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珊珊
[摘 要]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取点的探索,教师要深潜教材之中,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对学生学习基础进行把握,抓住文本关键因素进行问题设计。关键词、中心句、空白处、点题句都属于文本核心组成元素,教师围绕这些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就能紧扣文本主旨,成功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关键词]问题设计;取点;多元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1-0047-02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需要有准确的选点,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激发效果。教师在问题设计取点时,要关注文本题目、关键词、中心句、空白处、点题句等要素,通过关联思考和整合操作,确定问题设计的起点,这样设计出来的问题才会有更高的契合性,才能顺利启动学生的学习思维。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巧妙一问,往往能够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使其在对接性思考中逐渐形成学力。
一、抓住关键词选择问点
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要注意筛选关键词,以便为问题设计找到更多支点。文本题目、开头、结尾以及情节转换和过渡的地方,都会有一些关键词的存在,教师在文本梳理和研读时,需要有整合意识,将这些关键词提炼出来,并以此展开问题设计。关键词要表达的往往是主题、线索、情感、结构等方面的内容,从这些角度展开思考,可以顺利进入文本核心,使学生形成统合性阅读认知。
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时,从题目可以看出,“鹿角”和“鹿腿”应该是本文的关键词。教师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展开阅读设计:“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它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腿的?当小鹿脱离危险后,它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呢?……”学生进入思考环节,结合文本内容展开问题解读:小鹿对自己的角是非常满意的,形容自己美丽的角时,运用了形象的比喻,说自己的角是“精美别致”的;在对待自己的腿时,小鹿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小鹿经历了危险之后,改变了态度,对难看的腿有了新的认识,美丽和生命相比当然是不值一提的。学生围绕关键词展开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在思考解读中建立起了完善的阅读认知。在问题操作中,很多学生都能够有深度发掘的意识,对阅读问题进行延伸思考,阅读认知呈现出深刻性。
教师围绕“鹿角”和“鹿腿”两个关键词展开问题设计,成功启动了学生的阅读思维。鹿角虽然美丽,但不能给小鹿带来安全感;鹿腿虽然难看,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让小鹿成功逃离危险。抓住关键词展开问题设计,给学生带来了更多思考方向,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解析,自然建立起阅读认知。
二、围绕中心句选择问点
文本有中心句,很多段落也有中心句,这些句子有着总领、总结的作用,集中体现了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特别关注这些句子的助学作用,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展开思考和操作,以顺利启动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分析中形成阅读认知。中心句有集合统领的属性,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切入点,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这些中心句往往就是可以借鉴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全文的中心句,其凝练性更高,问题设计的价值也会更强。
在教学《花钟》这篇课文时,教师深入到文本之中,对文本段落进行梳理研究,很快就找到了中心句。如第二段的第一句话便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句,与下文内容形成了“总分”结构。教师设计问题:“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为什么不同?”这个问题和文本中心句高度契合,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很快就获得了学习共性认知:因为植物开花与温度、湿度、光照等有直接关系,在适合的时间便会开花。教师继续设计问题:“科学家根据花开时间不同,设计了‘花的时钟,这个时钟有什么特点呢?”这个问题是根据最后一段的中心句展开设计的,学生再次展开阅读讨论,很快就有了共性认识。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体思维,教师推出质疑性阅读活动,要求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之中,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设计质疑性问题。在问题展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筛选,展开对应的讨论,使学生逐渐形成共识。
教师针对文本中心句展开阅读问题设计,与文本内容形成高度一致,学生深入到阅读文本中,便能够获得清晰的阅读认知。中心句大多是一段话的总领句,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学生能够从深度梳理中形成学习认知,说明教师的问题设计是比较适合的,成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中心句角度展开问题设计,其难度系数普遍不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探究也比较容易,自然能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成果。
