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夏梓平
(四川旅游学院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第三空间”理论在后现代批判地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是一种“他者化”的空间模式。“第三空间”的“他者化”缘起于尼采哲学思想中孕育的异质空间与时间维度。之后,福柯将异质与空间相联系,提出了“异托邦”的概念。在福柯看来,异托邦普遍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社会中,并在共时和历时的空间中呈现不同的样态。它在真实的空间中容纳异质,从而阻断传统同质时间走向异质时间。因此,异托邦具有独特的开关方式,使成为一种真实和虚幻的空间。[1]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引入空间研究,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主体之间意向构建的产物,是实践主体依据社会环境在头脑中形成的具有结构性、关联性、价值导向性的存在,其采取历史、时间、社会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的新空间秩序。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将空间分为三种,即可感知的物质空间、想象的精神空间以及自主自在的活力空间。这三种空间超越了原有的二元对立的空间概念,使得现实空间不仅存在于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层面,还将其中具有历史、情感的部分融入一个复杂、流动和充满活动的空间中去。[2]
后现代人文地理学家爱德华·苏贾吸收了列斐伏尔的前述思想,提出了“第三空间”理论。“第三空间”有别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机械相加,而是将两者在“真实”与“想象”的含混中发酵与生成,从而在性质上构建新的空间模式。苏贾的“第三空间”是根据“历史-社会-空间”三元辩证为其本体论。意味着人类始终是“历史-社会-空间”的存在,并不断在解构和重构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实现空间的再生产,以形成一种复杂、开放的意义世界。这种知识的生产模式在“第三空间”中本身就没有秩序,没有稳定的结构形态,只有不断地变化和演进。因此,苏贾阐明的是一种无限开放的生活世界,以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找到潜在的创造力量。[3]
由此来说,高校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与整个社会联系紧密,承担着传承历史、研究社会、融合创新等服务于当下和未来人类的任务。从高校社区的空间维度来看,它的“第一空间”表现为具体的教学楼、操场、图书馆、实验设备等真实的空间。而“第二空间”表现为“教育之地”“知识殿堂”等认知层面的空间建构。前述两个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第一空间”为“第二空间”的社会历史存在提供物质条件。而“第二空间”在“第一空间”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认知方式。这两种空间是一种纯粹的“教学空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导致新时期高校文化空间实践具有新的意义建构系统。造成了校园文化受到各种社会不同主体以各种力量重构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也具有解构二元对立,从而让历史的、社会的多重异质文化在高校社区的空间中进行交流、对话、调适、融合,以创造新的关系结构和意义生活。这与苏贾“第三空间”理论的内涵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本论文以中国传统节日在高校的文化实践为例,探讨“第三空间”视角下中国传统节日如何实现由民俗事象的解构到文化空间的整合,由此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国传统节日是一种应时的民俗活动,具有活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所具有的文化实践可能性,本论文将选取与高校教育时间段重合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作为中国农业文明的缩影,它是古人对天候、物候、气候周期性认识的结果。中国传统节日的诞生是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并在历史的发展中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不定形到定形,在逐步发展和补充的过程中,[4]升华为一种群体性的情感共鸣和文化生活。因此,传统节日之于农业文明时期具有社会时间节奏的提示意义。它不仅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还能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发挥得淋漓尽致。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节日虽然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跌宕起伏,但是它与民间社会的联系是持续性的。传统节日是以夏历为时间框架而承续、发展的。随着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政府的政策西化,西方的公历纪年法成为了现代中国新的时间秩序。这彻底打乱了中国民众传统的日常生活节奏。由此,民国时期在接近西方国家的全球化过程中,现代中国激进的政治力量常常以压制民族传统节日为推行新的政治理念和管制社会的方式。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凭借根深蒂固的传统时间观念和民间社会的文化习惯与之博弈,并在民间形成了“农历+公历”的两套时间系统。1949年,新中国延续了民国公历纪年的同时,也承认农历与传统节日的时间关系。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与世界各国进一步交流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主体价值日益凸现。21世纪初,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和行动的影响下,启动了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由此,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非遗热”。正因为如此,中国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发展时期得到了重振与复兴。[5]
