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敏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结合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 新媒体;生源多样化;高职;思政课
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不断地升级,经济结构持续的调整,各行各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也愈发地多样化,学生的多样性使得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科技技术的发展,步入新媒体时代,基于新时代的学生特点,教学形式也不断向网络化、数字化以及共享化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实时的信息互动,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对其的实践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招生多样化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
当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主要是以下的五类:第一类是提前批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这类招生主要是面向那些没有希望考上本科的学生,提前确定好学校可以更好的进行职业规划;第二类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的毕业生,这类毕业生总体而言,经过系统的高中知识的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较为强烈的学习意识;第三类是对口单招的职高生,这类学生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但是接受较为系统的专业技能的教育,动手能力较突出;第四类是对口单招(技术学院)注册生,这类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都较为薄弱,综合素质相对最差;第五类是普招注册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构成较为复杂,学生综合能力知识储备参差不齐,生源构成的多样化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以及教师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生源构成多样化的学生特点
1.年龄层次的多样化
与本科教育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构成较为复杂,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年龄段的差异性。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以及中职毕业生,但随着一些新型职业的出现,新型职业的农民、下岗工人、退役军人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组成部分,进而使得学生的年龄分布呈现多样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学生心智与阅历的不同,年龄分布的多样性对高职院校进行思政课程的授课提出不同的要求。
2.知识储备的差异化
高职院校的招生渠道较广,学生的来源不一。所以,出现了学生的学业基础差异较大的现象,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在综合知识的储备优于对口单招的毕业生,这对于授课方式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尤其,不同学历的学生,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构成、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喜好的差别,也对高职院校的教师的授课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薄弱,而知识储备的差异化使得集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为一体的思政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更具有挑战性。
3.学业需求的个性化
随着国家提倡的大国工匠以及技能报国等概念的不断推广,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刻不容缓,高职院校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其所承担的责任更是不言而喻。技能报国路正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当代青年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缺失的力量,因此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是一致的。而生源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学业诉求愈发的个性化。如上文中,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对系统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更加侧重;退伍军人亦或是下岗工人则是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资质进而更好地为就业增加优势;而本科衔接班的学生则是希望进一步打好基础,为之后的升学做好准备。学业诉求的个性化对高职院校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深的要求。
二、生源结构多样化对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一)理论化的课程内容无法吸引学生
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会选择就读,其主要原因是想学一技之长将来得以傍身。所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作为应用技能型人才走出校园步入社会。而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其内容较为理论,不能迅速的带来所谓的“知识效果”,其对学生的影响在短期内无法见效。此类课程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空洞的理论知识无法迅速的吸引学生的眼球,引起他們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一群体而言,是较为高大上了。高职院校学生更加关注能够使得他们安身立命的课程,对于思政课程存在认知上面的偏差,进而使得他们忽略了思政课程的育人的功能,思想是决定学生能否长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较为枯燥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的授课较为传统,由于师生比例过大,基本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的模式,好几个不同的专业一起上课,使得教师们不得不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传授。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主要以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更多时候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仅仅只是作为教学的客体,单方面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此理论化的知识,不能真正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久而久之便会淡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成效较差。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授课载体依旧停留在传统课堂传授、PPT的使用、视频音频的播放以及课堂讨论等。
(三)新媒体时代下多元化价值的冲击
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愈发的便捷且多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的文化与思想相互激荡交错,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更加难以筛选出真是有效的信息,而作为学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是本职工作,这些都加大了学校的工作难度。思政课作为一门政治性很强的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当代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人不能够没有信仰,思政课能够帮助学生们了解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受到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的冲击使得一些信仰意识薄弱的群体,产生信仰危机进而被腐蚀,价值观出现偏差。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更加要义不容辞的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重要力量,若是思想不重视,其危害不言而喻。高职院校更加要注重精神思想方面的引导,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要在最美好的年华沉迷于网络游戏,物质享乐。应该引导学生重视思政课程,树立坚定的信仰。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是基于网络,利用数字技术,借助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渠道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具有数据性、互动性、虚拟性、网络化、模拟性等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以及知识的途径也更加多元。新时代的学生群体更愿意通过借助新媒体技术来进行自我提升以及表达自身观点。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够极大的丰富思政课程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更好实现寓教于乐,将个性与共性进行统一,使得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改善,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面临的机遇
1.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新媒体技术,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新媒体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加近,沟通起来也更为便捷。学生通过此技术,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与提升,这种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思维的拓展。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加完善的视角去分析事件,看待问题,并且积极的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去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2.有利于完善教学内容与丰富教学形式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通过网络学生与老师进行课程内容的积极沟通,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带领学生去探索思政课程的内容,减少了理论课的枯燥以及无趣,使得课程更加的“鲜活”。同时,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及时打破了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壁垒,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更加便利,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所想,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真正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活起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1.降低了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课程教学的资源实现了共享化。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或者其他设备,可以迅速的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知识共享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却使得学生养成对新媒体的依赖,不愿意去独立思考问题。既能够成就勤快的人,也会使得懒人越发懒惰。思维的定势以及依赖,会使得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
2.弱化了学生对多元信息的鉴别与筛选
信息化时代,海量的数据以及丰富的资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准确及时地获取到时事新闻,搜集各种类型的咨询,以及随时随地的查找学习资源,与此同时网络世界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活动。高职院校的学生正是树立三观的关键路口,好奇心较强,但是自制能力较差,自我意识较为薄弱,容易被以享乐主义为代表的腐朽思想腐蚀,进而使得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不利于三观的形成。
四、完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对策
(一)进行分层次教学
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性以及学生来源的差异性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的需求。针对于此,对于不同群體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显得更为重要,因材施教可以更好地实现分层次教学。在思政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综合素质的差异,把不同目标的学生群体进行层次划分,依据所分好的群体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及时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改进,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提升。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及时地检验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课程的动力。
结语
高职院校的生源多样化,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助力思政理论课程的改革。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的教师,要依据时代的发展及时的改进教学方式,跟紧时代的步伐,让思政课程真正的活起来。
课题:
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10123)
2017年南通职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生源多样化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7-ZD-07)
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2020SJZDA1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