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游泳运动发展的动态时空特性

2021-11-19 04:39:28
闽江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洋洲金牌榜奖牌榜

(福州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福建 福州 350108)

奥运会和世锦赛作为世界游泳运动项目的顶尖赛事,金牌和奖牌的数量可以证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实力,奖牌榜的动态时空变化情况也清晰揭示了游泳运动在世界各大洲之间不平衡的发展态势。最佳游泳运动员是国际泳联对本年度表现最出色的运动员授予的最高荣誉。也是对运动员最大肯定和最高褒奖。打破世界纪录意味着人类的游泳极限再次被刷新,是历史的超越和突破。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91至2019年近30年的奥运会和世锦赛各个洲际的金牌和奖牌数理进行梳理和统计,并且对国际游泳联合会历年最佳男女运动员评比情况和破世界纪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世界游泳运动的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的动态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中国竞技游泳战略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世界游泳运动发展的动态时空特性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国际游泳联合会网站1991年至2019年期间奥运会和世锦赛的金牌和奖牌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收集整理国际游泳联合会年度最佳运动员和破世界纪录的情况,并借助中国知网对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相关分析。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微软Microsoft Excel 2016版对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处理。

1.2.3 逻辑分析法

按照总体、洲际、区间、性别等分类特征对1991年至2019年世界大赛的奖牌分布、最佳运动员、破世界纪录情况等进行逻辑分析。归纳总结1991年至2019年世界游泳运动的发展态势、竞争格局、项目特点、时间区间等动态时空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世界游泳大赛奖牌榜的地域动态特征

世界大赛的奖牌数量和奖牌榜排名是竞技游泳实力展现和证明。金牌数量及其排名反映出该项目世界顶尖水平的人才数量,奖牌数量及其排名则反映出整体实力和后备力量。目前关于世界大赛奖牌榜的地域动态特征的强弱对比研究,基本上也是依据奖牌数量和奖牌排名来进行划分的[1-2]。

2.1.1 世界游泳大赛奖牌洲际分布及发展态势

由图1可知,1991年至2019年这一期间欧洲是世界游泳整体实力最强和游泳后备力量最雄健的地区[3]。欧洲平均奖牌占有率为39.6%,远高过其他各洲;第2名为美洲,奖牌占有率为30.6%;第3名为大洋洲,奖牌占有率为14.1%;第4名为亚洲,奖牌占有率为12.3%;排名最后的为非洲,奖牌占有率基本维持在3.1%,总体实力较为低下。

如图l所示,纵观30年的世界泳坛的变化趋势,各洲总体趋势呈现出在一定时间区间内上下起伏的波浪形状态。1991—2000年及2001—2010年这两个阶段,欧洲整体实力呈现出两个明显下降趋势,2011年后呈现相对平稳的上下波动状态。与此相反,美洲整体实力表现出两个上升趋势:第一阶段1991—2000年波浪式小幅度上升,第二阶段2001—2010缓慢上升。2011年后同样呈现出相对平稳的上下波动状态。2010年后美洲同欧洲实力愈发接近,趋于重合,相互抗衡。大洋洲和亚洲整体实力则处于第2集团中间位置上下波动,2013年后逐渐接近,趋于重合,二者旗鼓相当,不相伯仲。非洲整体实力基本处于低位小幅波动,变化不大。

图1 世界游泳大赛奖牌榜洲际分布情况Fig.1 Medal table distribution at the World Swimming Championships

2.1.2 世界游泳大赛金牌洲际分布及发展态势

经统计分析发现金牌的分布情况与奖牌相比大相径庭,总体呈现出混沌状态,各大洲之间此消彼长,胶着制衡。如图2所示,美洲以37.5%的金牌占有率超过欧洲成为金牌榜的大户,1991—2019年期间7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美洲有5次金牌占有率超越欧洲,表现出典型的奥运夺金战略。欧洲夺金形势依然强劲,夺金能力仅次于美洲,金牌占有率为33.4%。大洋洲金牌占有率为13.9%,波动起伏较大,高峰期可与欧美一决高下,低谷期常被亚洲超越。亚洲金牌占有率为12%,长期表现出小幅度的上升趋势。非洲金牌占有率为3.1%,夺金能力不足。通过分析发现美洲和欧洲基本占据了每次大赛70%以上的金牌,是世界大赛的主要构筑力量,从一个侧面说明量变(奖牌)是质变(金牌)的前提和基础,质变(金牌)是量变的(奖牌)的必然趋势。

图2 世界游泳大赛金牌榜洲际分布情况Fig.2 Gold medal table distribution at the World Swimming Championships

近30年间,各大洲(非洲除外)金牌榜呈现明显的跳跃性和阶段性特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重大赛事的金牌和奖牌的争夺愈来愈白炽化,更加难解难分,呈现出角逐制衡的竞争态势。