三、深潜空白处选择问点
教材文本中往往有一些空白处,为学生思考提供了充裕的空间,也为教师设计问题创造了契机。人物对白、课文插图、情节转换等地方都可能形成文本空白,特别是省略号的使用,是最为鲜明的留白,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巧妙设计一些问题进行调度,能够引发学生的猜想,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为文本、生本的多元沟通搭建桥梁。小学生大多喜歡联想和想象,文本空白处为学生带来了思考的契机,教师利用问题进行调度,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时,这篇课文运用了科幻的手法进行设计,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读者会感觉很新奇,也想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奇特的事情。教师围绕这些期待点进行发掘,就能给学生带来更多启迪。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情节进行问题设计:“三角形的鸟窝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鸟窝还会住进什么样的动物呢?如果你也能变成一棵树,你打算变成什么样的树呢?在你变成大树后,会发生哪些奇迹?”学生对这些问题都比较感兴趣,纷纷展开思考和讨论。有学生认为,鸟窝有多种形状,因为我们平常见过的鸟窝都是圆形的,这三角形的鸟窝肯定有其神奇的地方;有学生展望,如果自己能变成一棵树,希望变成白杨树,因为白杨树长得更挺拔,自然能够有高远的视野,说不定能够招来金凤凰。教师参与学生的问题讨论,对学生的创意解读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形成更神奇的感受。文本解读没有固定路线,教师要求学生做创新探索,其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使其形成崭新的阅读认知。
教师在文本空白处展开问题设计,给学生带来了更多思考的空间。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是非常有创意的设计,学生大多喜欢幻想,对这样的问题有更高的接受度。拓展想象能够升华文本内容,也能够抬高学习视点,从更宽阔的视界展开思考,学生的阅读认知会更为丰富。文本空白点很多,如何才能成功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学生思维呈现差异性,教师需要有观照意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诉求,以便做出更为贴近的设计和组织。
四、切准点题句选择问点
点题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文本的核心引擎枢纽,教师在这个位置展开问题设计,往往能够生发出无穷的内驱力。点题的句子大多出现在结尾或者开头,教师在梳理阅读时,要先确定点题句的位置,并进行关联思考,找到问题设计的切入点。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呈现个性化,教师在问题设计时,要观照学生的思维基础,以提升问题设计的切合性。问题设计不在以多取胜,教师要有筛选和优化意识,提升问题设计的含金量,这往往能够获得一鸣惊人的效果。
在教学《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时,题目本身就体现了文本主旨,全文都是围绕着这个观点展开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阅读理解时,主要从题目角度进行问题设计:“文本最后一句是‘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用这个句子做结尾有什么用意?文本中讲述的事情很小,能够上升到诚信的高度来看待吗?”学生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对诚信主题进行深度发掘:守信是文本的主题,用宋庆龄的原话做结尾,照应了开端和题目,是点题之笔,显得很自然;诚信是一种思想境界,不能用大事、小事来区别对待,不管什么时候,人都需要讲诚信,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底线。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进行点评:文本主旨是守信,文中故事也围绕着这个观点进行组织,并对宋庆龄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教师围绕点题句进行问题布设,促使学生顺利启动阅读思维,并快速融入其中。从学生对问题的发掘情况可以看出,教师问题设计和组织是比较科学的,有着丰富的启迪作用。学生能够从文本阅读中明白什么,这是教师需要重點考虑的问题。文本只是一些载体,需要教师做对应的发掘和引导,利用问题进行调度,与学生思想形成对接。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会产生更多延伸性思考,这是教学问题调度的结果,也是重要的教学契机,教师要做好学情把握,做出针对性调整,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利用问题进行课堂互动,这是最为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在问题设计时,需要有观照意识,统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梳理出问题设计的取点。好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够快速启动学生思维,还能够形成深度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对问题设计展开深入研究,以提升问题的激发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陈星.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的三个维度[J].教学与管理,2020(14).
[2] 刘光财.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3] 游永兴.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设计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12).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