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平
众所周知,在中国现当代乡土叙事类文学作品当中,有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那便是如何认知和表现底层百姓的行为方式和内心状态。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虽也在深刻阐释这一主题,但是在形式上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其将民间的生命个体从演绎社会历史规律的宏大叙事中抽离出来,并将其放到了一个全新的人学坐标上去重新观察和审视,为广大读者开辟了新的思考视角。本文将就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的民间色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荣获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讲述的是曲折迂回的乡村故事,故事里既有朴实平淡的烟火气,又饱含着无可奈何的孤独感。《一句顶一万句》共分为两部:上部“出延津记”和下部“回延津记”,两个故事一出一入,完成了族人的一个轮回的漂泊史。
一、《一句顶一万句》的简要介绍
(一)民间生命形态的写照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结构很独特,乡土经验丰富。小说里的故事采用的是说书体的叙事方式,描绘的是民间底层小手工业者们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形态。他们作为民间群体的核心成员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排解着内心的孤独,这其中渗透着的便是民间文化。他们在漫长的生活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专属于他们的生命观和生活哲学,虽然有些矛盾和纠结,但是却蕴含着他们对生命满满的善意。
(二)祖孙两代的流浪经历
在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当中,想要诠释的主题是民间百姓普遍的心灵孤独处境,无论“出延津记”中的杨百顺还是“回延津记”中的牛爱国,他们的走和回都是为了给自己孤独的心灵寻找一份归属感,都是要让自己摆脱孤独。
一般关于心灵孤独处境这类充满形而上韵味的主题,经常出现在一些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小说当中,但刘震云的这篇《一句顶一万句》恰恰就是要撕掉籠罩在知识分子身上的光环,要让读者知晓原来民间普通的小老百姓身上依然会有孤独的感觉,民间百姓也会有精神上的追求。
二、《一句顶一万句》中所蕴含的民间色彩分析
(一)民间孤独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在《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很多角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民间百姓多种多样的孤独。比如:老杨,杨百顺的父亲,他的孤独来源于他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和回应,却一次次失望而归。老杨一辈子都在将别人当作朋友,可无奈遇到的人总是看不上自己,不把自己当朋友。老裴,剃头匠,他的孤独来源于自己的情感过错,自从被老婆发现自己有相好的那一刻起,老裴便开始受制于老婆,长期痛苦压抑的生活状态让他的内心变得越来越孤独,内心有苦,但这份苦却源于自己,想要找人倾诉奈何却说不出,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老汪,私塾先生,他的孤独来源于他一生未能寻找到和他交流的朋友知己,心中有话却无人可说,这份孤独是何等痛苦、难受。刘震云想要借助这些角色表达和传递的一个理念:民间世界,有人皆孤独,无处不冤孽。
刘震云在表达民间孤独这一方面,最让人佩服的是他塑造出的民间孤独群像,是有血有肉的,是实际存在的,其已经渗透到民间社会的每一处,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和他想要表达的观念、思想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在高效呈现出民间生存百态的基础之上还巧妙提炼出精神深处的一致性。