通过对五大洲的金牌榜、奖牌榜、破纪录数、世界最佳运动员数等指标进行Hierarchical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五大洲呈现出3个级别,其中第1级别为美洲和欧洲,第2级别为亚洲和大洋洲,第3级别为非洲。

从整体来看,近30年的世界游泳洲际之间呈现出第1集团“欧美之间”的强强对抗;第2集团大洋洲和亚洲的竞争能力时有高下,难分伯仲;第3集团非洲垫后的格局特征。这3大集团之间差距明显,短期内变化的可能性不大,这样的格局将继续维持相当一段时间。

2.2 世界游泳发展变化的时间和大赛频次的动态特征

为了更好地分析世界游泳发展在时间和大赛频次的特征,将整体格局进行分段区间研究,从1991年到2019年近30年间,每10年一个阶段,共分1991—2000年、2001—2010年、2011—2019年3个时间区段,分别对“第1集团欧美强强对抗”和“第2集团大洋洲和亚洲激烈争夺”的情况进行分析。

2.2.1 1991—2000年世界游泳大赛各洲奖牌、金牌分布及格局变化态势

1991—2000年这段时期奖牌分布情况(图3)为:欧洲奖牌数位依然位居五大洲之首,整体实力一枝独秀,但已显示出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洲建立新的政治秩序,世界游泳格局重新划分,欧洲游泳整体实力呈现第一次显著下降,奖牌占有率从1991年58.3%的下降到2000年的39.5%。与此相反,美洲整体实力却不断上升,奖牌占有率从1991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35.4%;大洋洲整体实力则表现为小幅上升趋势。

1991—2000年这一时间区段金牌榜情况为(图4):欧洲和美洲夺金实力雄厚,稳定占据了金牌榜首位;大洋洲正处于快速上升期,夺金能力实力增强;非洲夺金能力则处于低位发展时期。1994年罗马世锦赛,亚洲占据金牌榜首位,1996年奥运会又跌至谷底,如此“过山车”式的夺金反差现象,震惊了世界泳坛。总之,这一时期世界泳坛的金牌争夺情况异常激烈,呈现出模糊的混沌状态。

图3 1991—2000年各洲奖牌占比趋势变化Fig.3 The trend of intercontinental medal share from 1991 to 2000

图4 1991—2000年各洲金牌占比趋势变化Fig.4 The trend of intercontinental gold medal share from 1991 to 2000

2.2.2 2001—2010年世界游泳大赛各洲奖牌、金牌分布及格局变化态势

2001—2010期间,第1集团欧洲的整体实力出现第二次明显下滑态势(图5),美洲整体实力则稳中有升,2008年北京奥运会过后,美洲第一次超越欧洲占据奖牌榜首位置,第1集团欧美两强对抗格局已经形成。第2集团大洋洲和亚洲的稳步发展,大洋洲整体实力稍强于亚洲,但二者已趋于重合,实力接近。非洲则表现出缓慢的小幅增长态势。

2001—2010年时间区段金牌分布情况(图6)表现为:欧洲、美洲、大洋洲形成了三强鼎立之势。欧洲和美洲相互抗衡,此消彼长,轮流占据金牌榜榜首。大洋洲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展现出超强的夺金能力。亚洲和非洲夺金能力处于低位,有崛起之势。

图5 2001—2010年各洲奖牌占比趋势变化Fig.5 The trend of intercontinental medal share of from 2001 to 2010

图6 2001—2010年各洲金牌占比趋势变化Fig.6 The trend of intercontinental gold medal share from 2001 to 2010

2.2.3 2011—2019年世界游泳大赛各洲奖牌、金牌分布及格局变化态势

如图7、图8所示,2011—2019期间,欧洲和美洲奖牌榜和金牌榜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大洋洲整体实力和夺金能力的下降,“三足鼎立”态势已经转变为欧美“两强对抗”的局面;第2集团亚洲和大洋洲整体实力和夺金能力相当,处于中等稍低位置。第3集团非洲的整体实力和夺金能力继续垫底,并且3个集团间的强弱两极分化态势愈加明显。

图7 2011—2019年各洲奖牌占比趋势变化Fig.7 The trend of intercontinental medal share from 2011 to 2019

图8 2011—2019年各洲金牌占比趋势变化Fig.8 The trend of intercontinental gold medal share from 2011 to 2019

综上所述,1991—2019年后世界游泳奖牌榜大致经历了“欧洲一枝独秀”“欧美对抗初步形成”“欧美对抗确定”3个格局变迁。金牌榜大致也经历了“三足鼎立初步形成”“三足鼎立确立”“三足鼎立瓦解”的3个格局变迁。以此预测2021年东京奥运会将继续延续奖牌榜和金牌榜的两种不同态势。

