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与中共“七一”建党纪念(1941-1946)

2021-11-19 13:10韩兵
老区建设 2021年18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七一纪念

韩兵

[提 要]“七一”是中國共产党诞辰纪念日,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以《解放日报》相关报道为考察中心,可以窥见中共“七一”建党纪念的形式、内容与特征。在形式表现上,中共“七一”纪念主要包括文本纪念、会议纪念和文娱纪念;在内容展现上,中共“七一”纪念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展开,主要包括总结历史经验、评价中共地位和明确党的奋斗方向;在特征呈现上,中共“七一”纪念参与主体广泛、纪念过程灵活,人民群众具有向心性。《解放日报》在中共“七一”纪念过程中发挥了特殊效用。

[关键词]《解放日报》;中国共产党;“七一”纪念

[作者简介]韩 兵,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山东济南 25035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重提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研究”(18ADJ004)

早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即重视开展各类纪念活动,而真正意义上的“七一”建党纪念则始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爆发初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首次提出“七一”为中共诞生日的命题。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明确说明:“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1]自此,全党范围的中共诞辰纪念活动拉开序幕,并逐步实现常态化。1941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创刊于延安,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声音的喉舌。此后,每逢“七一”建党纪念前后,《解放日报》通常以刊发文章、社论、活动报道等形式表达纪念。本文拟就1941年至1946年《解放日报》关于中共“七一”纪念的相关报道为考察中心,回顾和分析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的形式、内容及其呈现的特征。

一、中共“七一”建党纪念的形式表现

根据地党政军民的“七一”纪念形式多样,主要包括文本纪念、会议纪念和文娱纪念。

(一)发表纪念文章

以文本为纪念载体,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传达党的政策主张,遥观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中国共产党在“七一”建党纪念中运用最广泛、最具直观性的形式。1941年7月1日,《解放日报》开设“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辑”,刊发了朱德的《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林伯渠的《中国共产党与政权》、吴玉章的《我和共产党》、徐特立的《我和党有历史上不可分离的关系》四篇文章,并发表社论《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1942年7月1日,发表朱德的《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1943年7月2日至9日,《解放日报》先后刊登了林伯渠的《举起马列主义的旗帜前进》、吴玉章的《共产党改造了我的思想》、朱德的《“七一”志感》,并配发社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1944年至1946年的“七一”前后,《解放日报》为配合建党纪念宣传,定期刊登社论以及中共领导人的纪念文章。这些文本全面总结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进行的伟大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以及中共在革命战争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为中国共产党梳理革命经验、明确前进方向提供了借鉴。

(二)召开纪念大会

会议以其主题鲜明、氛围浓厚和感召性强的优势特点成为中共开展“七一”纪念活动时最常采用的方式。如1941年6月29日下午四时,中共西北局在中央大礼堂召开纪念大会,毛泽东与中央政治局成员及边区党政军各界干部千余人出席大会,洛甫在会上围绕中共两大中心任务作报告[2]。再如,1943年7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举办中共成立二十二周年干部晚会,党中央全体同志、各级党的干部和非党员干部以及日本共产党领导者与苏联、美国人士均到会参加。毛泽东在会上作《英勇斗争的二十二年》的报告,呼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加入到反法西斯的斗争之中。[3]不仅陕甘宁边区,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纷纷举行大会。如在鲁中,山东分局及军区直属机关于1日上午9时召开干部大会。朱瑞同志代表分局讲话,号召山东全体党组织及党员进一步广泛开展整风运动,改造思想,坚持斗争,迎接胜利[4]。总之,通过召开“七一”纪念大会,中国共产党教育了党员干部,凝聚了全党全军全民共识。

(三)开展文娱活动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将“七一”纪念融入生动性兼具教育性的文艺晚会、生产竞赛等活动中,在中共建党纪念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年,八路军印刷厂为迎接“七一”,全体职工自5月18日至6月底自动发起生产、学习、生活大竞赛,制定竞赛条例,评定竞赛结果并予以表彰[5]。1943年,延安全市党政机关为庆祝“七一”均休假一天,并举行各类娱乐晚会,如中央党校在八路军礼堂演戏,延安大学举办小型舞会,解放日报社举行晚会并慰劳事务人员。同月,华中新四军在苏北某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运动大会,项目包括游泳、篮球、歌咏、戏剧、射击手表演等活动[5]。1946年,为纪念共产党诞生二十五周年,中央印刷厂放假一天,工人们除会餐外,还举行了象棋、乒乓球与篮球比赛[6]。据《解放日报》报道,晋冀鲁豫边区各界群众同样举行了隆重的“七一”庆祝活动:长治区三个大剧团联合演出戏剧节目;太行行署印刷厂工人展开热烈生产竞赛,每人每天自动增加四小时义务工[7]。通过各式各样的文娱活动,广大军民在新鲜活泼的节日氛围中加深了对中共建党纪念的印象,唤醒了人民对“七一”的心理认知,从而提高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了解和拥护。

