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明长城史话(下)

2021-11-20 22:39张旻
党的生活·青海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杨慎朝廷青海

张旻

杨一清一生戍守长城、边疆立功,他计除大宦官刘瑾,并留下了“无事时当如有事提防,有事时当如无事镇静”的至理名言。

明代弘化年间,北元从河套地区大规模进犯明朝的延绥、陕西、甘肃三镇,即今陕西、宁夏、甘肃省界相邻处。朝廷派才干出众的杨一清担任陕西省巡抚兼任延绥、陕西、甘肃三镇总督,杨一清发挥军事才能击退北元进犯,将河套地区收回后杨一清建议朝廷大规模修建延绥、陕西、固原、甘肃等西部边防重镇的长城。当时明武宗非常支持杨一清,拨巨款修建边疆长城防御工程。

杨一清在边塞为国尽忠,屡立战功时,却遭到大太监刘瑾的妒忌——这是古代中国忠臣普遍遭遇的事情——起因是杨一清掌握着巨大的国防军费,他又不与刘瑾同流合污,拒绝了刘瑾的索贿。刘瑾没有机会染指军费,于是向明武宗告发杨一清的种种不是。杨一清不得不以生病为由辞职。刘瑾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阴险毒辣的太监,被他盯上的人,岂能以生病隐退这样的惯常理由躲过迫害。刘瑾网罗编织杨一清贪污长城修建费用的罪名,将其下狱,欲置之于死地。

然而,杨一清是当时有名的学士,他身陷囹圄后,其门生李东阳、王鳌等将他救出。恰好当时庆阳界内的安化王朱寘鐇叛乱,朝廷重新起用熟悉当地地情、军情的杨一清去平叛,并派另一名宦官张永监军。杨一清、张永率军出发即将前往庆阳时,明武宗全副武装亲自到城门外送行并赠送礼品,这让刘瑾更加嫉恨杨一清以及地位渐起的张永。在平叛朱寘鐇期间,杨一清痛恶刘瑾把朝政弄得乌烟瘴气,致使边疆不得安宁,百姓生灵涂炭,于是,他把刘瑾的罪状向张永一一列举出来。平叛胜利后,杨一清向张永说:“边疆隐患容易平定,可是国家内部的祸患还得靠您啊。”张永问什么意思,杨一清在桌子上写了一个“瑾”字。张永此时也正被刘瑾所妒忌,于是张永在明武宗面前痛陈刘瑾祸乱朝纲的种种恶行。明武宗听了张永的检举,下令处死刘瑾。杨一清升为户部尚书,后任吏部尚书。

杨一清官复原职后更加注重北方军事防御和修筑长城的工作。因明朝加强对西北边疆的防御,河套地区的北元部落从这一时期不得不开始西迁,用法国草原历史学家格鲁塞的话说,“到青海周边碰碰运气”。从明朝正德年间(1491年-1521年)开始,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迁徙至河西走廊,翻越祁连山进入青海湖周边,当时明朝称他们为“海部”。活动于相对贫瘠地区的海部为了获取生活物资,不时地侵扰河湟地区。生活在明朝嘉靖时期的杨慎作《青海引》:“长白山前号黑风,桔槔火照甘泉红。五千貂锦血边草,单于夜帐移湟中。华林酒艳长庚醉,沉香春浓海棠睡。金马门如万里遥,那知青海城头事。”诗中记录了青海地区海部蒙古帐篷扎到河湟农业区的事件,又讽刺了朝廷那些不作为的官员们,在华林苑、沉香殿一样奢侈享乐的地方醉生梦死,学士、翰林们哪会知道青海地区发生的事情。

杨慎被后世推为明朝第一才子,一生恃才傲物。他年轻时曾去拜谒杨一清,看到杨一清藏书很多,杨慎猜测他没有读完这些书,随便拿出书架上几本书,想考一考杨一清,杨一清竟能全部背诵下来。杨慎被杨一清宏富的学问所折服,从此更加刻苦读书,跻身中国历史上最富才华的天才梯队,李贽曾说:“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

杨慎杨戍仙在忧患青海边疆事务,讽刺朝廷庸碌之辈时,他所钦佩的杨一清没让他失望。当时,亦不剌部落在海部中最为强大,青海湖地区虽水草丰美,宜于游牧,但是其他生活必需品不得不從明朝管辖的河湟农业区购买、交换,更多的则是靠武力掠夺。当时朝廷和地方官员都主张安抚,惟独杨一清向朝廷请奏出兵清剿,最终节制亦不剌的掠夺;吐鲁番地方政权请求进贡,与明朝建立友好关系,所有的朝廷官员都拒绝请求,惟独杨一清主张和好、安抚吐鲁番,吐鲁番最终向明朝归附。因处理西宁和吐鲁番事务得当,朝廷擢升他为吏部尚书,后又升任内阁首辅,这是明朝臣子的最高地位,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当时给事中陆粲请求重启修建长城事务,这正是杨一清一贯的主张,杨一清给予支持,这个时期的长城修建力度大于古代的任何时期。在西宁和吐鲁番地区的边防事务上,杨一清向部属和地方官员灌输“无事时当如有事提防,有事时当如无事镇静”的治理边疆理念,此语一出,就被人们作为处事格言,洪应明将这句话收录到《菜根谭》中,这句话是杨一清留给后世的至理名言,更为明朝边防官员在青海地区修建长城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一清在嘉靖九年(1530年)去世。杨一清去世后,明朝依然持续修筑长城工程。从正德年间开始,明朝朝廷在青海的门源、互助、大通、湟中、贵德等地区修筑长城防御工事,跨正德、嘉靖、隆庆三朝,长达六十多年。

(作者单位:大通县地方志办公室)

猜你喜欢
杨慎朝廷青海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杨慎“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悲喜人生(下)
大美青海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一方素帕寄相思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