影响游泳世界格局变迁因素具有历史性和复杂性特点,但终究是由各国整体竞技实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的,众所周知,顶尖运动员又是整体竞争实力的重中之重。据有关研究表明[4-5]:国外优秀运动员开始训练的平均年龄为7.8岁,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平均年龄为18.8岁,达到最佳竞技平均年龄为21.7岁,退役平均年龄为30.3岁,整个运动寿命长达22.5年。而我国优秀运动员对应的年龄分别为:6.6岁、18.0岁、19.1岁、24.0岁。世界优秀运动员从首次国际大赛崭露头角到退役时间大约为11.5年,这期间大致要经历5~7次大赛的磨练,大多有3~4次奥运会经历。这与本文的研究时间区段划分基本一致。

在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年限方面,我国平均4.4年显著小于国外的8.8年。与此同时,运动寿命方面,我国优秀运动员明显比国外优秀运动员少了6年时间[6]。鉴于上述情况,我国对优秀运动员应进行大周期规划培养,努力保持优秀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并延长运动寿命,努力培养泳坛“常青树”类型的运动员。

2.3 破世界纪录的动态时空特征

破世界纪录意味着人类的极限再次被刷新,是游泳运动的进步和对历史的超越。一定时间区间的破世界纪录情况从侧面可以反映出某个项目发展情况。因此,破世界纪录也具有时间性、地域性、性别等特征。

2.3.1 破世界纪录的时间区段动态特征

表1显示1991—2000年,十年间共打破36项世界纪录,分别为女子14次,男子22次。20世纪90年代,随着1989年首届游泳世界杯、1993年第一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的举行,游泳高级别赛事不断增多,欧美优秀运动员以赛代练,整体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能量训练、多周期训练、高原训练等游泳训练理论引进与创新,促进世界游泳运动也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各项目全面发展,男女同步协调,男子发展速度优于女子。

表1 不同时间区段各项目破纪录统计

2001—2010年是破纪录最多的时段,共打破88项世界纪录,其中,女子37次,男子51次,基本涵盖各个泳式的不同距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游泳训练理论创新,场地器材和设备更新,尤其是以“鲨鱼皮”为代表的科技泳衣、快速泳衣的出现,游泳世界纪录被频频刷新。2009年罗马世锦赛是破世界纪录最多的一届赛事,男女共打破31项世界纪录,出现“井喷式”的破纪录现象。总之,2001—2010年这一时间区段游泳运动经历了整体跨越式的高速发展阶段,各项目全面均衡、男女同步协调、男子发展速度优于女子。

2011—2019年时间区间,共打破32次世界纪录,女子21次,男子11次,2011年国际泳联颁布禁用“鲨鱼皮”泳装新规定,破世界纪录回归常态化。这一时期,女子项目发展速度首次超过男子项目,但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场地器材和设备的更新以及游泳训练理念的不断革新,游泳运动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从4种泳式破世界纪录总次数来看,自由泳37次>个人混合泳23次>蛙泳21次>蝶泳18>仰泳16次。自由泳因其比赛项目最多,是破世界纪录最多的项目,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自由泳的水平可以代表一个国家地区的最高水平[7]。伴随着4种泳式的技术进步,以及对体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视,促进了个人混合泳世界纪录被频频刷新。蛙泳最为古老且技术动作较为复杂,动作技术的进步以及减阻的成功运用,促进了蛙泳项目的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蝶泳和仰泳技术破世界纪录次数分别列第4位和第5位。从能量训练系统来看,以无氧代谢为主要供能方式的100~200 m项目是破纪录最多的比赛距离。男女短距离项目上美洲、欧洲、大洋洲都有不俗表现。男子长距离项目上大洋洲和亚洲表现突出,女子长距离项目上美洲占据优势。非洲因破纪录较少,属于偶尔暂时性突破,无法判断优势项目。

2.3.2 破世界纪录的性别动态特征

经过数理统计,男女性别在总破纪录次数上差距不大(表2),男子84次和女子72次。各个泳式男女比例依次为自由泳19∶18、仰泳8∶8、蛙泳12∶9、蝶泳10∶8、个人混合泳14∶9、接力21∶20,男女次数大致相等,基本呈同步发展态势。

但各时段男女破纪录的幅度上存在差异。1991—2000年男子破22项,女子破14项世界纪录,男子项目发展幅度大于女子项目;2001—2010年男子破51项,女子破37项世界纪录,男子项目发展幅度大于女子项目;2011—2019年男子破11项,女子破21项世界纪录,女子项目后起发力,发展幅度超越男子项目。总之,破世界纪录性别特征呈现出男先女后,以男带女,男女齐头并进的同步发展态势。