二、“七一”建党纪念的内容展现

《解放日报》所载的中共“七一”建党纪念,从内容上,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展开,主要包括总结历史经验、评价中共地位和指明党的奋斗方向。

(一)总结中共经验,凝聚精华力量

1.从分析成功因由的角度总结经验。林伯渠在《中国共产党与政权》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只是由于我们忠实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事业,掌握了马列主义理论的武器,毫不妥协地向着各种机会主义进行无情的斗争,时刻紧记着要加强与巩固和广大群众的血肉联系”[8]。《解放日报》在“七一”纪念社论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年英勇奋斗中间所获得的这些成绩,所证明的这些真理,乃是中华民族最后解放和中国革命最后成功的基石……这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年来始终忠于阶级、忠于人民和忠于民族的结果”。[9]经历了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洗礼的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制定和实施了正确的方针,产生了积极反响;中国共产党吸纳了世界工人运动的宝贵经验,继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始终牢记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要依靠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而不能依靠压迫和服从。中国人民渴望民主,正如“渴者思饮、饥者思食”,因此,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民主政治的模范,给予人民高度的民主权利,这不仅与国民党“节制民主”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还有利于筛选出有真才实学的政治干部。除此之外,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工作都直接配合了革命力量。总之,无论什么时候,中国共产党都需要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与人民一起完成时代所赋予的任务。

2.从反思失败要素的角度总结经验。从古今失败中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秘密武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教训警醒着中国共产党人,要实现革命胜利,必须要进行武装斗争,建立真正的人民军队,让中国共产党掌握革命军队的领导权。正如1941年《解放日报》在“七一”纪念的社论中提到的:“武力与人民相结合的军队……中国革命的胜利由此得到了最可靠的靠山。”[9]同时,中国共产党不仅从自身失败中总结经验,还从中国古代朝代更迭中总结教训。中国古代朝代的衰败大多是从朝廷内部的贪腐开始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八路军、新四军十万将士,在前方天天与强敌奋死搏斗,早置生命于度外……而做军事以外工作的同志,类皆洁身守法,自觉地根绝了损公利己的卑污思想,有纪律地进行各种建设工作。”[10]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还总结道,中国自近代以来之所以频频受到帝国主义的奴役和侵略,面对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无论在装备、给养,中国只能处处落在人后,这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很低,国家就很贫弱,帝国主义就来欺侮”[11]。因此,要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首先要发展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进化的动力,也是近百年来我们民族所进行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革命运动的基本动力”[11]。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全体军民在根据地自己动手发展生产、制造机器、设立工厂、发展纺织,使居民生活都能做到欣欣向荣。正因为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熔炉中锻造成长为一个“十分勇敢、十分有经验,十分机敏”[12]的政党。

(二)评价中共地位,激发情感认同

1.从革命战争的潮流中评价中共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在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中流砥柱。通过《解放日报》,可以窥探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41年,朱德在《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一文中指出:“二十年的中国革命战争过程,证明了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英明地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在一切历史时期中,永远为当时最革命的政治目标而坚决地进行革命战争,反对当时中华民族和人民的主要敌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定出和坚持当时最革命的战略方针。”[13]由此可得,中国共产党且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准确把握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和方向,不仅具有彻底的革命性,还有足够的能力制定抗击敌人的方针政策,为争取革命胜利提供多重保障。1942年,八十万党员和五十八万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前线坚持抗战,他们“起了模范战士的作用,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支持者与负担者”[14],在抗日战争中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我党领导中华民族解放斗争,二十一年如一日,特别是在抗战斗争中,从我党中枢所发出的和漾之光,不断指引国人以应走的方向,和建设新中国的南针。”[15]

2.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评价中共地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了”。中共成立以前,中国的工人阶级是一个自然存在的阶级,缺乏组织性和领导者;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抛头颅、洒热血,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革命思想的结合。这种结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真正觉醒,是中华民族踏入有效的民族民主运动道路的关键一步。正如《解放日报》的社论中指出的:“工人阶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党---共产党的出现,乃是中国现代史的新纪元。”[9]1946年7月1日,“七一”纪念的社论总结了中华民族所受的压迫以及中国人民为争取解放所进行的探索,深刻批判了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与帝国主义串通一气的阴谋算计,论述了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之下自力更生、英勇奋斗的事实。中国共产党“二十五年来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充满了惊涛骇浪的历史,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翻天覆地、不斷克服困难而前进的历史。”

