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
儿童孤独症可影响儿童日常交往能力,对患儿心智发展及社交行为造成较大的影响,尽早干预,有助于缓解孤独症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情感障碍,提高患儿社交功能及自理能力[1-2]。患儿干预效果受其父母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及治疗行为的影响,部分父母面对患儿病情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患儿康复训练[3]。团队认知行为干预是让个体在团队中接受认知行为干预,充分发挥团体针对性及目的性强的特点,更好地纠正个体不良认知行为[4]。因此,本研究将探讨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孤独症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旨在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行为能力。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孤独症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即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发育障碍、社交障碍、兴趣狭窄及行为方式刻板;每个患儿只纳入1名亲属,即父亲或母亲;患儿父母受教育程度均为初中以上;患儿入组前无接受过任何训练、无肌肉萎缩或躯体残障,能接受相关训练及治疗。排除条件:患儿父母合并精神类疾病或长期酗酒或有药物滥用史、癫痫、先天性智力障碍、严重心肝肾等器质病变。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男32例,女6例;年龄4~7岁,平均5.32±1.10岁;病程1~3年,平均1.22±0.38年。对照组:男34例,女4例;年龄4~7岁,平均5.38±1.18岁;病程1~3年,平均1.26±0.32年;两组患儿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对患儿及其父母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人际关系干预、交流交换疗法、行为分解训练、感觉训练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创建团队:将38例患儿父母分为4组,每组9~10人,由系统学习过团体心理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的心理治疗师负责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团队干预训练。每周1次,每次主题内容不一样,每次干预时间为120 min,连续干预10周。
(2)干预内容:心理治疗师广泛收集孤独症患儿父母需求,并参考患儿干预方案,制订针对孤独症患儿父母的结构化认知行为技术为主导的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如下:第1周,主题为我们的大家庭,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团体干预的目的及意义,让患儿及其家长自我介绍,相互了解,并宣布团体设置。第2周,主题为认识孤独症,通过多媒体视频向患儿及其家长介绍孤独症临床特征、原因、治疗手段、预后及儿童行为功能及应对。第3周,主题为孤独症日常干预,向患儿及其父母介绍孤独症日常家庭中教学法、常见行为问题分类及处置、行为干预方法等。第4周,主题为情绪觉察,向患儿及其父母反馈行为检测卡结果,分享企鹅绘本,觉察患儿情绪,引出患儿对情绪的认知。第5周,主题为情绪的秘密,由心理治疗师检查患儿及其家长情绪作业,并教患儿及其家长区分事件、想法、感受、反应,布置认知三栏表作业。第6周,主题为情绪的秘密,由心理治疗师检查检查认知三栏表作业,正确区分事件、想法、感受、反应,并进行自动化思维分类。第7周,主题为情绪的秘密,由心理治疗师检查患儿及其家属自动化思维归类掌握情况,学习认知五栏表。第8周,主题为做情绪的主人,由心理治疗师回顾认知五栏表及认知概念化图表相关内容,练习5个认知矫正方法。第9周,主题为承诺与行动,由心理治疗师通过向患儿及其父母讲解问题解决策略,并鼓励其分享康复训练心得体会。第10周,主题为依依惜别,由心理治疗师指导患儿及其父母回顾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中的重要体验,分享收获,并进行反馈。
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儿童孤独症状(CARS)改善情况、患儿治疗依从性、行为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1)CARS[5]:包括模仿、人际关系、情感反应等15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评分15~6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孤独症状越明显。
(2)患儿治疗依从性:采用自拟的“孤独症患儿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人际关系训练、交流交换训练、行为分解训练、感觉训练等方面锻炼依从性,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评分10~4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治疗依从性越理想。
(3)行为能力:采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6]评定患儿行为能力,量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感觉认知、自理能力、人交往能力等维度,每个维度赋值0~20分,患儿能力水平与维度评分呈负相关,即维度分值越低提示患儿能力水平越高。
(4)生活自理能力:应用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及干预调查问卷[7]进行评价,从穿衣、进食、如厕、洗漱、作息规律5项进行评价,每项1~1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儿CARS及患儿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CARS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觉能力、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觉能力、自理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患儿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穿衣、进食、如厕、洗漱、作息规律、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观察组穿衣、进食、如厕、洗漱、作息规律、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研究指出[8],孤独症患儿父母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将影响其应对疾病的行为及信心,从而影响其治疗积极性,因此提高孤独症患儿父母对疾病的认知将有助于提高父母参与导致患儿疾病管理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对孤独症患儿父母实施团体认知行为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且干预后患儿CARS评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表明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父母对孤独症的认识,促使患儿父母参与到疾病管理中,更好地监督患儿进行康复锻炼,从而改善患儿病情。
合适科学的训练方式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提高患儿社交行为能力及自理能力,然而功能训练受患儿本人及其父母治疗态度及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为了提高患儿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锻炼效果,对患儿及其父母实施团队认知行为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行为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孤独症患儿行为能力及自理能力。这是由于团队认知行为通过病友父母间相互交流沟通,分享心得体会及相互支持鼓励,使患儿父母能更好地认识疾病,减轻患儿父母对疾病的恐惧感,促使患儿父母采取积极的行为帮助患儿更好地完成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了患儿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效果,有效改善患儿行为能力[9]。另外,团队认知行为提高了患儿父母对孤独症的认知水平,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地疾病管理中,并督促患儿完成相关锻炼,从而提高患儿多感官训练的积极性及训练效果,提高患儿自理能力[10]。
综上所述,父母团体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父母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及患儿治疗依从性,从而减轻患儿孤独症状,改善患儿行为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