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湖共生理念的湖泊旅游开发研究

2021-11-19 13:18宋囝囝陈艳杰花常耘万锦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潘安徐州市湖泊

□文/宋囝囝 陈艳杰 闫 磊 花常耘 万锦玉 孙 璐

(徐州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提要]本文以“共生理念”为基础,重新分析解构城湖共生模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将潘安湖与徐州市发展作为两个复杂的有机群种,从区域融合统筹发展、产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生态保护、文化内涵五个不同层次分别解析其共生模式,并以潘安湖为范例,积极研讨在城湖共生背景下潘安湖发展方向、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和湖泊联动统筹发展研究开拓新思路。

湖泊对于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改革和变迁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最初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如城市的生活饮用水、农业和灌溉等,逐步转向凸出生态和服务的功能,例如开展旅游、为居民提供娱乐空间等。因此,湖泊所体现出的价值具有多层次性与动态性,湖泊的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城市与湖泊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活力,而且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节点。相应地,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为促进湖泊旅游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有利于促进湖泊旅游的顺利开展。城湖共生指的是城市湖泊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相互关系,两者的相互关联仍然具有一定动态性,其市场主导地位主要取决于二者的整体比较竞争优势。以下节选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湖泊来说明城湖共生的具体体现,具体见表1。(表1)

表1 国内外城湖共生模式案例比较一览表

“共生”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专家德贝里提出,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理论,他将“共生”定义为在特定的环境中,不同的物种形成的一种相互促进、和谐共处的状态。随着共生概念在社会中的不断完善与逐步发展,学者们将“共生理念”科学应用到各个社会学科领域来研究解决现代社会的实际伦理问题,自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共生”概念已经不仅仅为社会生物学所独享,还被广泛应用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政治学领域。而城湖融合发展是城市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结果,其实质就是城市与湖泊的共同发展。因此,“共生理念”可以较好的表达城市间相互作用关系,将共生理念应用到城市与湖泊的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潘安湖概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潘安湖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地处徐州主城区与贾汪城区中心地带,是两地的交通枢纽。其距贾汪中心城区约13公里,距徐州主城区18公里,距徐州高铁站仅10公里。在徐州市1小时度假休闲生活圈内,有着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图1)

图1 潘安湖地理位置概况图

(二)旅游资源。潘安湖的设计遵从“绿色健康生活的城市设计理念”原则,引入先进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塑造出与城市规划设计意向相协调的绿色城市“新湖泊”形象,其设计富有鲜明城市特色。构建出了服务于当代中国城市自然文化生活的全新一系列水上生物植被生态空间环境规划体系。以开展湖泊生态活动、休闲、体验、生产、服务为重要主题,重新设计并以属于现代城市湖泊旅游特征的湿地生态景观变化规律为导向,重点规划马庄服务区域、游客中心接待服务区域、挺湖淡水湿地植被生态游览区、浮叶淡水植被生态游览区、湿地植物生态环境保育区以及湿地度假酒店区6个旅游核心服务区域。

二、潘安湖共生模式解构

(一)区域融合统筹发展。从“共生理念”视角出发,可以将湖泊与周边区域看作两个复杂的种群,实现两个区域信息融合后的统筹协调发展,也就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区域信息交流传递、能量交流传导、物质交流。在这个共生发展模式不断形成和持续运行发展的过程中,就必然需要把湖泊与整个周边经济区域共同打造成一个可以相互依存的整体,促进整个周边区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潘安湖沿岸地区县域交错分布,经济发展差距较为明显。徐州市与潘安湖经济协调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缩小以潘安湖为中心的区域间经济差距,基本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以环绕潘安湖的沿岸经济圈、文化圈、旅游圈为基础将其建设成为综合载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空间、多节点、开放型的区域网络化大都市经济圈,推动了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二)产业经济发展。《徐州市贾汪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建设总体目标: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为理论引领,建设徐州市重要的中国特色生态山水旅游城区,打造活力、生态、宜居的新贾汪。潘安湖与徐州市的联动开发整合了各自的优势资源,加快了旅游开发的步伐。随着徐州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尤其是“总体规划”概念的提出,呈现出城市湖泊大发展态势。未来“大城名湖”的出现,也必将使得潘安湖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变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空间格局。徐州市南面有云龙湖,北面将打造潘安湖。两者一南一北互相形成对比互为映衬,在未来的徐州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必将有着同等重要的核心地位与主导作用,将共同作为提升徐州城市旅游定位的一张名片。