中国传统节日从历史走向当代,一方面打破了统一的时间标准体系,即农历时间让位于公历时间,成为民众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时间秩序。从而在二元时间框架中成为民众新的节日文化安排。另一方面传统节日所面临的文化空间相较农业文明时期更为复杂、多样。实际上,“文化空间”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间或自然空间的基础上,由人类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场”。[6]当代社会随着民众生存方式的多样化,解构了传统社会较为单一的文化空间。使得传统节日伴随着民众新的生活需要和新的时间节奏在不断调适中前行。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7]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民间社会“传统文化热”的语境下,中华传统节日进校园成为近年来的热点。然而,随着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文化实践的增多,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第一,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文化空间再造多套用校园文化活动的一般模式,并未深入地剖析两者的关系。属一种经验性的机械组合。第二,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文化实践更注重物质层面的建构,通过物质文化元素的组合实现感知传统节日的目的。这易于造成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高校社区中传承的丢失以及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意的漠视。由此来看,一方面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文化实践仅仅停留在一种表征性的文化空间,并未体现出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更为复杂、丰富和具有活力的文化空间。另一方面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活态的民俗事象,它所具有的生活教育价值与当代高校的教育理念没有很好的融合。这就导致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呈现空洞化和表层化,这是一种僵化、封闭的二元论思想。因此,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文化实践理应考虑其文化内涵与高校育人相结合,以此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传统节日传承模式。
中国传统节日融入高校社区的文化实践是通过历史性和社会性的阐释探索一种新的文化空间。在当代文明的高校语境中,基于农业文明的传统节日要适应当代高校社区文化空间,其内在性质和外在形式都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构建新的文化秩序。具体而言,应解决好物理空间的再造、重建文化秩序、传统节日的文化整合三个环节,并采用“第三空间”理论为其服务。
第一,物理空间的再造。物理空间是具有物质实体聚集、组合而成的载体空间。传统节日之于传统社会依据农历时间秩序构建出以家庭为中心的“家乡”物理空间。而公历时间秩序占主导的当代高校教育,使得师生留校过节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学校应该成为传统节日依存的“容器”之一。
第二,重建文化秩序。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转变必然带来文化秩序的重建。高校社区有其独特的文化秩序。将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节日转移到高校社区中,一是构建具有公共生活意识的节日传统。传统节日不仅要符合高校育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要挖掘其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构建具有公共文化空间的传统节日,从而孕育培植高校社区共享的精神传统。二是构建具有校园娱乐特色的节日传统。传统节日的精神信仰是其核心内容,所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于高校的师生来说,传统节日的休闲娱乐活动占据最主要的位置。这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活动内容,还能实现高校师生自我身心的愉悦与放松。
第三,传统节日的文化整合。有序的文化空间需要吸收、融化、调和不同文化使之趋于一体化。而文化整合取决于时间、空间、实践主体三者的关系及其共同作用。它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场”,并在其中凝聚不同文化以形成新的文化秩序。三个要素中,实践主体是本体,决定着传统节日的形式和内容;时间是过程,能够浓缩历史和延展未来;空间是容器,是传统节日展示的载体;三者缺一不可。[8]
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生存与发展是历史性和社会性向空间性的彻底开放。实际上,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文化实践是一种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我们要强调社会与空间的辩证法,即高校社区与空间的特定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历史性与空间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传统节日在特定空间中新的文化功能。由此,将历史性与社会性的阐释相结合,才能够打开一种新的知识空间。
“第三空间”理论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而构建一种自由、开放、平等和探索无限潜力的新思维方式。它将事物的对立视为具有差异性的综合体,一种复杂、多元的关联域,一种亦此亦彼的开放性和可能性。[9]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文化实践正是在这一系列辩证空间思维中按照“历史文化解构——文化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进行,并实现载体功能化。即:将传统节日中的各民俗元素进行分类,并通过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重构实现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静态展示、活态展示、育人展示,并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结构立体的文化空间。
民俗文化解构的目的是要实现文化空间的重构。在“第三空间”理论的指导下,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进行分类,从而实现与高校社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对接,以此建构一种开放、无限可能的“第三空间”。具体见表1:
表1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元素分类