3.从世界解放的事业中评价中共地位。中国共产党“身经百战而终于成年,已经获得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先进人类的拥护,成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运动中的巨大力量”[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洪流中,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一道,为全世界的解放事业而奋斗。194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时,正当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之际,正当中国抗战进入第四周年,国内团结受到皖南事变的深刻创伤尚未复原,反共活动尚未停止之时,中国共产党为了应付这些复杂多变的局面,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在国内,中国共产党加紧抗战,继续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在国外,中国共产党继续团结反法西斯人民,援助苏联。1943年,“七一”纪念大会上,毛泽东总结了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的重要转变,从世界反法西斯阵线整体的角度,提出了“先解决德国,然后解决日本”[3]的论断,他指出:“现在,全世界全中国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全世界各国共产党和我们中国共产党,任务都只有一个,这就是打败人类公敌——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16]中国共产党是全世界争取解放的反法西斯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时刻为世界解放事业指明方向的路灯,它为世界人民阐述了一个道理——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和道理,为全世界的解放事业英勇战斗。

(三)描绘目标蓝图,加强党的建设

1.明确性质宗旨以加强党的建设。朱德指出:“我们的党既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党,同时也是中国广大人民的党,党和人民大众永远是分离不开的。”[10]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早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中国的先进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之低下,有志之士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因此结识了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传入中国,让工人阶级看到希望与光明,相约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因此,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时,就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并非封建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并以此为纲,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自古以来,宣扬“天下为公”者,不乏其人,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是极少数。中国共产党继承中华民族这一传统,锻炼成“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而自身却无利可图,“这个政党要争的是人民的幸福,而不是一党一派的幸福。这个政党不是为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工作,不是为着买办金融寡头工作,也不是为着不劳而获的寄生地主工作”[17]。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让人民掌握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他们是完全忠于中国人民的事业的。

2.整顿“三风”思想以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整风运动是党的净化器。在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的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这可以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一致和党的组成部分的纯洁,这是为了有些工作可以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进而保证抗战的胜利,迎接将来的光明。[3]“胜利愈接近,任务越艰巨,唯有彻底整风,改造思想,把自己锻炼成有用有才的坚强骨干,才能负起伟大的历史任务。”[18]

《解放日报》在“七一”文本纪念中刊发了朱德等人关于整顿“三风”以加强党的建设的相关文章,朱德指出:“要完成打胜敌人的任务,我们全党就必须深入进行目前党所号召的整顿三风的工作,扫除这些残余的恶劣作风,建设党的新的风格,改造干部和党员思想和工作作风,使全党走上完全布尔什维克化的道路。”[14]1942年7月4日,新华社陇东记载“七一”纪念大会的内容,报告中指出了分区党员的任务,要“加强整风文件的学习,贯彻思想革命”[15]。同时,党员还要谨记,整风运动的关键不是仅仅学习整风文件,而是要参照文件不断反省、改正,达到实事求是的效果。

3.强调目标任务以加强党的建设。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正如毛泽东后来在中共七大上所指出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義的中国”[16]。为着这一总目标,为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全党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团结成为有组织的整体。因此,中国共产党制订了部分阶段性与长期性的任务。1941年,张闻天指出党的中心任务是“援助苏联”“坚持抗战”,争取抗战第二阶段的主动性,准备进入战略反攻;1943年,中国共产党将“生产”“教育”两大任务作为奋斗的目标来加强党的建设,为党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

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主,反对外国干涉;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法西斯独裁。面对这些神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其奉为自身建设的动力与目标,带领人民努力将其一一实现,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人民最勇敢、最智慧的带路者。

三、中共“七一”建党纪念的特征呈现

延安《解放日报》所展示的中国共产党“七一”纪念的历史图景,尽管时间短暂、内容有限,但依然呈现出清晰的基本特征。

(一)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解放日报》报道下的中共“七一”建党纪念具有明显的社会化趋势,其参与主体呈现广泛性的特征。一方面,中共领导个人、机关团体单位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如前所述,毛泽东、朱德、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等党内重要人物十分重视在“七一”前后撰写和刊发纪念文章,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重申党的时代任务。同时,在中共中央的精心动员下,包括中共西北局、山西省及晋冀豫总工会、抗大总校、新华社华北分社在内的一大批根据地党政军机关和学校以积极的行动姿态参与到“七一”纪念中。它们或下发通知,部署纪念事宜,或致电中央及党的领袖,表达庆贺祝福之意。