地铁网络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徐州市的新空间格局。现阶段徐州市三条地铁线已经建成,共规划有11条轨道交通线路。可以说地铁系统的建设是城市交通网络管理体系健康发展的重点内容,是一项城湖相联互利的快速发展通道,必然为潘安湖的城市开发建设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四)生态保护。湿地生态是由水陆自然资源相互作用而发展形成的独特自然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资源。其在有效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物种提供野生栖息环境等各个方面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充分显示和突出了湿地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巨大潜力。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政府大力支持,即将完善的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工程,可以为湿地生态的保护和维持提供有效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条件。

(五)文化内涵。潘安湖因晋朝美男潘安畅游徐州山水时留恋此处而得名。走进潘安湖畔,远远地就可见一条横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秀英中药香包”。香包起源早在《诗经》的一些文学篇章里面就已有详细描述,说明早在西周初300年至春秋中叶就已经有了许多香包。《礼记》云:“五彩谓之绣”。小小的中药香包蕴含着潘安湖丰富的文化内涵。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得益于其深厚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作为目前全国首个针对煤矿湿地塌陷区进行生态保护修复的大型湿地主题公园,对其他地区的景区文化塑造有着示范作用。

三、潘安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作为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享誉国内外,有很强的旅游市场竞争力,是潘安湖发展的主要学习对象。二者在空间结构、产品业态开发、市场定位等多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点,如:交通条件便利、毗邻都市圈客源市场、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内涵丰富等。且政府都为其制定了完善的发展战略。(表2)

表2 潘安湖与西湖旅游发展比较一览表

经比较,在当下的旅游产业开发中,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与西湖旅游区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市场拓展能力弱、区位特征劣于西湖、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旅游结构单一、投入资金少、市民认可度低、缺少文化认同感、轻视宣传的作用等。以上问题不仅制约着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而且影响徐州市经济发展的步伐。针对以上存在的相关问题,有必要重点研究潘安湖未来发展的实际路径,实现与徐州市的联动发展。

四、共生理念下城湖联动发展路径

天然的人文历史资源优势与良好的区位条件,使得潘安湖不仅具备绝佳的人文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同时又面临着融入长江三角洲旅游市场,打造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巨大历史发展机遇。因此,突显潘安湖的重要经济社会价值、文化教育价值和环湖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势在必行。具体要求做到:区域资源进行跨区域的整合,统一区域规划;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基础配套设施,增强城市与湖泊之间的联系;充分注重文化内涵体系构建,凸显地区传统风俗;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宣传的力量,注重市场营销方式等。(图2)

图2 潘安湖旅游发展对策图

五、启示

昔日的塌陷区,今日的湿地保护区,这是徐州市的一小步,也是全国生态修复的一大步。潘安湖景区开发项目应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持续利用,以自然景观地理生态学基本原理及“共生理念”方法为理论指导,保证江河湖泊自然景观的生态完整性。与西湖相比,潘安湖对城市文化、人文资源的综合利用严重不足,造成城市人文环境的缺乏,有碍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品牌湖的打造,因此在新常态时期城市湖泊旅游建设中就更应高度突出潘安湖旅游文化的内涵,在高度关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应注重激发人文环境情感和对生态的美化营造。结合潘安湖特有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景观,把当地旅游文化特色的综合塑造与旅游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出现旅游特色建设的过度随意性。

猜你喜欢
潘安徐州市湖泊
徐州市深入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专项行动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夏天》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害羞”的湖泊
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
徐州市
歌手潘安邦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