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视域下思政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2021-11-19 13:56欧紫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8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中小学教育专业化发展

欧紫平

【摘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以实践育人为目标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素质教育的硬性条件。新的时代,新的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明了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也是决定课程改革质量和进程的内在驱动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应该遵循时代发展和教育规律,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尽力把专业化发展做的更好。本文以实践育人为视角,从专业理想、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四个维度,论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促进中小学教师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专业化发展的热情,让教师内在的学科素养动力得以复苏,培养更多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专业化发展;实践育人

自1993年《教师法》颁布以来,我国经济、文化、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从最初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发展,推进了数轮新课程改革,并在2016年发布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精神。这些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深入理解“实践育人”“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其内涵,掌握新课改及核心素养等理论,并运用在日常的思政工作中,促进中小学教师保持专业化发展的热情,以适应新形势的不断发展。

一、树立专业理想,引领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教师专业理想是指其从事专业的奋斗目标,指引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向,是教师发展进取的不竭动力。一般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适应、分化定型、突破和成熟四个阶段,其中成熟阶段的教师是专家型、学者型教师。青年教师有必要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树立专业理想,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方向发展。

对于专家型教师,学术界有多种界定,一般而言,专家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高尚的师德、科学的教育理念、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来说,其专业理想是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则意味着需要从这三方面着力培养。即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坚持先进、科学、创新的教育主张,在专业知识上要注重和时代发展相接轨,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能力体系,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在个人道德上有更高要求,以身作则,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角度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恪守专业道德,培养思政课教师良好师德师风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思政课青年教师对职业、对教育、对学生以及对学术的基本态度。专业理想决定了专业道德,崇高的专业理想必然要求思政课青年教师在专业道德方面严格要求自身,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加强师德修养,端正工作态度。

1. 坚定“立德树人”教育信仰

思政课青年教师应做到信仰坚定。即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专业理想之基,做好充足的准备积极参与到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去,践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遵守职业道德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处于专业化发展的初级或中级阶段,需要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家园,要奉献自己的力量来为校园添砖加瓦,要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勤于奉献,防止师德失范行为发生,在学术上严谨治学、不应违背学术道德。

3.守住底线,遵纪守法

中小学思政课青年教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道德良师。并要以自身道德修养引领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能够自主构建个性化道德品质,提高学生修养品德的能力,“润物细无声”地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三、创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

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专业道德的目标追求,充分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利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力和人格魅力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令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升富有情感色彩。具体而言,思政课青年教师应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典范的基础上,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精神指引,为新时期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方案,引领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条件允许或者尽可能去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出符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全能型人才。同时,要在课堂外扮演好引导者、规范者、点拨者的角色,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积极与学生互动探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四、习得专业知识,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能力

教师应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具有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坚持从书本中、从同伴中、从互联网中、从实践中习得,从而夯实专业基础。

1.坚持从书本中学习

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保值期大大缩短,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通过学习或了解中小学学科发展前沿,坚持阅读多学科书本,建立多学科体系等来延长自己知识的保值期,主动培养跨学科的思政教育能力,以应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需要。学校可通过专家专题讲座、教师提升计划、教师阅读分享等活动,为教师规划专业化发展方案,提供教师专业发展书单,激发教师读书学习的热情,营造学习发展的氛围。

2.坚持从同伴中学习

推动中小学不同学校以及不同班级之间的教师同伴合作,鼓励教师与教师之间在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激发教育教学热情,创造出更多的创新型思维。学校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同课异构”等多种方式,搭建教师共修平台,让教师在交流、共享中学习提升。

3.坚持从互联网中学习

为了适应新的要求,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思政课教师应革新传统教育理念,并关注思政时事知识学习,让自己的课堂永远活在新鲜事情之中,增强持续发展动力。如高中政治必修4可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可利用网络资源,播放“大凉山上的悬崖村”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思考:“在四川凉山悬崖村的扶贫攻坚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抓住这个主要问题的同时,是否可以忽视其他问题的解决?为什么?” 通过学生对“大凉山上的悬崖村”现状的解读,促使学生把教材只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加深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知识点的理解。

4.从实践中学习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不能肤浅的停留于问题的表面现象,需要在大量的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提炼出问题背后存在的核心,把“问题”转变成为“课题”,才是真正做到了實践与研究的融合,这也是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到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去锻炼,通过社会实践积累一手的教学资料,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再教授给学生,让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从而增强专业素养。

五、提升专业技能,增强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教师致力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揭示教育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可以更大地激发学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提高工作能力,这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提炼、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长远意义。思政课青年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做好自身科研规划,将教育学、心理学、德育以及学科专业知识融入其中,完善自身教育科学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使自身具备专业化发展的硬核力量,以适应新形势的不断发展。

任何国家教育政策的落实,过程都是漫长的。教师作为政策到行为转化这一步最重要的实施者,本身的能力要过硬,专业要过关。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学生成长路途中重要引领者的作用,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原则,以促进思政教育发展为前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形成适应教育教学和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筠榕.实践育人视域下思政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5):63-65.

[2]马祥丽.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2):104-105.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中小学教育专业化发展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