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仕健 张书宁 胡 霞 陈永华 王 玮 谢文婷 项启旺 刘 妮 黄 为 张 波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中心脑病科,安徽合肥 230031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致残率高,容易复发,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长期的康复治疗使患者家庭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给社会带来了负担[1]。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中药黄芎抗栓胶囊能够对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胰岛素抵抗,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的炎性指标,起到脑保护的作用,从而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黄芎抗栓胶囊联合运动康复机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胱抑素(cystatin,CysC)水平及肢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中心脑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11例,男71例,女40例;年龄35~80岁,平均(67.24±9.95)岁。
纳入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标准[3],在经过颅脑CT或颅脑磁共振检查后确诊,脑梗死的发病时间小于2周。排除标准:①心源性或者其他原因栓子导致的脑栓塞;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自身免疫异常继发脑动脉炎引发的脑梗死;④脑梗死出血转化;⑤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⑥脑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脑梗死;⑦出现意识障碍的大面积脑梗死;⑧在脑梗死超早期采用溶栓、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法治疗;⑨患者同时存在严重的心脏、肺脏、肾脏、肝脏疾病;⑩不能够接受目前的治疗方案或者正在进行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
111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除了针对基础疾病给予降压、降糖等治疗外,常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100 mg×30片),每次1片,1次/d,口服,用于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国药准字H20051408,规格:20 mg×7片),每次 1片,1次 /d,口服,用于对抗动脉硬化;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准字 H20031342,规格:5 ml∶ 10 mg×6支),每次30 mg,2次/d,静脉滴注,用于清除自由基,改善大脑血供等。观察组在以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制剂黄芎抗栓胶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制剂室,主要成分为大黄、郁金、川芎、石菖蒲,每粒中药胶囊中含有0.5 g中药浸出物,规格:0.4 g×24粒)口服治疗,3次/d,每次3粒;观察组进行运动康复机治疗(ZEPU-K2000A),每次30 min,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和CysC水平测定 于入院后24 h内及治疗4周后取患者血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cy和CysC水平。
1.3.2 肢体功能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4]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 Index,BI)[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NIHSS评分共13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3~5分,得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差。Barthel指数共100分,得分越低代表恢复越差。
1.3.3 临床疗效 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采用中医症候减分率=(治疗前症候积分-治疗后症候积分)/治疗前症候积分×100%。依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二代标准)[6]:痊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下降≥81%,而且中医证候积分<6分;显著进步:中医证候积分下降56%~80%;进步: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6%~55%;稍进步:中医证候积分下降11%~35%;无效:中医证候积分下降<11%。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稍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和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Hcy和CysC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清Hcy和CysC水平比较()
组别 n Hcy(mol/L)CysC(mg/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53 15.61±5.95 12.74±4.63 10.243 0.000 1.25±0.40 1.06±0.34 11.575 0.000观察组 58 15.77±6.16 9.56±3.76 12.209 0.000 1.26±0.34 0.85±0.25 16.306 0.000 t值 0.137 3.982 0.106 3.706 P值 0.891 0.000 0.916 0.000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分)
组别 n NIHSS Barthel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53 15.91±4.16 12.32±4.25 13.643 0.000 40.47±9.47 54.91±12.61 12.362 0.000观察组 58 15.95±3.96 9.02±4.00 22.149 0.000 40.60±9.51 65.24±9.01 20.902 0.000 t值 0.055 4.221 0.073 5.000 P值 0.956 0.000 0.942 0.000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范畴,《黄帝内经》根据患者发病状态将其描述为“大厥”“仆击”“偏枯”等。中医认为脑梗死的发病与风、火、痰、虚、瘀等病理因素有关,治疗上多运用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涤痰通腑、益气活血等方法[7-8]。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导致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较多,其中Hcy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9-10]。Hcy是一种含活性巯基的非必需氨基酸,是由蛋氨酸去甲基化作用生成的[11]。研究表明高水平Hcy通过促使过氧化氢的生成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诱发血栓形成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12-13]。此外,血清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有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14]。血清Cys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通过人体有核细胞表达并分泌产生,血清CysC水平升高程度与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15]。此外,血清高水平CysC同样提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不良[16]。
目前运用中药干预急性脑梗死氧化应激指标的临床研究较多,针对急性脑梗死的病因病机辨证施药,通过调控急性脑梗死氧化应激指标,从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本研究以本院院内制剂黄芎抗栓胶囊作为干预药物,以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及CysC为观察指标,与国内同行研究相比,虽然干预药物不同,但是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并且很好阐释了同病异治的中医理念。中药黄芎抗栓胶囊主要由大黄、石菖蒲、郁金、川芎等药味组成,具有解毒活血、化痰行气的功效作用,目前一直运用于临床。前期的研究表明,中药黄芎抗栓胶囊可以减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降低脑梗死急性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从而缓解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运动康复机是一种现代康复治疗器械,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瘫痪侧肢体功能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显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黄芎抗栓胶囊干预,可降低血清Hcy及CysC水平,对于脑梗死患者的二级预防具有积极的作用。此外,通过中药联合运动康复机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患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
本研究以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虽然观察指标与脑梗死的发病和预后具有相关性,但本研究对象中部分患者血清Hcy以及CysC为正常水平,可能是本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此外,目前临床研究发现黄芎抗栓胶囊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及CysC指标,对于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今后的工作者,可进一步从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其具体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