表2 不同地域各项目破纪录统计

2.3.2 破世界纪录的地域动态特征

从表2可以看出,按照洲际划分,各洲际破世界纪录频率依次为美洲70次、欧洲36次、大洋洲26次、亚洲18次、非洲6次。美洲破纪录次数远远超过其他各洲,男女同步协调,各泳式全面发展。其中,美洲在仰泳、蝶泳、蛙泳、个人混合泳、团体接力等多个项目上优势明显,显现全面发展的态势; 欧洲分别以13次打破自由泳世界纪录、7次打破个人混合泳世界、6次打破蝶泳世界纪录,位列前茅,其强大实力可窥一斑。大洋洲在自由泳项目上实力突出。亚洲在自由泳、蛙泳和接力项目上具有一定的突破能力;非洲在蛙泳、仰泳项目上小有表现。

2.4 国际泳联年度最佳运动员动态时空特征

最佳游泳运动员是国际泳联对本年度表现最出色的运动员授予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对运动员的最大肯定和最高褒奖。针对游泳年度最佳运动员的时空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游泳项目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方向。

2.4.1 国际泳联年度最佳运动员时间区段与项目特征

经过统计,无论哪个时段,自由泳都是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共有23人次(表3)被评选为最佳为年度最佳运动员,这也说明了自由泳项目在现代游泳运动的重要地位和意义;蝶泳项目共有15人入选,蝶泳姿势轻松、优雅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性,容易受到人们青睐;蛙泳是最古老的泳式之一,大众普及率高,实用性强,容易获得民众的关注。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国际泳联最佳运动员中出现了个人多年、连年蝉联的情况。这些现象均表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往往拥有强大的体能储备、具备连续高强度比赛能力。对此,专家认为大量的测试比赛和模拟比赛是激发优秀运动员潜能的重要因素[8]。个人参赛项目增多,优秀运动员兼项率随时间轴呈上升趋势,兼项制胜已成为世界游泳发展趋势[9]。

表3 不同时间区段获年度最佳运动员专项分布统计

2.4.2 国际泳联年度最佳运动员地域动态特征

从表4看出,五大洲在国际泳联最佳运动员评比中获奖数分别是美洲23次、欧洲20次、大洋洲11次、亚洲2次、非洲2次。美洲游泳运动员群星闪耀、引人注目,欧洲则紧跟其后。其中,美洲主要集中在自由泳、蝶泳和个人混合泳,欧洲分布比较均匀,这说明欧洲游泳项目发展较为全面均衡,各个泳式都有“领头羊”式的运动员。大洋洲最佳运动员主要集中在自由泳和蛙泳。亚洲男子中长距离自由泳和非洲女子蛙泳项目分别有2名年度最佳运动员,这说明亚洲和非洲在竞技表现持续性、影响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表4 不同地域年度最佳运动员专项分布统计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世界游泳格局总体是多个集团间的长期相互对抗,第1集团为美洲和欧洲、第2集团为大洋洲和亚洲、第3集团为非洲。

2)现代游泳格局变迁呈现明显的强弱两极分化趋势,带有一定垄断性。

3)奖牌榜显示出地域的不均衡性,并带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周期性动态特征。欧洲实力雄厚,位列为奖牌榜榜首,但美洲夺金能力超强,已具备赶超实力;大洋洲和亚洲位列第2集团迅速提高,奋力追赶;非洲则崭露头角。

4)金牌榜争夺异常激烈,总体呈现出混沌模糊态势。各大洲间胶着制衡,相互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

5)男女整体上呈同步协调发展态势,各个泳式全面发展,但男女发展速度存在差异,男子发展速度优于女子。

6)破纪录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科技进步应是破纪录的催化剂。

7)运动员全面发展和兼项增多是现代游泳运动的趋势。

8)具有持续夺冠能力的“全面型”运动员备受推崇且具“明星”效应。

3.2 建议

1)游泳世界格局形成和变迁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优秀运动员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应进行大周期规划培养,努力保持优秀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和适当延长运动寿命,努力培养泳坛“常青树”类型的运动员。

2)兼项已成为现代游泳运动发展趋势,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应全面发展,避免过早专项化训练,注重长距离和个人混合泳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增加优秀运动员参赛频次,激发潜能,提高连续比赛能力。

猜你喜欢
大洋洲金牌榜奖牌榜
青春之约 共享精彩
余 平
本期导读
环球时报(2022-03-07)2022-03-07 22:27:53
88
新少年(2021年9期)2021-09-22 13:35:58
Penguins Are in Danger
传统土著艺术和大洋洲艺术
Hello,我们是“冠军天团”!
职业·中旬(2019年9期)2019-11-15 11:33:04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奖牌榜
职业·中旬(2019年9期)2019-11-15 11:33:04
巴新: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大洋洲岛国
大洋洲的朗伊罗阿环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