以私塾先生老汪为例做进一步阐释:老汪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而他的孤独感也伴随了他的一生。老汪的父亲开了一家箍桶铺,父亲因和邻居的一场官司而吃了亏后,坚持要将老汪送到开封读书,希望老汪可以通过读书实现做官,扬眉吐气。老汪在开封上学的第七年回到了家,但是他回家并不是因为听说父亲病重,而是因为他在开封被人打伤了,至于为什么会被人打,老汪只字未提。父亲看到如此不成器的儿子,病情迅速恶化,三天就断了气,老汪在父亲去世之后成为一名乡村教书先生,并且一教就是十几年,勉强糊口度日。可老汪因为“嘴笨,又有些结巴”,教书教得并不好,东家老范家请他教书也是因为自己孩子脑子慢。老汪的孤独感与他多年的乡村教书生涯有很大关系,而且教书时间越长,他的孤独感也愈发强烈,他并没有在教书过程中寻找到成就感,反而在孤独和挫败的情绪中越陷越深。
刘震云对老汪的形象刻画得很独特,其给老汪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孤独表达方式。老汪在每月十五和三十的中午时分,都会四处乱走,而且神奇的是他会记得自己走过的所有路,还会自己记着步数,从镇上到胡家庄,从小铺到镇上,从镇上到冯班枣有多少步,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寥寥几个细节,人物内在的精神孤独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老汪在失去女儿之后,孤独感骤然增强,即使天天走也难以缓解他内心的巨大孤独,索性举家流浪。虽然文中对老汪的描述并不多,但从文字中可以看出老汪便是民间读书人和现代孤独理念融合的典型代表。
(二)民间缓解孤独感的有效途径
民间世界本就是一个充斥着孤独生命本体的地方,民间百姓无不品尝着自己的孤独,那么,在刘震云的笔下,民间小人物又是如何缓解和克服自己的孤独感呢?刘震云强调了两个词,即“说得着”和“过心”,通俗理解就是要进行有效的话语沟通,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小说中的老裴内心是无比压抑和痛苦的,无处倾诉的苦闷让他整日处于痛苦之中。老裴的这种痛苦不仅仅是因为被老婆拿捏到了短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老裴的大舅哥蔡宝林热衷于讲道理,蔡宝林讲道理可谓一绝,他不仅和别人讲的理不一样,而且说话非常能绕弯,一件事能讲出十条理,一件事能扯出十件事,不管老裴和他讲什么,他都能把老裴压下去,使得老裴一生气就怒火冲天,甚至有想去杀人的冲动。这便是“不过心”“说不着”的代表。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千里难寻。牛爱国和章楚红便是“过心”“说得着”的典范,可惜牛爱国还在寻找内心那片净土的路上,未曾停歇。牛爱国走出延津,遇到章楚红之后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牛爱国是喜欢和章楚红说话的,高兴、不高兴的事情他都喜欢向章楚红倾诉,而章楚红也总能及时给予他回应,章楚红就像一缕星光,照亮了牛爱国悲怆的生存处境,为他带来了光明。也正是这份“过心”和“说得着”让牛爱国坚持走在寻找章楚红的路上,一生都在寻找这个可以和他“过心”的人。
(三)民间百姓的精神需求
心灵上的沟通总是能够带给人愉悦感和满足感,其对于民间个体来说亦是如此,民间百姓为了追求这一目标是愿意付出全力的。所以便有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中杨百顺不惜背井离乡也要去寻找养女巧玲,也有了庞丽娜和小蒋婚内出轨和姐夫老尚私奔等故事,这些故事是不被现实世俗道德所接受的,但从精神和心理需求来看,这些故事似乎又莫名地多了一层动人的色彩。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深度关注和挖掘了民间小人物的精神孤独处境,将这些小人物放到了“人”的坐标上进行思考。但是从现实层面来分析,小人物真的能完全脱离经济、政治以及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顺从内心的想法吗?他们是否具备单独追求精神需求的条件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句顶一万句》这部被称为中国版《百年孤独》的长篇小说,深刻诠释了民间小人物内心的孤独以及他们渴望摆脱孤独的勇气,他们渴望遇到一个能够“过心”,能“说得着”话的人,而且他们愿意为了这个人而不顾一切。可能在很多人眼中,小说里的人物有点脱离了现实,甚至违背了正常的伦理思维,他们认为小说乡土气息浓厚,故事太过压抑,人物性格太过隐忍等,但深入其中细细品读和感受,便会发现小说阐述的其实就是真实的人性,是孤独的力量。《一句顶一万句》这篇小说,从名字上来看就已经展现出浓浓的民间色彩,语言风格非常淳朴,让我们从平凡的人生中品味深深的孤独之美,从而产生共鸣与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