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平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承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它以企业对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毕业即就业”为目标,按照就业市场需求,通过校企双方共享教师与师傅(工程师)、共同建设课程(部分)和共用生产设备与实训场地(部分)等共同协作,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围绕“实践促理论,理论引实践”的发展核心,广大职业院校需要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学校教育、企业教育之间,寻求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实现对职业教育的全面深化,达到对全方位职业化人才的高效培养。
2016年与2018年,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与江苏润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成立了两届现代学徒制班级,每一届学生16人。截至到目前,现代学徒制班级已经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就业率得到提升,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办学中,学生是共赢三方(校、企、学生)中,收益最大的一方,达到了教学改制目的。
学生在学校学习累积时间1.5年,在企业学习累积1.5年,工学交替,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与内容等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中,师资共享、设备共享。校企双方都为学生的培养付出巨多。
合作办学培养学生,一方面需要为企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结合企业产品为数控机床整机,我们确定了培养方向为“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与维修”,区别于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原本的专业方向与学习载体(自动生产线与工业机器人)。
首先构建学徒制班级的管理组织机构,结合高职机电一体化教育专业课程,教师要围绕校企联合的发展路径,通过成立教育教学小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职业规划。设定鲜明而具体的发展目标,围绕“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生产部门)、数控机床电气调试(生产部门)、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售后部门)”的岗位学习特点,组织学生有侧重性的开展日常教学。在教学任务的设定上,延续了职业能力、岗位划分的多项优势,设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如表1。通过因人设岗、目标考核、教学激励等方式,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额培养,继而帮助学生有效转化为“学徒”,在高效磨合之中建立科学化的职业教育模式。
表1 职业面向和岗位分析
校企双方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职业素养,来总体设计课程体系。依据工作岗位设计的工作任务,由基础到专业、再到综合应用能力的顺序,来完成现代学徒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解构。同时围绕教学岗位责任的设计,学校管理者要将学生的专业特色和未来发展融为一体,在专题体系的建设上加强评价,塑造评价标准,达到对职业课程体系的全面融合。
各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既相互关联,也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在课程的设置规划上,按照学校规定,在开展各类专业课程的同时,围绕高职教育体系的推进,在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延伸。通过全面的课程提升,进一步提高学徒制班级学生的思维延展能力,例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企业管理类课程,让学生熟悉不同职业课程之间的板块设计,围绕不同的教育模块,构建开放、多元、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如图 1。在融合顶岗实习、轮岗培养、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要通过多种教育举措,实现对学生职业岗位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夯实岗位基础课程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教育和成长,更好的满足学生在职业教育中所需要的各类职业学习诉求。
图1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学徒培养学生,要改变传统的教育速录,结合“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围绕实践教学、理论强化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融合。从而形成开放的教育体验,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强化实践教育、实施技能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
第一学年入校之后,以在校学习为主,期间会安排企业认知实习,认识企业产品、了解企业历史、学习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也会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技师来学校讲授企业相关教学内容。学生要在这一阶段,深化日常教育教学,围绕学校的通识平台,在思政、体育、数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深化,结合不同科目之中凝聚的职业价值,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第一学年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素养与专业基础能力。同时,在辅助学习其他的课程,包括艺术类、语言类、科学类课程,从而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第二学年进入准学徒期。根据安排,第二学年学生有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习,一个学期在企业学习。在校学习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比如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PLC等由学校专业教师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企业产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比如液压与气动技术,就会针对企业产品数控机床,讲授液压与气动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在企业学习期间,主要针对数控机床的不同模块进行学习,比如通过拆装数控机床的液压模块,来巩固学习过的液压与气动知识。在企业学习期间,一个师傅带6-8名徒弟,相对集中。
第三学年进入学徒期,学生身份变成“学徒+准员工”。第五学期,根据安排,有8周左右在学校学习专业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进入企业学习,进行学徒岗位轮训,主要由企业师傅采用“一带一”的方式进行指导,期间学校专业教师也会参与教学,理论与实践交替学习。第六学期,安排顶实习,学生由轮训转为定岗实习,一个师傅带1-2个徒弟,徒弟工时计入师傅工时,企业发放实习工资。
教学质量评价,由师傅、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完成。通过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日常考核由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主要包括:考勤、有效工时、产品检验质量等方面。考核方式有理论考核(面试或者笔试)、实操考核等。学生职业素养也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能够通过学校与企业双方组织考核,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的学生,实行“双选”。愿意在本企业就业的签订劳动合同;不愿意在本企业就业的同学,自由择业。
从就业质量看,学徒制班级的同学就业机遇与就业薪资远好于普通班的同学。首先是岗位的专业相关度,绝大多数都是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其次,起薪平均约6000元/月。
现代学徒制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培养了学生的理论与技能水平。
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建设中,校企共建的“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方向课程体系,在 2015级与2017级共两个年级组织进行了教学,效果非常好,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学生无论在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是在企业适应性、岗位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上,都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