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文化空间重构依据民俗文化元素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分类,在新的文化诉求中形成静态展示、活态展示、育人展示三个层面的文化空间。民俗文化元素在三种展示中具有交叉项,是根据传统节日的展示过程来划分。但传统节日的展示内容应遵循高校社区的文化秩序,即构建具有公共生活意识和校园娱乐特色的节日传统。
具体而言,静态展示是一种物质性的展示手段,是通过实物、模型、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传统节日。展示方式一般包括民俗博物馆展示、文化景观展示、符号展示等手段。民俗博物馆展示采取陈列展览和“非遗”演示两种手段,通过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达成与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因此,一些高校可在学校博物馆中开辟相应的民俗文化展览区域,以构建传统节日的文化空间。文化景观展示是将传统节日中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内涵通过物化的形式与校园的建筑和自然环境相结合,构成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信息表达方式。符号展示是文化景观展示的一种手段。它是将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内涵提炼成为一种可视化符号,一般包括标志性人物、事件、物品等。
活态展示是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一般通过表演展示、体验活动展示等手段展示传统节日。活态展示更注重时间、空间和实践主体三要素的相互配合。但因受到时间、空间、实践主体及其各要素组合的差别,所形成的传统节日的活态文化空间就会有所不同。表演展示是校园文化活动常见的方式。可以依托舞台,将传统节日中的传说、故事等民俗文化事项通过上演剧本、歌舞、乐曲演奏等形式进行情景再现。舞台展示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民俗文化表现力。体验活动展示是以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为线索,依托相应的校园文化场域,组织师生参与到具体的文化活动中。此类体验活动往往具有实操性,是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具体体验过程。
育人展示是传统节日与高校育人环境的结合。在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当下,传统节日成为了文化育人的机缘。通过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民族文化意涵,使之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服务,让其转化为青年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对于凝聚人心,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将大有裨益。传统节日的文化育人可以通过课堂展示、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手段实现。课堂展示是将传统节日中的育人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中,以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发出中国声音,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主题班会是课堂育人的另一种形式。要求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体现时代气息,突出新时代的要求。从而提高师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达到较好的育人目的。党团活动的育人形式更为丰富。将传统节日的活态性融入党团育人的实践性中,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达到育人的目的。
由此一来,文化空间的重构并不是对历史性的恢复,而是在新的文化空间中实现传统节日新的文化价值。实践主体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第一空间”营造出具有“历史感”的传统节日文化形态。具体的展示形式和内容见表2:
表2 中国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展示的形式和内容
综合来看,中国传统节日由“历史文化解构”到“文化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实现了高校社区载体功能化。使得高校社区的“第一空间”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功能,这些功能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某种公共服务的价值,同时衍生出了中国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自我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从而构建起了文化活动与文化育人共存的双重属性文化空间。
“第三空间”理论的核心在于打破二元论简单思维习惯,以创造一个协商对话和充满活力的文化空间。中国传统节日在高校社区的“第三空间”呈现,一方面是将历史性融入高校的文化实践中实现文化传承的功能,高校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场。另一方面历史性与社会性的辩证关系使得传统节日成为当代社会的关注点。高校空间的开放性为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找到了一个结合的契机。从而将传统节日融入“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解构和重构中形成具有高校社区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丛。
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习俗的存在。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象征,随着社会的变迁将处于一种不断重构的过程中。当下,中国传统节日对于当代教育来说,所体现出的价值和意义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保持历史文化基因的连续性,还是走向成熟的现代高校在某种程度上就需要体现一个国家核心文化象征的沉浮。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之路理应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让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成为中国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