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坛
1.4 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平民性属性的影响(上) 王长安
1.10 李少春对京剧现代戏的改革创新 李仲明
1.16 高等戏曲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研究初探 王琢珏
1.22 浅析京剧传统剧目中的忠德思想 包天润
2.4 《声入人心》后的中国音乐剧现状 黄莉莉
2.11 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平民性属性的影响(下) 王长安
2.16 晋南眉户音乐发展述略 荆 晶
3.4 戏韵化苍生 毛 琦
3.12 新时期以来“现代戏曲”论争与反思 康建兵
3.22 抗战时期浙东红色戏剧创作及其现代意义 唐海宏
3.29 红色题材的时代“剧”变 叶 莹
4.4 奋进中的辽宁舞台艺术 孙 浩
5.24 浑厚而多彩的舞台景观 张 倩
5.30 紧跟时代步伐 植根民众生活 李晓娟
剧坛流光
1.28 小剧场话剧《两只蚂蚁在路上》的实验探索 靳娟娟
2.22 抒情喜剧《那拉提恋歌》的创新性表达 李艳杰
3.38 不积跬步无以至“远方” 王 甦
4.13 话剧《北上》:承载历史的艺术远航 胡海迪 李 娜
4.18 舞剧《铁人》:超时空的感动 张 彤
5.4 《把一切献给党》:用心铸造英雄丰碑 乔世华
5.9 张扬信念,无悔青春 张立军 马雪洁
5.15 用责任、用真情谱写生命赞歌 杜子栋
6.24 你还有得选吗? 王茸茸
6.27 从《太行娘亲》也谈对红色戏剧发展的思考 郝天石
6.33 《The habit of art》 袁丹璐
6.37 本土IP开发之路 道阻且长 王 甦
鲁艺在东北
4.21 延安鲁艺的悠悠足音 刘恩波
4.29 鲁艺戏剧的光辉历程 刘新阳
4.36 鲁艺历史价值与当代音乐文化思考 崔 健
4.43 东北鲁艺美术的发展历程 李丹青
4.52 鲁艺精神在辽宁黑土地上扎根铸魂 李 铭
综合视角
3.42 改制院团深化改革发展策略研究 林 洁
3.48 田庄台“史诗” 刘标玖
影像记忆
1.33 请珍惜身边那个默默守护你的人 乔宗玉
2.29 略论崛起中的中国动画电影 栗晓云
2.34 一部大银幕上的包袱喜剧电影 姜少东
3.51 启人觉醒的《觉醒年代》 郭晓鹏
3.54 穿越至暗 等待黎明 黄 雪
3.57 青春若有一张不老的脸 乔宗玉
4.59 野火劲草,春风古城 刘嘉陵
4.64 在历史潮头上洗礼和冲浪 李 霞
4.67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历史真实与民族信念建构 程玉林
6.42《追捕》:自证无罪的逃亡 李保平
6.48 兵贵神速:读电视剧《借枪》 侯德云
6.51 论中国电视文艺节目“文化+”模式创新实践 姜 普
6.58 跨文化视阈下《守望先锋》游戏短片的电影化制作陈一歌
圆桌谈艺
4.72 聚焦艺术实践,探讨文艺创作的时代精神
人与戏剧
1.36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刘新阳
2.26 京剧《岳母刺字》的文化内涵与角色把握 王巍萤
3.35 苦于岁月成于艺 王巍萤
5.20 英雄的幻觉,真实的浪漫 郭 旌
活动侧记
5.45 如歌的行板 郑永为
艺苑新风
6.4 立心铸魂塑己身 做有信仰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曲滋娇
6.7 积极反映人民心声 热情讴歌时代精神 佟春光
6.10 守底线 德为先 艺为上 田剑峰
6.13 守初心 修其身 传精髓 保本色 吕 萌
辽艺70周年
6.16 壮美七十年·辽宁人艺砥砺奋斗再前行
6.20 我们同共和国一起成长 黄 丹 高 婉
剧本平台
1.43 话剧《战国红》 黑纪文
1.73 小戏《重生》 郭玲玲
2.37 话剧《血祭龙源》 隋治操 张汉良 许凤国
2.72 小戏《兔子上树》 李 铭 张 倩
3.60 评剧《牵·纤手》 李 铭
5.48 话剧《林西之歌》 陈国峰
6.62 戏曲《大别山传奇》 冯 冬 赵 静
6.80 总目录