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霞 邵征洋 姜 宁 詹 璐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3
小儿厌食症(Anorexia)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症,1~6岁是厌食症高发年龄段,起病缓,病程较长。目前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现代医学治疗效果不稳定,且患儿服药配合欠佳,病情易迁延。相对而言,中医外治法在本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笔者采用激光针灸配合健脾开胃贴穴位贴敷治疗脾失健运型厌食患儿,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患儿血清神经肽Y(NPY)、增食欲素A(Orexin-A)和瘦素(Leptin)水平,初步探讨治疗机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病例均来源于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儿科门诊或病房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儿分为外治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5例。外治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7岁,平均4.69±1.41岁;病程2~12个月,平均6.52±2.29月。西药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3~7岁,平均5.13±1.16岁;病程2~12个月,平均6.83±2.33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1]中的厌食症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考2017年《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符合《中医儿科学》[3]中的辨证标准。
2.1 西药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5)。用法用量:3次/日,2~5岁儿童每次1包;6岁以上儿童,1次2包,可用温开水或温牛奶冲服。
2.2 外治组:给予激光针灸联合健脾开胃贴治疗。①治疗器材:低频激光针灸治疗仪:型号XS-998D06,激光辐射最大输出5mW,激光波长630~780nm,制造商:南京小松医疗仪器研究所。②配制健脾开胃贴:药物组成有苍术、白术、丁香、广木香、吴茱萸、砂仁、生山楂,药物配比 3∶3∶2∶2∶1∶1∶1,80目打粉后,食醋调制,制成约0.5cm大小的软膏丸;医用胶布:6cm×6cm。③取穴处方:脾俞(双)、神阙、中脘、足三里(双)。④具体操作方法:先用酒精棉片消毒激光针灸治疗仪探头,并用胶布固定于上述穴位上,每个穴位低频激光刺激10分钟,再将健脾开胃软膏丸贴敷于该穴位上。每穴贴敷3个小时,隔天治疗1次。
2周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同时指导饮食调养。
3.1 观察指标:①中医证候评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标准制定的小儿厌食症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表,主要症状:食欲、食量2项,按无、轻度、中度、重度4级评分,分别计0、2、4、6分。次要症状:面色、嗳气腹胀、精神性情、出汗、恶心呕吐、大便不调6项,按无、轻度、中度、重度4级评分,分别计0、1、2、3分。②实验室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分别于上午抽取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NPY、Orexin-A、Leptin含量。③安全性评估:监测治疗安全性,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疗效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相关文献[5]拟定。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在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的条件下,计量资料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4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外治组45例,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90%;西药组45例,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治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与前期研究相符[6]。
3.4.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食欲食量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外治组积分低于西药组,见表1;两组治疗均可改善面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面色外,外治组各项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西药组在精神性情、出汗证候积分无明显改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西药组比较,#P<0.01。
食量4.94±1.28 1.37±0.83#4.81±1.34 2.83±1.27*组别外治组例数45西药组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食欲4.72±1.12 1.28±0.89#4.46±1.17 2.77±1.4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次要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次要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P<0.05。
组别外治组例数45西药组4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面色1.47±0.51 0.87±0.45*1.50±0.56 0.81±0.43*精神性情1.58±0.67 1.14±0.52*1.41±0.58 1.32±0.61嗳气腹胀0.86±0.47 0.32±0.21**#0.75±0.41 0.48±0.35*恶心呕吐0.81±0.63 0.21±0.17**#0.78±0.54 0.49±0.29*大便不调1.45±0.57 0.53±0.46**#1.49±0.62 0.73±0.44*出汗2.03±0.67 1.37±0.35*1.81±0.53 1.68±0.62
3.4.3 两组血清NPY、Orexin-A和Leptin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NPY、Orexin-A、Leptin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且外治提升水平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eptin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Orexin-A和Leptin水平比较(±s,n=4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PY、Orexin-A和Leptin水平比较(±s,n=4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P<0.05。
Leptin(ng/ml)0.49±0.21 1.64±0.42**#0.45±0.16 1.25±0.38**组别外治组西药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PY(ng/L)21.69±2.95 25.20±3.11**#20.16±3.01 22.14±3.76*Orexin-A(ng/L)1.46±0.63 1.83±0.52*#1.39±0.49 1.55±0.42*
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发现在下丘脑饮食中枢有40多种调控摄食行为的食欲因子,其中NPY是最强的中枢食欲增强因子,它参与摄食的启动与维持。引起厌食症儿童食欲低下的可能原因之一是NPY含量的下降。Orexin-A是一种促食欲因子,其机制可能通过刺激下丘脑旁核、弓状核上的促食欲中枢产生促食效应。苏春伟等[7]发现Leptin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参与机体食欲网络中枢的平衡;可能存在着一种双向调节机制,让机体处于一种体质量相对平衡状态,故现多认为厌食的发生与饮食中枢的食欲因子水平异常有关。
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多由乳食不节、喂养不当,先天不足,或他病久病伤脾而引起纳运失司,其中脾失健运型是较多见的一种证型[8],治疗当以运脾开胃为基本法则。笔者采用穴位贴敷疗法配合新型激光针灸治疗技术,具有安全、无痛、无创,易于患儿接受的优势。本研究的健脾开胃贴乃浙江省名中医邵征洋主任医师经验方,性味芳香,可有醒脾之效,又有运脾和中、理气开胃之功,体现了小儿“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治疗原则。
临床观察表明,两组患儿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外治组疗效优于西药组。治疗4周后患儿血清NPY、Orexin-A、Lepti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外治组提升较西药组更为明显。激光针灸配合健脾开胃贴可改善脾失健运厌食症患儿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西药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升血清NPY、Orexin-A、Leptin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