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姬
摘 要: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和美好向往,凝结着各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文章以民歌进入高中音乐课堂为主题,探讨了民歌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民歌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方法等内容,旨在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培养高中学生的高雅艺术情操。
关键词:民歌;高中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9-0093-02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悠长,而音乐文化是人类在劳动生活中以独特的情感来表达和抒发的精神文明成果,民歌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民歌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历史的打磨,蕴含着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文化成果。直到今天,民歌中的精神力量依旧能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一、将民歌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高中音乐教育资源
民歌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载体的角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之一。我国民族众多,拥有很多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各地区的民歌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也形成了各种流派,如陕北民歌、客家民歌和云南民歌等。陕北民歌种类很多,代表作有《东方红》《兰花花》和《三十里铺》等,主要包含了信天游、山曲、爬山调、船工号子、大秧歌调、旱船曲、酒曲、二人台、榆林小曲、清涧道情、传统小调及众多风俗歌曲。客家民歌是一种用客家语创作、以客家民间生活及风俗为题材的民歌,主要包括客家山歌和客家童谣,代表作有《采茶歌》《十送红军》和《月光光》等。云南民歌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或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新人的祝福,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代表作有《小河淌水》《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和《弥渡山歌》等。这些优秀的文化资产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二)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
我国的民歌文化蕴含着浓郁的民族精神,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民歌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并流传下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构成了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民歌涵盖了各种民族精神和情感,斗志昂扬、永不服输、拼搏奋斗的民族精神存在于歌曲的意境中。因此,学习民歌知识,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同时,民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文化生活等,能让学生更客观地了解我国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在音乐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养[1]。
(三)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民歌是了解各族人民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学习民歌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感受不同种类民歌之间的联系和独特之处,有助于学生发现民歌与流行音乐文化的差异。通过学习民歌,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地域的传统风俗等文化知识,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通过文化熏陶,学生可以加深对我国多民族文化的认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情感的发展,激发爱国意识。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影响音乐氛围
在当前的高中教学环境下,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校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文化课在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音乐课应承担陶冶学生情操,舒缓学生心情,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及欣赏能力的责任。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和课程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造成音乐处于一种被忽视的地位,音乐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随着教育部对高中新课改提出的要求[2],音乐成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歌,让学生体会我国民歌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方式古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较为固定的单一模式,板书写得漂亮,教案写得文采飞扬,只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并没有意识到要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欣赏艺术、了解文化。高中进行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暂时缓解文化课压力,在音乐中享受美好,多方面地了解文化、解放思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音乐课程中融入民歌,让学生欣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既能让学生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又有利于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
(三)音乐教学理念不清晰
音乐教学不仅是教音乐,还要通过音乐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现在的学生大多对流行音乐感兴趣,认为其他的音乐形式索然无味,这导致学生缺少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学生受西方音乐影响严重,致使音乐教学脱离传统文化的培养,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和发展。因此,为防止西方国家在音乐文化上的“渗透”,音乐教师要在音乐课程中融入民歌,增强创新意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歌的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
要想在高中音樂教学中让学生对民歌感兴趣甚至爱上民歌,教师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活跃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才会让学生对民歌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学生学习民歌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本质要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尽可能多地结合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学生只有对音乐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对民歌展开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现代化设施,如将多媒体手段融入教学。教师可通过收集网络资料、外出采风、查阅书籍等方式,将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各种资料全面融合,再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出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学,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角度理解民歌文化,让音乐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形象,使学生在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3][4]。
例如,在教学《信天游》这首歌曲时,首先,教师应让学生了解陕北民歌的形式、语境和特点,教师可以剪辑影视剧《黄河谣》《黄土地》和《北斗》等片段以及陕北人对歌的情景剧等在课堂上播放;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介绍陕北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和人文环境,同时可介绍其他地域的民歌,并与之比较;最后,教师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对音乐文化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体验民歌文化,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同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音乐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会唱歌,更要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增強其参与性。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爱好,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现在的学生大多喜欢流行音乐,教师可以将民歌融入流行音乐中,促进文化的创新,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歌。
例如,在教学《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前,教师可将这首歌曲改编为学生容易接受且比较喜欢的风格,随后给学生布置相关任务:收集与这首歌曲相关的内容,并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语句进行描述;探索这首歌曲改编成不同曲风的唱法,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文化内涵。这样,虽然程序上有些烦琐,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不改变歌词,将歌曲改编为说唱风格(可参考王力宏版本)等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加强师生互动。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原版歌曲,感受其中既有哈萨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风味,体会其中的高超艺术。学生在对比学习之后,阐述自己的体会,加深对民歌的感受,认识到民歌的魅力。教师通过改编,使学生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培养了音乐素养,传承了传统文化。
(三)开展多种活动
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主要是以教唱的方式进行,通过歌声给学生传递欢快、轻松的情绪,同时提升学生的情趣。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采用“教唱”的方式,迫使学生关注与民歌有关的音乐知识,会让学生产生强迫感,甚至产生厌学心理,最后丧失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歌教学,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发现美和审美的能力,而是想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音乐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民歌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将一些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歌曲说唱、民族戏曲表演等都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音乐教学的课时较少,为了促进学生对民歌文化的深入理解,教师可在其他时间组织相应的民歌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带领学生学习我国各种民歌文化。
例如,教师可组织班级民歌歌唱比赛、校园民歌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挑选并演唱自己喜欢的民歌,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民歌文化并加以传承。学校也可组织民歌鉴赏活动,通过教师指导、学生领悟、分享心得体会,让学生在听民歌、唱民歌的过程中增加民族文化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得更深,更有融入感。
结语
民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多元化的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民歌融入高中音乐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又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成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李志红.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探析[J].天津教育,2020(28):123-124.
[3]张 莲.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路径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刊),2021(1):97-98.
[4]吴 量.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智力,2020(36):19-20.
作者简介:康 姬(1990— ),女,甘肃天水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