走凑学费的情景,从中体会父亲竭尽全力支持作者读书的不易。其次,想象自己拿着家里粜米、卖猪凑来的学费,看到父亲为自己铺床时内心的感受,从而体会课后习题中所说的“新滋味”: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境况的担忧、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等。
(三)组织言语实践
1.开展话题辩论
话题辩论涉及概括、整合、想象、推理等一系列的高阶思维,在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辩论,有利于发展高阶思维。教学《慈母情深》,在充分感受了母亲工作的辛劳以及生活不易之后,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母亲应不应该给“我”钱?学生整合全文信息,联系生活经验,从理性的角度、旁人的角度以及子女的角度,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地分析、辩论,得出结论:母亲不应该给钱!为后来体会慈母深情蓄力。
2.进行练笔表达
充分感受了慈母工作的艰辛且一致认为母亲不应给钱后,聚焦母亲不合常理的举动:将揉得皱皱的毛票掏出,毫不犹豫地塞给我。此时,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最高潮。在这个情感喷发的当口,安排随文练笔:体会作者此刻的心情,想象其神态、心理等变化并写下来,尝试运用细节描写。学生的表达情感真挚,细腻生动。
围绕语文要素,树立大单元意识,同时遵从单篇课文特点,阅读与表达同步实践,力图实现“一课一得”“课课有得”“得得相连”,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