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 窦 楠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我国将在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然要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进行调整。钢铁业作为能源消耗高、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国家对钢铁企业的管控重点将更侧重于减污降碳,相应地将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纳入规范管理、建立便于衡量减污降碳标准的指标体系等也就成为钢铁企业统计工作的新要求,那么针对新要求如何提升钢铁企业的统计工作,为企业生产运行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信息,为钢铁企业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数据信息服务工作,就成为钢铁企业统计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钢铁工业生产是一个环节多、工艺繁、流程长且持续不断的复杂过程,企业围绕整个生产流程建立起钢铁工业基础数据指标体系,统计人员按生产流程分设备、分工序收集、整理、汇总统计数据,然后进行统计数据报送,将统计数据指标上报给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上报协会、统计局及政府相应职能管理部门,为企业内部、行业及国家统计工作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信息。钢铁企业统计工作覆盖全工序生产流程,数据量大,专业性强,报送统计数据部门对应项目广泛,且报送数据基本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形成了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时期的整个数据支撑体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钢铁企业主工序统计工作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钢铁企业主工序统计工作流程
针对钢铁企业配备的成套环保设施,结合钢铁企业环保管控、排放或达标限值要求,以及钢铁工业协会新增报送的“绿色”对标项目,对本企业的环保指标进行调研,建立起系列符合国家要求的、适合自身监测需求的、适合行业对标的、科学合理的绿色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钢铁企业环保成本对标、环保指标对标等。
在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国家要求各个钢铁企业做到达标排放,企业在上报环保指标数据的过程中,要深入学习《统计法》,依法开展统计工作,认识到违规统计需承担的法律责任,杜绝虚报、瞒报行为,做到真实、准确上报钢铁企业的各项环保检测数据。
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能源环保指标培训。比如可邀请能源环保方面的专家开展能源及相关基本知识讲座,对能源的定义、能源统计知识、生产工序能源统计范围和能源消耗限额、工序能耗计算进行案例讲解,使综合统计人员或基层统计人员对能源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学习,确保能环统计指标核算的正确性,有效保障公司生产的环保管控要求。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基础管理,就统计工作而言,统一核算口径、标准化统计模板,规范基层填报流程,是保证高质量数据的必要手段,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必然要求。综合统计部门结合专业处室制定统一的统计核算规则或标准,完善基层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资料,建立基层统计资料电子版的贮存和备份机制,向各工序统计人员明确指标的来源和计算规则,制作指标的标准化模板,以电子模板的形式形成《工序指标解释标准化模板》,指导统计人员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术业有专攻,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统计服务的提升。当前钢铁企业管理分类相对较细,品种研发、节能减排、人员结构、基建投资等专业化统计,是近年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且备受国家关注的重要统计数据,故应该加强此类专业化数据的高效收集、整理和分析,确保以准确、有效的专业化统计服务促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要理顺和完善固定资产报表、能源报表、财务报表、品种钢研发报表等专业性统计报表,要注重由专业人员专人负责,避免对数据波动把握的缺失,确保准确上报数据。
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统计管理配套制度与时俱进。统计管理制度有助于规范和加强统计工作的基础管理,指导统计工作人员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统计业务,保障统计资料的合法性、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为公司经营决策、科学管理、监察监督提供重要依据。随着宝武集团、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重组步伐的加快,钢铁企业集团化管控的特征越发明显,为适应集团化管控转型发展的要求,需进一步完善各项统计管理制度,将钢铁企业集团统计的职责理清理顺,明确各级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更新各项考核管理措施,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担当,为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更加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信息服务。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传递越来越快。钢铁企业统计要变更以前传统的数据收集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先进的通讯软件进行统计工作的联系和沟通,联网开发在线统计工作平台,推动统计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的网络化、智能化和云端化,使企业统计信息从源头到案头,做到准确、完整、有效、及时的收集、传递和分析,实现一键点击成“表”,提供高效统计信息服务。
建议钢铁工业协会开发行业统计信息化系统,共享技术。向钢铁行业协会提出建议,借助钢铁行业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开发出一套全流程的、含基础数据层层收集的综合系统报表,钢铁会员企业实现共享统计信息技术,既有利于全国钢企统一报表,统一口径,又有利于在线收集,联网直报、高效汇总。
增加报表数据的简析部分,分析生产数据的完成情况。在钢铁企业数据报表中增加对数据的简析部分,分析当月数据及累计数据环比、同比波动的原因,列清数据较历史水平的完成情况,实现对数据的即时掌控,为生产运营管理提供切实有用的生产信息反馈数据。
针对钢铁企业的生产攻关项目,建立重点指标分析体系。企业的统计工作要紧跟生产攻关项目要求,建立重点指标分析体系,对工序生产的重点经济指标进行排序,并按行业前三分之一进行列示,不断挖掘指标提升的潜力,实现钢铁生产经营管理的不断提升。
深化企业对标数据分析,推进指标数据的不断优化。由专人负责钢铁企业对标数据资料的分发,通过企业办公系统定期在公共平台发布钢铁行业反馈分析资料。同时,通过改进统计手段,利用函数公式设计对标模板,对量大且繁杂的对标反馈数据准确及时地进行数据处理,为企业提供切实有用的行业对比数据分析资料。
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钢铁企业统计人员工作水平。针对钢铁企业统计人员的需求,加强统计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统计人员培训,形成每年定期开展统计培训的工作机制,让统计人员立足岗位、扎实业务、拓展眼界,学会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不断提升统计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开展统计研究课题评选,提高统计人员的分析能力。钢铁企业统计人员的报表做得好,但有分量的分析报告占比却比较少,因此要开展统计研究课题的评选工作,鼓励基层统计人员参与钢铁企业的创新创优课题评选,以此项工作促进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内涵的研究,从而提高统计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课题攻关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提升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统计人员的人才培养。在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时期,钢铁企业要重视企业的统计工作,重视优秀统计人才的培养,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地位;统计人员也要立足公司大局,发挥积极主观能动性,以有为换有位;在人员变动时,做好统计人员的新老交接工作,避免企业统计人才的流失,更好地服务于钢铁企业的数据信息服务工作。
“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钢铁企业面临着进入优化产业结构、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只有适应新要求,不断提升钢铁企业的统计工作,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信息,形成钢铁企业信息时代时效性、适用性的数据统计平台,实现统计数据对企业创效的有力支撑,促进企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