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021-11-19 21:05吴艳红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实施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创新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改变原有教学模式以及优化现下学生学习环境等实践措施,希望能为促进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未来良好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關键词:服装设计与工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施,有利于促进服装行业人才素质和专业能力大幅度提升,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代学徒制如何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有效性实践,是目前各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问题。

1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实施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实施,有利于促进该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现阶段服装行业对此类人才要求极为严格,除了需要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以外,也要兼具良好的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偏向理论知识教授,忽视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践性,进而导致此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较为薄弱,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1]。基于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特殊性,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作用,制定相应人才培养策略,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促使各行业领域迅速发展,其中人才作为企业发展基础,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措施

随着服装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现下企业对此行业人才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具备扎实理论知识,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能满足现阶段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发展要求,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2.1创新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

创新现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对提升服装设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的实践价值,借助人才思维模式来加强高校对人才培养和利用,既能为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又能进一步提高高校办学水平。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创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内容应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专业课程开设要充分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服装设计与工艺作为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理论知识以外,也要注重实践操作,有利于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打好基础;其次,优化课程结构,摒弃原有滞后的教学内容,出于服装设计时尚性特质充分考虑,因此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必须具有前沿性,吸收传统精华同时,也要注重对其创新,才能确保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持续创新发展;最后,遵循言传身教原则,教师应向学生说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要性,及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多多开设与实践相关的课程,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同时,也能从根本上解决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薄弱问题。

2.2改变原有教学模式

明确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开设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落实和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原因教学模式十分必要,突显该专业应有实际教育价值,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高效是每一堂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教学目标[2]。在人才培养传统认知里,站在企业角度上来看,高校应全权负责人才培养这一工作,企业则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来面向高校进行人才招聘,在这一过程弱化了校企合作功能作用;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动手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实际技能薄弱。校企合作本质目的是,高校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践平台和机会,但实际情况却是没有调节好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后续实践中出现与理论不相符情况;因此,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推动高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同时,也要充分明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要求,突破高校与企业教育之间局限,既要让学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其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和利用。

2.3优化现下学生学习环境

相较于高校其他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理论性较强,出于对该专业特殊性综合考虑,优化现下学生学习环境十分必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及创新能力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优化学习环境,打造更加专业化学习平台,将企业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融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体系中,如整合企业相关技术,为高校建立实训室提供技术支撑,既能让学生通过在实训室来切身体验企业服装设计车间,学生也能得到教师与企业员工给予的指导。为了强化学生个人能力和技能,也可以定期在校园内举办服装设计竞赛,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服装、独立裁剪布料来制作衣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水平提高。

2.4建立考核机制

相较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侧重于综合素质较高复合型人才培养,对学生个人发展、高校发展以及企业发展都十分有益,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足,最大限度满足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发展需求。通过建立考核机制,更加有利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中实施,上述提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利用企业跨界教育功能来加强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强化学生综合能力,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要求。因企业发展需要不同,在对学徒的选择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性,而学徒素质和能力是企业主要衡量的两点特质,建立和实施考核机制,并保证该考核机制公平性,对学徒素质和能力进行考核,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同时,对其职业资格认证框架构建与完善也起到辅助作用。从目前我国服装资格认证情况来看,由于缺少统一性的考核标准,学徒所具备的技能并不能完全适应和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发挥考核机制作用,根据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素质、能力、技能要求,细化考核机制内容,推进我国服装领域职业资格认定快速完善,以此来保障现代学徒整体素质和能力。

2.5加强校企合作

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的各项要求,实施和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除了需要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原有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外,也要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两大课程体系构建,更加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同时发挥校企合作作用,按照企业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知识和实际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教学计划,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举措实施打好基础。在校企合作中,教师负责针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授,并为学生在企业中的学习安排好指导师傅,由师傅负责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在跟着实践指导师傅学习过程中,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师傅能够对学生在服装设计与工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提供有效指导,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迅速提升同时,对加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该模式核心目标,通过实施定向人才培养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为企业输送更多高水平、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充分满足企业人才要求,学生就业机会得到拓展,十分有助于缓解现下毕业生就业难困境。

结束语:在服装行业快速发展影响下,对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员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同时,对促进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长远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采取有效实践措施,引领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创新发展,为我国服装行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花芬.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2):272-273.

[2]王东.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传播力研究,2019,3(32):247-248.

作者简介:

吴艳红,(1964-),女,汉族,湖南省益阳市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艺。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现代学徒制在经管专业的实践应用与探索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