另一方面,作为一场有组织的纪念活动,中共在“七一”纪念中通过向工农大众宣传党的政策主张,直接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使他们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以晋冀鲁豫边区1946年的建党纪念为例,当时,济宁市街道上贴满宣传标语,各路口均扎制牌坊,宣传队携带大批宣传品分赴各地讲解;冀南临清市各界召开盛大的市民大会、座谈会、在校学生大会,由专人介绍中共艰苦奋斗史;太行、太岳区各县也举行热烈地纪念与宣传运动。[7]就其成效来看,根据地群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开辟出了一条自下而上的纪念路径。如中央印刷厂、延安被服厂、太行行署印刷厂等工厂工人在庆祝“七一”活动中,或通过生产竞赛提高产品质量,或致信毛泽东、朱德汇报生活状况,真切表达出个体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二)纪念过程的灵活性

首先,纪念时长具有灵活性。从《解放日报》的相关报道来看,每年的七月一日是根据地各界群众集中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的重要纪念日。但从纵向时间看,相关准备工作与实际开展日期则围绕在“七一”前后进行。例如,1941年是中共成立二十周年整,《解放日报》报道的各地纪念活动时间从6月27日至7月2日持续进行七天,这一年刊发文章不仅数量相对较多,而且时间跨度最大。其次,纪念形式的灵活性。中共在纪念活动中注重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本纪念、会议纪念、文娱纪念等形式,扩大了“七一”纪念的受众范围。同时,中央对地方“七一”纪念的自主性给予充分尊重,使得地方在具体执行中能够因地制宜,积极配合当前中心任务,服务本地需求。如1943年“七一”纪念到来之际,晋绥分区党政负责人习仲勋等向毛泽东、高岗并向党中央及西北局全体同志发文致敬,电文中既洋溢着对争取即将到来的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更表达出对完成当年边区生产、教育两大任务的充分信心[19]。

(三)人民群众的向心性

《解放日报》所载的中共“七一”纪念活动具有强烈的现实取向,归根到底是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需要出发的。进而言之,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表现出强烈的崇敬与感激之情,其典型例证就是许多基层组织、单位纷纷在“七一”期间致电中共中央及领导同志,申明政治态度,阐明政治主张。1941年6月29日,山西省总工会及晋冀豫边区总工会致电中共中央,祝贺中共成立二十周年,誓言“完全拥护中共中央西北局对边区建设主张”[20],坚决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之下,为民族解放奋斗到底。1943年建党纪念日当天,太行区麻田村党支部致信党中央,感慨“没有党中央及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我们是不会有这样幸福生活的。”[4]1945年7月1日,中共成立24周年之时,中共晋察冀分局直属机关全体党员致电毛泽东与中央委员会,表示以毛泽东思想“改造我们自己,改造我们各方面的工作,保证党的路线的彻底实现和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的完全胜利”[21]。尽管“七一”电文多属表态性质,但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无比坚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四、结语

透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所刊载的“七一”纪念活动,可以窥见,它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呈现出多重特征,在中共领导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特殊效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和研究《解放日报》视域下的“七一”建党纪念,既是对中共百年历史的学习和发扬,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梦的殷切展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2]纪念党二十周年西北局召开干部大会[N].解放日报,1941-06-30(02).

[3]七一干部晚会上毛泽东同志总结英勇斗争的二十二年[N].解放日报,1943-07-03(01).

[4]本市各机关学校热烈纪念“七一” 苏北鲁中纷纷举行庆祝[N].解放日报,1943-07-03(01).

[5]迎接“七一”“七七”八路军印刷厂生产竞赛[N].解放日报,1942-05-26(02).

[6]中印厂纪念“七一” 万厂长号召加强团结[N].解放日报,1946-07-04(02).

[7]晋冀鲁豫各地热烈纪念“七一”[N].解放日报,1946-07-04(01).

[8]中國共产党与政权[N].解放日报,1941-07-01(02).

[9]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年[N].解放日报,1941-07-01(02).

[10]朱德.“七一”志感[N].解放日报,1943-07-04(01).

[11]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 为中共二十二周年纪念而作[N].解放日报,1943-07-01(01).

[12]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四周年[N].解放日报,1945-07-01(01).

[13]朱德.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N].解放日报,1941-07-01(02).

[14]朱德.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N].解放日报,1942-07-02(01).

[15]纪念党二十一周年 华北新华日报社员工电党中央诸同志致敬[N].解放日报,1942-07-04(01).

[16]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7]中国共产党与中国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五周年[N].解放日报,1946-07-01(01).

[18]陇东党政军纪念七一 抗大总校致电各分校[N].解放日报,1943-07-04(02).

[19]绥德分区向中央与西北局致敬 抗大致电毛泽东同志朱总司令[N].解放日报,1943-07-06(02).

[20]山西省及晋冀豫总工会电贺中共二十周年纪念[N].解放日报,1941-07-02(02).

[21]晋察冀华中分局直属各机关纪念“七一”[N].解放日报,1945-07-06(01).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七一纪念
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
特别的纪念
新黄
为纪念中俄建交 7O 周年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
日纪念广岛核爆64周年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